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金融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英语学习的革命——论中国人学英语》一书后,2011年5月又推出《中国人英语自学方法教程》,两本书是姐妹书,前一本是在呼唤英语学习的革命,后一本告诉读者如何践行英语学习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方言传播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虽然我国的方言保护多年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方言的代际传承形势依然严峻,让方言实现活态传承才是真正的方言保护,新媒体技术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方言短视频的出现让方言传播更加广泛,让方言学习更加有趣,让方言民俗更加接地气。可见方言传播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一定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3.
新出版的《牛津英语学习词典在中国》是我国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英语学习词典研究文章的汇编.该书收录了涉及牛津系列英语学习型词典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文献,首次对英语学习词典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忠实地记录了国内学者对英语学习词典由最初感悟性的认识到系统研究这一过程,向读者展示出英语学习型词典“中国化”的探索之路,对我们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学习词典在我国的接受与研究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顾惠玲 《大观周刊》2011,(44):160-160,162
英语学习一直是中国学生深感头痛的一门学科。进入高中对英语的恐惧更是有增无减,如何使学生乐学英语?兴趣是老师,方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方言出现在近代大众媒体上,最早可追溯到清同治十年(1871年8月)基督教会创办的宗教性刊物<圣书新报>,这个刊物用上海方言撰写,是中国最早出版的方言杂志之一.①近几年,随着方言文化的升温,电视、电影、广播、网络上大量出现以方言为传播形式的作品.从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当今中国方言影视文化现象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郝娜 《大观周刊》2012,(4):215-215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学习英语越来越必要了,我们需要交流,需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而学习英语应该是从小培养的,因此我们国家从小学就开设了英语课,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反应敏捷,正是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也是初学英语者打下扎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方言影视剧产生与发展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媒体竞争格局下,方言影视剧的繁荣有其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特别是方言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电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受众心理的多元文化需求,使得方言剧有其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方言剧在中国影视剧强调地域特色的发展趋势中已经获得了生存权。  相似文献   

8.
新闻出版界前辈严独鹤先生,浙江桐乡县乌镇人,生于1889年。他15岁考中秀才,但不想走科举之途,就读于上海制造局兵工学校,后入广方言馆学习英语。毕业后先在教育界工作,旋进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当沈知方创办世界书局时,曾聘请他编辑英文书刊,辅导读者学习。他又为世界书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法律英语文本的语言特征,指出法律职业的性质和特点使法律英语成为一种特别的社会方言而具有其特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中国国家语委副主任、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曾说:“广播、电视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随即引发舆论的质疑,并且要求不应任意取消方言新闻。王登峰说,近年采用方言的广播电视节目确实越来越多,有些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约束。中国对地方台使用方言播音有严格要求,如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方言节目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比例也都有严格要求。王登峰表示,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国策,是国家的利益和国家的意志,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但在国家规定使用通用语言的地方,应坚决执行规定。如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讲普通话。新闻媒体要用普通话传递信息。国家语委的强势态度,随即引发议论。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实业兴邦第一人"的唐廷枢是晚清洋务运动活动家,他编写的《英语集全》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第一部教科书和词典,为培养英语实用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许博昕 《东南传播》2016,(12):141-142
作为我国八大方言之一,福州方言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沉淀,是代代相传,声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人作为一名职业方言广播节目主持人,就平时节目制播中的经验以及调查学习,对本职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对方言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素养的提高进行了思考。本文就方言广播节目中主持人如何提高素养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听与写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中国加入WTO之后,英语成为了主要的沟通语言之一。国家在大力倡导英语学习之余,也对当前高校学子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与挑战。根据我国目前英语学习现状,多数学生在听与写方面能力较差。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将VOA新闻融入到英语听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听力能力与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源自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方言的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三大语言和第二大通用语,是联合国、欧盟和非洲联盟的官方语言,也是全世界除英语之外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使用人数仅次于汉语和英语。全球有超过4亿人使用西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拉美地区。西语是西班牙及绝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的官方语言。  相似文献   

15.
周颂华 《新闻窗》2013,(3):96-97
方言与文化的关系正像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样,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具有千丝万缕、血肉相融的关系。为了丰富和深化方言和地域文化两方面的研究,有必要大力提倡把汉语方言与中国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双向的或综合的研究。这种研究将有助于解释汉语方言中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现象,解释地域文化中与汉语方言密切相关的现象,解释汉语方言与中国地域文化之间的各种关系,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继承、发扬、利用汉语方言中的有关成分与中国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人们为了更快捷地了解世界,便把学好英语当作一项获取新知识的大事来对待,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中国加入WTO后,英语学习也掀起新的高潮.很多父母也越来越重视幼儿英语教育,希望给孩子从小打下很好的英语基础.  相似文献   

17.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Jane”。 从1982年的1月开始,每到晚6:20,北京、上海,许多城市中的院落里就响彻着这地道伦敦口音的英语对话。那是人们跟着电视里播放的英语教学片《跟我学》(Follow Me),在学英语。这一档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英语教学节目,让长期学习“语法英语”、说“口号英语”的中国人体会到了一种颠覆性的英语学习方式,也为刚刚打开大门的中国大陆掀起的学英语热添了一把火。  相似文献   

18.
辛儒  齐芳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3):20-22,8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推动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汉语方言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绚丽多彩中华文明的延续。概述了我国汉语方言的现状与作用,提出了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的交流日趋频繁与密切.中国艺术需要走向世界,世界艺术也需要被更多的国人了解和认识.因此国家需要大批具有艺术专业的人才能够懂外语、易沟通.我们需要把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传播出去,同时也需要学习更多国外优秀的艺术作品.目前,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呈上升趋势,而其文化课的学习特别是英语语言的学习仍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笔者通过分析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其学习特点,找出影响其英语学习的障碍,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探索出适合本校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国际型艺术类人才.  相似文献   

20.
余林 《声屏世界》2008,(7):40-41
在主流媒体掌控话语权的今天,一个新兴的“话语”现象已经形成规模:方言电影、方言电视剧、方言新闻等以有别于传统话语的形式传播着区域文化的影响。本文以中国影视发展历程为切入口,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现状,试分析中国方言影视文化现象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