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定势思维就是习惯性地按旧的思维方法往一个方面去思考,从而形成思维的定势。定势思维有其好的方面,使思维有如破竹之势,往往能迅速、熟练地解决一些问题,一些难题也会迎刃而解。但定势思维也有不好的方面,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就是定势思维的负影响。新世纪的竞争,是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推进,校本培训作为院校式脱产培训的一种补充形式,正彰显出独特魅力,其地位、作用和意义已毋庸置疑,但发展不平衡,质量、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是客观事实。有的人把校本培训奉为"妙方",有的却视之为"鸡肋"。笔者作为一名继续教育工作者,由于工作性质使然,自然也对校本培训有着一定的关注。粗略看,校本培训似乎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细思量,只要认识到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个人行为,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在文本阅读中,是读者跟文本的一种对话过程,这种对话过程,其实是一种思维过程。阅读文本的时候,读者要是缺少思维或者只是纯粹的阅读而没有作深入地思考,那么对于文本的感悟、理解或许只是一些皮毛的获得,要说有多大的收获,那是很难的,有时甚至是一无所获。为此,对于文本的阅读,笔者认为要着重引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能够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句子分析、八股文式的段落总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其中,学习的"自主性"则体现在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在阅读教学中践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并不仅仅是停留于教师对学生解读的无限认可,而是要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选择最佳的策略,真正让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从而让个性化阅读深入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杨军 《中国教师》2013,(20):52-54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逐字逐句的讲解太过琐碎,而讲得太少学生又不能理解课文、达到课标的要求,教学好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到底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效率,找到合适的教学路子,是中学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在过去几千年中发生了漫长的变化,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应重点讲解汉语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的变化规律,比如汉字字义的变化规律等等。使学生能够"穿越时空",用古人的思维来理解文言文,掌握文言文学习技巧,是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运用各种有效的策略和手段,让学生历经知识产生、体悟与吸收的过程,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应该秉承为思维而教学的原则,进而历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一、在大胆质疑中生发积极性思维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是人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的身心愉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对文本的解读是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有正确、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收放自如地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在小学阅读指导课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学生一起去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慢慢习得语文的基本知识,培养语文方面的基本素养。文本解读的能力与教师基本素质直接联系。著名的教育家窦桂梅老师就曾说过:"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文本解读的深度。"是的,对文本的解读,一般的教师都是只会按部就班,按照教参上提供给我们的理解来进行,很少能  相似文献   

10.
语文深度阅读指的是教师在深入挖掘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积极、耐心的启发,引导学生在阅读"表层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探寻阅读文本的内在意蕴以及价值内涵,帮助学生将"符号化认知"转向"逻辑化思维"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同浅阅读相比,深度阅读提高了知识源的覆盖面。深度阅读基于阅读内容,整合了多方面的数据源,深度阅读扩展了知识的纵深,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摒弃华而不实的展示、讨论和美轮美奂的多媒体课件,回归文本探究本身,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新方向。多元解读,不仅有益于让文本探究开出绚烂之花,更有益于升华高中生的语文意识、思维能力,将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一下自己在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探究文本这两个方面的几点认识。一、知人论世,走进文本孟子对于文本阅读有这样的见解:文学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拓展问题,从文章题目、重点词句、作者和写作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文本拓展的有效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专注于个性化的阅读实践,善于整合新的语言信息,培养思维品质,从而改造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维.  相似文献   

14.
乔旭 《甘肃教育》2014,(8):80-80
正一、揣摩语言,发现文本之美《韩军与新语文教育》一书系统阐述了新语文教育的原理论,其中之一是着力于语言,即强调回归在言语上下苦功的传统,这是语文教育的生命所在。教师和学生作为观文者披阅文字,从语言的追溯到作者心中的情感,慢慢融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借用吕淑湘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如执教《孤独之旅》中有这样一句话:蛋!爸!鸭蛋!鸭下蛋了!通过调换语序让学生反复朗读,抓住了先蛋后爸的语言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煽情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阅读教学的目的.文章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感悟是阅读教学的一种独特方式,它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所产生的对文本内容、思想、感情的呼应、认同、体验,它的产生是独特的,是独一无二的,它表现在精神上,是不可言传的,它以精妙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把握意境,感受形象,品味词句,从而创造出"妙悟"之境,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是个性化的生本课堂。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更鲜活、更扎实、更高效呢?  相似文献   

18.
正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分析在初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中,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教师缺乏深厚的理论修养,对文本不能进行深入的探究。文本细读实际上是用教师的细读来引导学生进行细读,用教师的阅读体验来带动学生的阅读感受。而教师的理论素养往往达不到进行文本细读的要求,使得文本细读教学不能深入进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其次,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文本分析太细,使得文本细读出现异化。很多教师先大量  相似文献   

19.
孙永庚 《考试周刊》2009,(47):59-59
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搭建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做好阅读文本与阅读心理的预设,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共享成长。  相似文献   

20.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以此提高小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小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呢?一、尊重个性化理解,深化语言对话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个性化理解,并以此为教学切入点深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例如,在教学《绝句》这一首古诗时,笔者是这样组织学生对"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进行品读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