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标准和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一词定义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关系各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不仅要身体保持健康,而且在心理上也要保持良好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冯文学 《课外阅读》2010,(12):34-34
一个人,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有健康的精神,保持身体健康要注重生理卫生,而保持精神健康则要注重心理卫生。生理卫生我们在平时就比较注意,因为它是外存的,在这里我要提醒我们的家长们,虽然工作很重要,挣钱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即在身体上、心理上和对社会的协调上保持完好状态。保持心理健康,讲究心理卫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校学生中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为数不少、相当部分大学生心理是不健康的,据有关资料调查,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约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且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高校体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增强体质的功能,更要重视体育的渗透功能,通过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智力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推动自我意识、集体主义精神的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黎自华 《云南教育》2005,(35):44-44
对于健康,人们往往只注意身体的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用潘菽的一句话说:“我们因注意身体的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若要使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则必须注意心理的卫生。”完整的健康应当包括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心理脆弱、承受力差已带有普遍性。由于承受力差而采取消极生存方式的学生越来越多。可见,增强他们的承受力是保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 一、保持心理平衡是增强承受力的前提条件 一名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如果心理失衡就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身心健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并不仅仅是身体不得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适应良好。”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它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理解健康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健康具有整体性,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健康。2.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等诸方面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3.健康有不同的水平。人们往往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因此,不但要消除身体、心理上的疾病,更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4.儿童正处于发展阶段,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身体的发…  相似文献   

9.
“要有信心和勇气把握自己”这就是要求我们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在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中学生身上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身心健康才是全面的完整意义上的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也是衡量中学生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对于健康,人们往往只注意身体的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用潘菽的一句话说:“我们因注意身体的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若要使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则必须注意心理的卫生。”完整的健康应当包括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三方面。身体健康与生理健康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密切联系,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张海迪、和志刚等是生理上有残疾或患有重病的人,但他们的心理和精神是十分健康的。相反,也有些人生理上没有残疾,但心理扭曲,道德败坏。由此看来,衡量健康最基本的标准应当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个性,才能…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健康不仅是指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新课标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来推进课程的结构,融合了体育、心理、生  相似文献   

12.
人的身体和心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又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新世纪,心理健康做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其意义与价值已日益深入人心。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身心两个方面,不仅要注意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从体育与心理健康两方面的联系,探讨体育如何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促进作用。让学生理性地认识心理健康标准。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状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整。心理健康的标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能促进身体健康,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沉溺网游,影响到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荒废学业.网游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要从硬环境改善等方面对大学生网游玩家进行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的健康情绪及其培养童中贤领导者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更要有健康的精神。培养领导者的健康情绪是保持其精神健康的必要条件。一、健康情绪及其对领导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以为健康指的是人的生理状况,其实还包括人的精神、心理状况。我们常说:“体魄健...  相似文献   

16.
沙秋明 《成才之路》2014,(31):96-96
健康就是一个人没有疾病、不虚弱,在身体、心理及社会发展等方面能保持完美的状态。中长跑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针对地训练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近年来扩招加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育部多次指出,高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稳定增长、心理不断走向成熟、人格逐步趋于完善和稳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要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德育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逐步引向课堂,不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大力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此外,…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身对比实验法,就健美操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及心理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解到健美操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的健康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健康,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实现预期投资收益的基本前提。对大学生来说,要想获得高水平的教育收益率,必须拥有高质量的健康资本,即必须保证在身体、心理、情绪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健康,而心理、情绪和社会交往状态决定了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不管是通过自身努力,还是通过外部干预的方式,只要有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状态的形成,就一定能够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一、优化体育教材体系建设 l.扩大理论教学范围 在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新形势下,要求大学生不但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也应具有健康的身体,掌握较多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在理论教学内容中要把终身体育思想贯穿其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文化素养。在教材的选择上要针对大学生认识事物、生理、心理、知识水平等特点,扩大知识层次,扩大知识面,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既要有国家体育方针、政策、法规知识,又要有身体锻炼原理与方法、体育卫生保健、运动处方、体质测量与评价、传统养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