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立"生态文明立州、文化旅游兴州"发展理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发展方向,树立"生态文明立州、文化旅游兴州"发展理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挖掘优势资源布点乡村旅游湘西历史文化厚重、山水风光绮丽、民族风情浓郁。山水风光、人文风情、文化古迹、良好生态是湘西州乡村富集的优势资源。州委、州政府把发展乡村旅游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掘资源,实现连点成面。  相似文献   

2.
邹兵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1,(3):317-318,412
黄山市具有旅游、生态、文化"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目前正在加快建设风景秀丽山水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城市、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该文从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等方面,探讨黄山城乡规划设计导向与原则,以促进黄山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旅游是指以追求、体验新奇、深层次的异族(域)文化为目的的旅游形式.时下,乘着世界文化旅游蓬勃向前的势头,不少民族地区依托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此引起的民族文化弱化、异化乃至消亡,民族旅游地族群认同困惑,民族文化传播的弱势化及旅游发展失范而导致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的破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给民族地区社会机制和民族心理的稳定造成了巨大震荡和威胁,迫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民族文化旅游地与外来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并对两种文化之间的交互影响做出合理调协,以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荣侠  付常青 《大观周刊》2011,(34):80-80
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基点,从旅游文化景观的挖掘及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出发,从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本区位的旅游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并得出以下结论,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景观布局在物质空间上以山川、河流等地貌为附着点散性分布,在非物质空间上以地域性文化、民俗、气候为依托,并多数以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隐性分布,在时空上以历史文脉的追溯性分布。通过研究,为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景观规划理论体系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王文菁 《今传媒》2023,(10):101-104
民俗文化凝聚了地方特色和重要的旅游资源,对于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经济振兴具有推动作用。宁阳斗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同样也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本文分析了当前蟋蟀文化资源生态开发的现状,并利用SWOT分析法对宁阳蟋蟀民俗文化的开发优势、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梳理蟋蟀文化的资源特点,探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模式,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优化文化传播路径等建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祝翔 《当代传播》2013,(3):56-58
"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是湖北省的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之一,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链条上的一颗明珠。"纤夫文化"作为其主打文化品牌,对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对"纤夫文化"品牌建设进行梳理,检视大众对"纤夫文化"的认知误区以及其品牌建设的不足,建议通过正确的大众指引和健康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彭荣 《大观周刊》2011,(33):142-142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区域经济的统筹,对改变鄂西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实现全湖北东西互动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拟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的旅游文本翻译,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这三个维度出发,去探讨陕北旅游档案文本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09,(11):39-39
2008年7月,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2008年8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产品说明会.推出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新三峡·神农架之旅;世界遗产·三国文化之旅:恩施原生态的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0.
王娜 《大观周刊》2012,(34):107-107
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形势下,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生态资源,积极开发旅游产业,实现西部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杜虎 《新闻前哨》2009,(11):31-33
十堰地处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处,境内有武当山、汉江水、郧县人、东风车等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十堰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的城市。大力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对于十堰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十堰地处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点,境内有武当山、汉江河、郧县人、东风车等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十堰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的城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精神,  相似文献   

13.
杨颖 《今传媒》2024,(4):113-11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芷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进行调研发现,芷江县利用历史、民俗、生态文化资源优势,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和平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生态示范县,但也存在相关主体对芷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认识不够导致城市建设出现同质化现象、对芷江文化资源的专业化整合不足导致文化资源难以形成集聚效应等问题。基于此,从宏观布局和实践创新两个角度提出应对建议,旨在为同类型特色县镇进行文旅产业融合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国内黄河文化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高产学者群体和核心机构尚未出现,研究主体、发文刊物均比较密集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学者间和机构间的合作均比较少。黄河文化研究热点不断演变,整体上黄河文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文旅融合、文化产业等问题被学者们关注较多。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黄河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传承弘扬,以及黄河文化对传统文化复兴和民族文化自信建立的支撑等问题是近三年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郭鹏 《民生周刊》2023,(20):70-71
<正>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六组团”空间布局,打造以玉石文化为龙头,彰显满族文化和非遗文化、生态山水观光和温泉康养度假为特色的中国玉石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因岫岩玉储量和质量居全国前列,享有“中国玉都”美誉。9月12日,岫岩玉文化旅游艺术节暨“玉星杯”玉石雕刻作品大赛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无烟工厂.是继工业化之后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近年来各地旅游业发展风起云涌。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湖北,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于去年7月作出强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部署,这是省委、省政府提升湖北旅游产业层次、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促进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7.
巴晓芳 《新闻前哨》2009,(11):24-26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投资1664亿元着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激活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民俗等资源优势,破解交通、通讯、体制、机制等瓶颈障碍,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推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湖北东西部相对均衡发展。这也是湖北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8.
高洁 《新闻记者》2020,(1):F0003-F0003
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升级和新媒体平台的创新构建为当代文化传播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其中,旅游文化传播的新媒体研究便是当下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跨领域研究的课题之一。由潘文焰主编的《旅游文化与传播》是旅游文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用规划教材之一,它主要适用于旅游类专业的本科教学,在旅游文化传播、旅游管理、旅游会展研究等方面都有着较为详尽且深入的论述与说明。《旅游文化与传播》共计十二章,按旅游文化与旅游传播两个范畴划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在绪论章中,编著者对旅游、文化和传播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从学科体系构建的角度强调了旅游文化与传播研究和教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世界》2013,(7):I0002-I0002
肥西县三河镇坐落在巢湖西岸。地处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位于安徽省会城市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旅游黄金线上,因环镇而抱的丰乐河、杭埠河与流贯镇内的小南河合而为一而得名。这里素有“千年古镇、生态水乡、名人故里、美食天堂”之美誉。是全国文明镇、全国卫生镇、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美食文化古镇、国家AAAA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分析重点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背景、福建对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旨在提出一些福建对台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供福建旅游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