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操时尧 《英语辅导》2008,(3):115-117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过程是译者把源语作者的意图准确地传递给译语受体的过程,因此,译者的任务是在二者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本文旨在运用该理论从语义关联、联想关联和文化关联三个层面探讨奥运主题口号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对等是翻译研究中最具争议概念之一,是翻译的最终目标。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对等的过程。通过对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及其在英汉互译中词、短语、句子三个层面应用的探讨,证明翻译对等理论不但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钱钟书翻译理论与以奈达为代表西方翻译理论进行贯通比较,把握二者各自翻译理论的价值精髓,从翻译的定义和相关基础理论、内容与形式、翻译的标准问题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提取了二者各自所代表的中西翻译理念的哲性相通之处,探索到了中西译届在翻译实践过程及研究中的普遍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刘臻 《现代语文》2015,(2):156-158
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为研究不同语言词汇的对等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依据该理论和学说,以汉语"癌"和英语"cancer"为例,通过逻辑推演的方法,分析了两个词的对等翻译是如何实现的。实现的步骤共有三个:隐喻的过程、成为"死隐喻"的过程和等量置换的过程。通过以上步骤,两个词的对等翻译的理据得到明确揭示,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的解释力也成功地拓展到翻译学领域。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翻译理论之争不断,而传统的翻译教材过分侧重技巧的教学,忽视理论的介绍。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翻译教学、翻译作品的评价三个方面各自发挥着不同层次的作用,在实践中应注意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简要阐述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所提出的“译者的隐身”及其主张的“抵抗式”翻译策略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质疑:首先,“抵抗式”翻译能否改变译者隐身的事实;其次,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和任务是什么;最后,“抵抗式”翻译能否作为反抗文化霸权主义的有力武器。最后得出结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不动声色地留下操控的痕迹而无需刻意凸显。  相似文献   

7.
南峰  唐煜 《考试周刊》2011,(4):43-44
本文以奈达提出的翻译程序的八个步骤作为视角,结合翻译过程的分析、转化、重组和检验,逆向分析其所蕴含的核心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即功能对等原则、读者检验原则及搁置冷却原则。  相似文献   

8.
翻译对等是翻译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文学翻译由于其文本的特殊性,成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汉语文学作品的英译过程,简要分析了翻译在语言学、文化和风格三个方面的对等。  相似文献   

9.
辛红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5):109-111,,127,
跨文化交流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评论人思维方式与翻译、翻译的可译性、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跨文化交流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邓炼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06-107
目前关于"信、达、雅"的翻译准则对品牌翻译的适用性有诸多争议。从对"信、达、雅"翻译理论的内容入手,结合品牌命名的原则,对译者在品牌翻译过程中求"信"使用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品牌翻译的过程同样遵循"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关于翻译文本的评价 ,传统译论主要致力于两种文本的比较 ,分析翻译手法 ,体会翻译的效果。这种注重文本内因素的做法往往使不同的评论者对同一译本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文化翻译理论舍弃了文本语境 ,而是把文本的评价纳入一个总体的文化语境之中 ,从跨文化交流的效果来评判翻译文本的得失。根据相关的理论 ,分析和总结林语堂翻译文本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五大技能中,译和写仍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弱点。正确认识翻译理论与技巧的关系、翻译与其它技能的关系、文学素养与翻译、翻译与语言理论基础课的关系对于翻译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起着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基本的翻译理论,借鉴前人的翻译成果,通过对古诗词多种英译文的比较,分析其翻译特色,从而提出作者对诗歌翻译中神韵表达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左联时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传播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革命文学界先后向国内译介引进了文艺大众化理论与现实主义理论等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部分,对当时以及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文学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于外国品牌名汉译的研究侧重在具体的翻译方法层面,而缺乏自上而下的对外国品牌名汉译原则的深入研究。文章在目的论视域下提出了在汉译外国品牌名时应该遵循属性关联、文化适应和显著性三大原则,并结合宣传心理学和商标学相关理论予以论证;并指出此三原则对外国品牌名汉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中国品牌名翻译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素慧 《海外英语》2012,(15):142-143,164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前提下,费拉德的专著《翻译与性别——女性主义时代的翻译》利用翻译与性别的文化交叉互动性,对女权主义影响下的翻译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评述。指出带有性别意识标签的翻译,即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把自己翻译进语言中",对源文进行重读和改写,对翻译理论赋予新的意义,重新界定翻译术语等等。提高了女性译者和女性作家的身份,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中西方翻译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对佛经的翻译活动和西方世界对《圣经》的翻译历程分别体现了中西方对翻译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在对中西方宗教翻译历史做了简要回顾的同时,也对二者的翻译理论进行了大致的比较,以期从中发现中西方翻译传统的相似性及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摘要:笔者在教授大学生进行英汉句子翻译时,感觉有些问题,如对语法知识的不重视等,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而翻译理论不会涉及的,而如果这些问题不引起学生的注意,意欲提高翻译水平无疑于起空中楼阁,作者在本文中针对大学生在翻译(英译汉)时较常出现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的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纳、补偿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译者的主体性比在翻译其他体裁的文本时表现得更为明显。然而,译者主体性是否能够发挥到最佳状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译者是否具备足够的文学理论知识。本文首先阐述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在文学翻译活动中文学理论知识对译者合理发挥其主体性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曹志颖 《培训与研究》2008,25(9):133-134
本文介绍了软新闻及其翻译的特点,结合功能翻译学派理论,通过对软新闻英译信息传播特点的分析,指出软新闻英译可以突破传统翻译理论的桎梏,通过适当的前后调整、增添和删减等手段,实现更好的信息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