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在生产钢铁的技术方面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相关的工艺和技术还不够成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钢铁的产量与质量。钢铁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以及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体现了国家的经济状况与发达水平。本文针对轧钢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工艺进行研究,围绕棒材的轧制工艺和相关产品的特点进行讨论。主要关注棒材的生产过程和使用到的技术,希望以此为我国工业生产中轧钢工艺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人文、科技还是生活上也都有着大幅的改进和提高。其中地籍测量工作也引入了新的测绘工程技术,这也极大程度的为我国城市的规划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本文主要介绍了测绘技术的几种类型以及测绘技术在我国地籍测量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轧钢能耗较高,节能潜力很大。当前除大力发展连铸生产以外,抓好热送热装、直轧工艺,减少二火以上成材,提高成材率和轧机有效作业率等方面尚有许多工作可做。特别是应加强轧钢节能的管理工作发挥职工的积极性,轧钢节能技术将会大大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对钢材具备性能上的要求,还具有外观和质感上的要求,这就对轧钢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轧钢是通过对钢材施加压力进行加工以得到需要的形状,包括热轧和冷轧。在冷轧工艺中有许多需要值得注意的要点,也是关系到轧钢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整个轧钢工艺的全过程来探讨冷轧轧钢工艺的相关要点,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带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与煤炭资源开发有关的一系列产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就包括煤炭机械加工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煤矿机械加工业无论是从工艺技术水平上讲,还是从企业规模上来讲,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影响了我国煤矿机械加工业的发展,所以,今天本文基于此背景吓展开对我国现阶段煤矿机械加工工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人多年工作经验积累提出了针对煤矿机械加工工艺现状的有效应对措施和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东北大学刘相华教授是我国轧钢领域的著名专家,为我国轧钢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自然通风     
最经济和有效的通风方法在夏天,太阳把大地晒得发热,工厂中的温度也很高。在工厂中必须有通风降温设备,战胜厂房中的高温,让工人们在夏天也能愉快地劳动。战胜厂房中的高温,确实是不容易的。把厂房中大量的热空气排出,送入新鲜空气,需要一定的机械设备与相当多的电力。幸而大自然已经为我们准备了有利的条件,帮助我们完成这个工作。一个中型的轧钢车间,不用一匹马力,不用一只通风机,单用自然通风的方法,就可以每小时送入与排出二千一百万斤空气。自然通风,这是近代通风科学上的先进成就,在高温的厂房中应用,不但有效,而且也是最经济的通风方法。它的设备费用很小,在一个轧钢车间中安装自然通风,所需的设备费用只相当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轧钢技术为我国成品钢材的出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有大型企业的产品在国家重点工程、重型精密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国外招标项目的频繁中标以及广泛的出口合同方面都证明我国已经是钢铁强国.目前在我国采购的不仅有对产品质量极其苛刻的国外客商,也有对产品价格要求便宜的发展中国家.有鉴于此本文对轧钢工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概述,并针对我国轧钢机以及轧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迅速,其中所应用的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多,冷轧钢在常温状态下对钢板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从而满足使用要求的钢材加工工艺,在这一过程中相比于热轧钢更具有高精度的优势,并且钢材加工出来也更加的美观,在机械加工性能等方面都有高于热轧钢工艺技术水平。轧钢的主要目的与其他压力加工有着相同之处,都是为了将材料加工成需要的形状,改善钢材内部的质量,从而满足各方面的使用要求。文章主要以此为基础对轧钢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而建筑的结构材料,特别是型钢和木材奇缺,由于难以解决工业建筑钢结构屋盖与钢吊车梁的型钢用料,因此迫切需要改用预应力混凝土郭建来代替。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当时预应力砼技术还处于空白的基础上,经过自力更生,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使我国预应力砼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在预应力砼技术方面取得成就,同时也分析了预应力砼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使用冶金轧钢设备可以帮助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们,能够较高效率的完成冶金轧钢工作,但冶金轧钢设备容易出现由于润滑不够而出现故障的问题,这样一来会相对应拉低冶金轧钢工作的效率,而且由于冶金轧钢设备体积较大,且购买价格较高,不管是移动还是替换上都具有较大的难度,就需要通过相关的探索研究,解决冶金轧钢设备润滑的若干问题。设备润滑系统发生故障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同时城市发展中的污染现象也日渐的严重,水污染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此外,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也使得人们对饮水质量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这也给城市给水工艺设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设计和运行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给水工艺设计与运行,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1)
冷轧钢是在常温下对钢板进行进一步轧薄直到目标厚度的钢材加工工艺,它具有比热轧钢更高的精度,并且能使钢材具有更高的美观度,在机械加工的性能方面也高于热轧钢技术。轧钢的目的和其它的压力加工相同,都是为了将材料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同时也能有效改善钢材的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14.
输电铁塔是我国电力供应与输送环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被广泛修建于各地区电力输送的主干线与分支线路上,有效保证了电力输送的安全与稳定,也是全面保障我国现代电力行业供电安全的先决条件之一。目前,在我国输电铁塔建设中,冷弯型钢作为基础材料之一,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冷弯型钢制作工艺主要是利用将普通碳素钢或低合金钢钢带、钢板以冷弯、拼焊等方法制成,冷弯型钢是制作轻型钢结构、金属建筑构配件的主要材料。同时,冷弯型钢与普通热轧型钢钢结构相比,还具有经济、灵活、实用等优点。本文仅就输电铁塔应用冷弯型钢的原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杰 《科学与管理》2003,23(5):51-52
<正> 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中大型型钢的轧制工艺和轧线长度一直没有多大实质性改变,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传统的大型开坯机和串列式可逆机组的生产工艺。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结构类型钢的消费表现出对中大截面尺寸的型钢越来越高的需求,尤其是对于腹板高度在400毫米到1000毫米范围内的H型钢,呈现出极强的市场需求力。因此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粗钢达一亿吨以上。但是,我国的总体轧钢技术却相对落后,不少类型的钢材本国仍旧难以生产而不得不依赖进口,这对我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近年来,经过非凡的努力,我国在这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鉴于此,本文论述了一些轧钢生产中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已经从粗犷型社会发展中走了出来,目前我国的发展模式正处在一种精益求精的层面上。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也自然会对社会各方面造成影响,于是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匠人精神"的思潮。匠人精神的思潮可以说席卷了无数领域,其中工业领域也被这种思潮所席卷。对于工业领域而言其精益求精并且具有匠人精神应当说是一种必然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富强都离不开其工业方面的精益求精。工业领域中合成氨是一种经常被用到的基础性材料,对于合成氨原料的工艺进行改进与发展则是工业上"匠人精神"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水平上都有了全方位的突破式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在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步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尤其是在经济建设方面,更是得到飞速的发展。而在国家经济发展当中,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持与保障。只有交通运输通畅顺畅,才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而经济的良好发展,也能够对交通建设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在经济建设与交通建设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制约,同时也相互促进。只有实现经济建设和交通建设的协调发展,才能够达成循环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基于此,本文对经济建设和交通建设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以期推动我国经济、交通等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国防、农业以及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些都是适应当时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社会环境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领域也在不断深化改革.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学技术要面向国民经济以及在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