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你知道,梵·高在Aries的画,几乎都有麦田的气味,看着看着,好像把一束麦穗放在齿间咀嚼,麦粒上还带着夏天的日光曝晒过的气味。有些画家的画是没有气味的,画海没有海的气味,画花没有花的气味,徒具形式,很难有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元朝的王蒙的画里就有牛毛的气味。有一次,在上海美术馆看他的《青卞隐居图》,我闭着眼睛,那些停留在视觉上的毛茸茸、蜷曲躁动的细线,忽然变成一种气味。好像童年在屠宰场上,看到横倒死去的牛只,屠夫正用大桶烧水,浇在皮毛上。毛就一片片竖立起来,骚动着,好像要从  相似文献   

2.
正偶尔浏览周国平先生的博客,发现他写的文章大多富有哲理。跟着他的美文,我们可以静心读社会、读生活、读人生、读自己的心灵,的确是一种享受。《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本散文集,几乎汇集了他1984年以来发表的全部散文。里面分12辑共80篇文章,每一篇散文都让人觉得扣人心弦,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每一篇散文都是他的沉思,从中可以看出,周国平对生活充满激情与热爱,对人生充满睿智与希望。做一个守望者,守望快乐和幸福,感受美好生活当下,"你幸福吗"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追问。周国平先生认为:"世人常把善终视作幸福的标志,其实经不起推敲。若从人生终结看,善不善终都是死,都无幸福可言。若从人生过程看,一个人只要痛快淋  相似文献   

3.
徐立人 《新读写》2009,(5):63-63
我想与梵·高对话,在阳光下的麦田里。我爱许多画家,达·芬奇的微笑,伦勃朗的光线,莫奈的睡莲,以及吴道子的翩翩衣带。但我唯独想与梵·高对话,在阳光下的麦田里。  相似文献   

4.
读画     
《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随园老人这句话是有见地的。读是读诵之意,必有文章词句然后方可读诵,画如何可读?所以读画云者,应该是读诵画中之诗。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作家蒋勋是风靡海峡两岸的集美学家、小说家、诗人、画家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文化学者,他的魅力不仅在于他的从容和自适,更在于他深谙在平实的生活中发现大美。蒋勋《品味四讲》,首次提出生活美学的概念,让读者在享受孤独与体悟生活后,找到自己独特的品味,从美中获得情感与力量。"美"这个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机会很多。觉得一个人很美,一片风景很美,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乐曲,心里感动,也都可能说:"很  相似文献   

6.
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自画像是梵·高绘画作品的一大特色,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梵·高留下了大量震撼人心的自画像杰作,是他对自己的生活与创作、人生与艺术旅程的真实记录. 梵·高的自画像若以实间来分,大致如下: 1.安特卫普时期 1885年,梵·高决定去安特卫普,他在那里研究鲁本斯和日本浮世绘的绘画,努力学习并沉醉其中.梵·高那时期的作品延续了纽南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沉的笔触.  相似文献   

7.
《读信的蓝衣女子》是荷兰画家维美尔的名作之一。以读信为内容的作品,在维美尔笔下出现得相当多。这幅画作于 1662—1663年,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在绘此画之前,即1658—1659年,他就画过一幅较大的《读信的妇人》,被推为维美尔的代表作。三年之后,他又以此题材画了《读信的蓝衣女子》,据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让人联想到情书和生活的美好,二是这幅画的背景中有一幅世界地图,荷兰向海外发展,荷兰的市民普遍渴望在海外创业,然而这些具有雄心壮志的男人们的家眷则在家庭里过着安宁的生活。她们唯一系念的是远离…  相似文献   

8.
赟父 《高中生》2008,(9):53-53
先说艺术家的自恋。梵·高短暂的一生创作了许多杰作。在那段不被世人承认、不被朋友接纳的岁月中,梵·高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他的弟弟。弟弟给了他物质上的支持,但无法将他从自恋中拉出来。后来他能画出《向日葵》《播种者》等,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青年画家,在 还没成名前,住在一间狭 窄的小房子里,靠画人像 为生。一天,一个富人经 过,看他的画工细致,觉得 很喜欢,便请他帮忙画一 幅人像。双方约好酬金是1万元。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画幅     
我去拜访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有些画家,他们作画好像玩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 我去拜访另一位画家,他一向以“快手”著称,有时一天能画好几幅画.他非常轻松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有些画家,他们画画好像很艰难,画不出来就觉得是自己的创作态度严肃,是呕心沥血之作.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为了使人喜悦、使人放松、使人感受到心灵之美.没有人,艺术就毫无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画幅     
<正>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我去访问另一位画家,他一向以"快手"著称,有时一天作好几幅画,他非常轻松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画画好像便秘一样,画不出来就觉得自己的作品严肃,是呕心沥血之作。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为了使人喜悦、  相似文献   

12.
日本有一种用彩色颜料印刷的木版画,叫做“浮世绘”。葛饰北斋是日本最著名的浮世绘画家之一,梵·高、高更等很多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一、娃娃读画 曹展硕:我看是一块蓝色的布,这真的是一幅画吗? 陈艺天:画上什么都没有呀!就像天空一样蓝. 张馨文:这幅画这么简单呀,简直不像画上去的. 赵煜舒:这幅画看上去很神秘,画的可能是天空吧? 胡翰文:是不是画家不喜欢其他颜色?为什么画家只想要一种颜色呀? 赵中九:那他为什么选择蓝色呢?是不是和他的生活有关呀.  相似文献   

14.
《向日葵》     
梵·高 《初中生辅导》2012,(12):F0003-F0003
梵·高(1853--1890),倚兰后期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对西方20世纪的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星夜》、  相似文献   

15.
宁静的油画     
从前有个国王,他很喜欢画。他让画家们描绘“宁静”意境的画。并将奖赏画得最好的画家。很多画家绘绘作画。国王看了所有的作品,他很喜欢其中的两幅。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画家梵·高在矿区和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上,他陷入了极大的恐惧中,颤巍巍的铁索和左右摇晃的箱板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梵·高感觉进入了地狱一般。事后他问一个神态自若的老工人:“你们是不是因为习惯而不再感到恐惧?”不料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回答:“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克制。”  相似文献   

17.
这是法国画家雷诺阿画于1885年的一幅名画。雷诺阿是近代法国著名油画家。他的画风格鲜明,画面阳光灿烂,充满勃勃生机。他创造的人物有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画吧。画面上的小姑娘虽然拿着羊鞭子,但一看便知,她并不是个牧羊女。从她的穿着打扮来看,这是个富家小姐,拿着羊鞭子,也许只是为了好玩和好奇。我想,这个小姑娘或许是站在自家的花园中,正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穷苦的牧羊人。她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8.
大师的由来     
画家比埃·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保尔-艾弥·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  相似文献   

19.
知道画家梵高是因为他的油画曾屡创令人咋舌的拍卖价格记录。80年代末期日本一富翁曾以5600方美元买下了他的那幅著名油画《向日葵》。所以我一直对梵高怀有一种神秘感,想了解梵高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近日看了欧文·斯通写的《梵高传》,梵高那迭宕起伏、充满坎坷与不幸的人生就像他自己的画风一样,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色彩鲜明,给人以深刻、强烈、难以忘记的印象。看完《梵高传》,我甚至以为梵高那种执著和偏激,纯粹和痛苦互相交织,揉合在一起的理念,才是创造他这样天有的土壤,这种人是不可学也学不采的;别人可以模仿他,但…  相似文献   

20.
<正>同学们先看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字:1.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2.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3课《画杨桃》上面句子中带点的字“看”是一个多音字,在上面句子中读“kàn”,意思是用眼睛感受外界事物。在《画杨桃》这篇课文中,有好几个句子中都含有“看(kàn)”这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