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数学进入课堂,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小学数学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故此,"联系生活"成为数学教学理念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那么,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应该成为现代数学教育的一种新取向,这也是新课程所推崇的。那么,如何让数学教学闪现出生活的光彩,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对接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数学和生活在课堂上真实相遇的过程,如果没有相遇,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从本质上看等于没有发生。如何创造机会让学生、数学和生活在课堂上真实相遇,让数学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呢?一、关注数学概念的生活现实学习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根基和意义之源,同时也是学生的经验的重要源头,小学数学教学要返回"生活世界"和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  相似文献   

6.
题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呢?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当前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个弊端:教师为了教而教,只是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参加升学考试.这样的教学缺少了鲜活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情境,而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  相似文献   

8.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教师应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富有趣味。但是,数学教学绝不是生活例子的简单重复,教师应把握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莫让生活事例的引入,使数学教学变得浅显而低效。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独特之美,引导学生厘清生活用语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区别,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选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联系学生生活,优化数学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产生学数学的兴趣,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1.
严金梅 《成才之路》2009,(30):48-49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那么,怎样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呢?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既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还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让生活实践和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3.
数学的学习贯穿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始终,数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因此数学的学习在人一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小学数学,它是数学学习的启蒙和开始,对于打好数学基础、启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由于数学知识逻辑性强,且讲解学习没有那么多趣味性可言,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对数学产生厌恶的情绪,因此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主要从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的意义出发,探讨运用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11版《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新理念,因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而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于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教学理念.具体教学方法和体会有如下几点: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尝试着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  相似文献   

15.
正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化的数学资源大量存在于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的生活感受,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生活化,从而让学生不仅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更收获鲜活的知识。一、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问题走向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呈现的是死板机械的数学问题,学生感受的是简单的数字和复杂的图形。学生面对这些单一枯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生动,诱发学生内在的知识潜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把数学与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从生活的源头汲取活水,让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真正让学生喜欢上这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呢?一、导入,从事实入手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悬念探究的内驱力.根据这一规律,如在教学百分数前,我让学生去调查了解附近商店的一些情况,收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在课的开始,我就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自己对  相似文献   

19.
"生活即教育"与数学教学密切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有效策略。应用时,应从现实生活出发,将教材的内容与生活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联系生活经验,经历学习体验,让学生爱上数学,会学数学、用数学。一线数学教师要注意防止用"生活味"去完全代替数学课所应有的"数学味",只有处理好数学和生活的辩证关系,才会使数学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句话明确阐明了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味",同时又说明数学教学的本质应该回归到"数学味",并重视数学的应用与发展.如何把"数学味"与"生活味"融为一体,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鲜活的"生活味",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