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聪 《新闻世界》2013,(4):262-263
新闻报道中的偏见因其媒介特性,影响受众社会心理的客观认知,严重时会引起群体间的偏见和对立。本篇文章通过对“天价切糕事件”相关报道进行解构,分析记者和媒体的思维惯性造成的新闻偏见是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的。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前,在西安发生了"艳晚事件",为西安事变的一次预演。这次事件的爆发是张学良联共抗日思想发展的一个侧面反映,是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还是张学良与杨虎城的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在重庆的韩国临时政府活动史上,曾发生了一件影响颇为深远的“王通事件”。这一事件不仅使得韩国独立党和朝鲜民族革命党在韩国临时政府名义下实现合作的统一局面大受影响,两党因之冲突表面化、激烈化,而且是韩国独立党内部发生分裂的诱因和促动因素。因此研究该事件对揭示韩国独立党与朝鲜民族革命党之间的关系、朝鲜民族革命党对韩国临时政府所持的态度、韩国独立党内部的演化都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4.
“平陆事件”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人,一定都还记得当年轰动一时的“平陆事件”,即“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毒事件。平陆事件当时几乎无人不知,但人们只知有反革命分子投毒搞破坏,北京有关部门为抢救阶级兄弟而连夜空运药品到平陆,至于事件的全部情况,并无人知晓。李敬斋所《跨越时空的真情》,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的具体情况,并记述了数十年后当年的供药部门与尚在世的中毒民工重聚之情,今天读来颇有感人之处。  相似文献   

5.
看新闻,人们记忆最长久的,莫过于那些重大事件、典型事件。  相似文献   

6.
7.
陈凌 《东南传播》2018,(3):65-69
从前的大多数热点事件发生,形成舆论,我们都习惯于将公众的表达界定为"非理性"或者"情绪发泄"。如果以布尔迪厄的"名誉"概念来看,或许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能够带来"名誉"的舆论行为,公众参与到社会象征资本的再生产中。从这个角度看,舆论并不是简单的言语,而是一种实践行为。"徐玉玉事件"中,公众在呼吁法律的制裁,倒逼监管漏洞之外,以舆论"复仇"的方式修复了社会的"名誉",因为在布尔迪厄看来"名誉"是属于群体的。  相似文献   

8.
负面新闻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报道形式,近年来备受学术界关注,适度报道负面新闻信息则更能充分地发挥媒体的引导舆论与监督职能,本文从"瘦肉精"事件入手,剖析负面新闻报道的特点、积极作用及其发展困境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负面新闻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报道形式,近年来备受学术界关注,适度报道负面新闻信息则更能充分地发挥媒体的引导舆论与监督职能,本文从"瘦肉精"事件入手,剖析负面新闻报道的特点、积极作用及其发展困境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秋乡  徐小兰 《今传媒》2006,(11X):7-8
富士康事件在双方谦卑的“尊敬”和“歉意”中“携手合作”了。这个结局乍看出人意外,细想在所难免。两强交手往往是两败俱伤,最好的结局就是等距离的退让。  相似文献   

11.
戴嘉宜 《新闻世界》2011,(7):130-131
近年来,微博已成为网络舆论的强力推手,在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的讨论中,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信息扩散能力和舆论监督作用。本文以新浪微博上关于"乐清事件"的讨论为例,对微博主们从微博平台上的言论互动到付诸行动成立"观察团"这一现象作出分析,以期为微博的良性发展提供具有可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柳林 《新闻世界》2009,(1):56-57
在当今的传媒界,娱乐似乎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主流”,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可以拿来毫无原则地娱乐,这对于社会大众的感知方式乃至精神价值判断都将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基于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在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新闻娱乐化的不同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以更加全面地阐释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7,(7)
网络社区的治理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点,线上线下联动式的"去政治化"话语表达成为社会公共事件频发的隐性因子。本文基于长时段对江西南昌市"象湖事件"事发地及其周边村庄的实地田野调研,将扎根理论与集体座谈研究方法相结合,对社会公共事件中当事各方的话语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民众在公共事件的话语表达中呈现"去政治化"倾向,通过弱者式、悲情式、戏谑化的表达方式建构起规避抗争风险的话语表达路径,由双微平台、QQ搭建起的媒介平台并非民意表达的最佳空间,反而成为加速事态演变、加剧社会风险的"发酵池",并尝试提出泛媒化影响下民众在公共事件中话语表达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4.
自2001年非典之后,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正式建立。10年来,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在历练中逐渐趋于成熟,而政府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信息发布是否及时、透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民知情权能否得到满足,从而影响着政府公信力。由此,本文试图对2008年西藏"3·14"事件和2009年新疆"7·5"事件前后我国政府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探究我国新闻发布制度与策略的进步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菲律宾人质事件媒体责任论进行分析,指出以电视为主的媒体在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时要充分考虑其报道方式对事件本身的解决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现场直播应在"有为"和"不为"间有所取舍。媒体从业人员应科学辩证地理解而非不加限制地滥用"新闻自由权"和"公众知情权"。媒体的商业利益不能独立于社会道德责任之外。  相似文献   

16.
2012年9月15日,西安爆发了大规模的保钓示威游行,期间,51岁的李建利因驾驶一辆日系卡罗拉而被当时参加游行的蔡阳用U型钢锁砸致重伤。这一事件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十三套于9月26日分别先后在《东方时空》和《新闻1+1》栏目对该事件进行了详细报道。本文试从学理层面,以格雷马斯和布雷蒙的的叙事理论为方法论,分析两档栏目就该事件报道叙事的基本结构和深层意蕴,以便更好地理解电视新闻媒体报道叙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对青少年开展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以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要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亚光 《今传媒》2012,(9):40-4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越来越多的呈现出自主化、多样化、活跃化的特点。而就在这样一个草根阶层崛起、网民群体意识增强的媒介格局之下,众多独具个性的"网络红人"形象应运而生。本文以"犀利哥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红人"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自身对于此现象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由"谢朝平事件"到宜黄拆迁事件,再到"李刚门",网民围观的范围已然伸向了政治权力领域,出现了网络时代的"围观政治学"现象。本文从布迪厄的实践语言理论出发,分析语言在网络时代围观政治过程中从开始、冲突至事件消解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当事者、围观群众与事件处理者是如何达成"合谋",最终消解群体性事件的。认为网络时代的"围观政治学"现象,是一种政治的进步,同时也是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应给予积极肯定与引导。  相似文献   

20.
杜颖 《新闻世界》2012,(9):223-224
市场逻辑下,少数媒体很容易媚俗化、娱乐化,为了利益不顾客观、专业。在这种逻辑的影响下,新闻伦理受到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以发生在深圳市的"杨武"事件为例试分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