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面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协同创新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2.
田红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36-138
作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省属地方高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主要从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学科建设体现行业特色、采用董事会制及政府企业共同建设特色高校、行业企业及同类高校共同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各类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通力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多维度立体式发展、能力全面得到提升的重要手段,然而,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着师资结构单一、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与地方企业发展对接不紧密以及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等问题。针对当前问题,佳木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提出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通过与企事业、科研单位共同合作,提高其办学层次;坚持课程改革,提升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作用,全面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结果表明,佳木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同创新为当前高校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模式。深厚的行业背景、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设置、雄厚的科研实力,决定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推进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立足行业特色型高校自身的优势和目标定位,结合行业产业特点,面向行业产业重大需求,行业特色型高校可基于不同的协同创新目标,如基于重大联合攻关、基于产业群聚集、基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采取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以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以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是地方农业高校促进自身发展、服务地方建设的需要。地方农业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现状,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机制体制创新,聚集人才、整合资源、合力攻关,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7.
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大选择,地方高校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在协同创新上更要注意方式与方法。首先,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提出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强调地方需求、优势学科和学校特色组合;最后,给出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一些建议与对策,强调着眼于实际条件,从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重要途径和定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金融学院保险学专业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力递进,课程对接"的课程体系,以保险岗位设置为目标,建立"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分阶段递进式的实习实训体系等,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社会目前处于升级转型期,教师作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主力军,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智力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观念错位,创新意识不足;偏重形式,合作深度不够;制度缺失,支持环境隐忧等。因此,学校应该规划教师的发展蓝图,组建长久的研究团队,制定协同创新的制度,推行合理的教师考核。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新形势下,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促使我国社会对当前的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需求。文章以协同创新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对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研在国民社会发展发挥的关键作用进行了总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各领域均获得了更多的中外合作契机,这为弥补国内发展不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优势资源。基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现实,部分高等院校逐渐从"单一输入"向"平等对话"的需求转型,另一部分高等院校迫切需要引进外部合作优势、弥补自身不足,由此形成了中外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模式的创新需求。文章立足"一带一路"背景下,展开中外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院校作为高级人才的摇篮,如何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人才,在教学中怎样实施创新教育等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在概括阐述创新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在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同时指出实施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内部环境对高校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高校内部环境创新应遵循求异性、前瞻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原则,其主要途径有:深化改革,形成动力机制;夯实基础,形成保障机制;强正减负,形成激导机制;整体架构,形成互动机制;强特创优,形成辐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地区的科技文化信息中心,地方职业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研究应从四个方面考虑:1.基础馆藏 2.重点馆藏 3.一般馆藏 4.馆藏协调  相似文献   

15.
地方院校实施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完善校企合作体系的必要性;对创新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进行详细研究;围绕地方院校办学特点以及企业自身性质对校企合作发展保障机制的构建以及相关对策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地方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地方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国内数十所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状况的考察和分析,以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即以产学结合为视角,从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高职教育新型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以及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方式等问题入手,探讨了高职教育的问题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推行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会遇到许多困难,如企业不热心、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计划不适应工学交替模式、学生管理难、保证教学质量难、工学比例控制难、与企业沟通融合难、需要转变观念等等。针对这些困难,在高职教育实践中采取"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推行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新途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动力机制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要持续和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就必须要解决动力机制问题,因为动力不足已成为目前制约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如何构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动力机制问题,在提出主要思路的基础上,较详细地分析了需要实施的策略,这些策略主要为:必须以调动企业积极性为主要努力方向,以突破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瓶颈制约;要加强高职院校内部相关问题的管理,以强化学校在产学研结合中的原动力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组织、行业协会等力量对这类结合的支持与促进作用,以增强全社会对这类结合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又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是实现教育与经济、科技结合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我校产学研合作实践,讨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建设的优势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多层次、多渠道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途径。为地方高校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