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鄨邑之三个条件:两条鳖水都有成立的理由,以发源于绥阳的芙蓉江,且"东入延"的"鳖水"为正解;"犍"、"犍为"都是古代僰蛮的自称;不狼山实际是濮僚山,简称"狼山",音转又名为"娄山"。枧坝为鳖灵帝的鳖国的首府所在,也是汉朝犍为郡郡治和犍为县县治所在。绥阳山就是犍山。鳖灵神话的解读。《史记》"南御僰僮"之"僮"读作zhuàng,意为僮越。蜀国纵目人是古代的蜀、髳、微等土著民族。僰巴僮越联军对郫城的钳形攻势。由分权共治蜀地到逼死望帝而建立起太阳崇拜的开明大夜郎国。金沙出土的黄金太阳神鸟就是开明大夜郎国的国徽。秦灭开明王后确立今绥阳为夜郎县,是为开明王朝就是大夜郎国的明证。绥阳山下的土城坝很可能是秦夜郎县治所。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李学勤先生《曾国之谜》一文发表以来,古曾国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特别是2011年2月至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第一阶段发掘工作的开展,再次掀起了学界研究古曾国的热潮。本文从曾国族属、曾国地望、曾缯关系及曾国之迷等方面对古曾国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推动此项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3.
[己其]国是商代重要的诸侯国,是从亚疑族逐渐分化衍生出来的,它的地望不应在北京琉璃河一带,应该仍在商王畿范围之内,今河南安阳一带。  相似文献   

4.
渤海国的主体民族是靺鞨族,渤海国仿唐制,建立了君主专制政体。受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影响,渤海国的社会经济有了发展,农业、手工业、畜牧业、渔猎业、商业都很发达。  相似文献   

5.
以十六国至高昌王国时期的出土书为重点,兼及吐鲁番同时期古墓葬出土的丝织物,探讨了十六国以来高昌丝织业大发展的原因。对其特殊的时代机遇作了揭示,对作为丝织业发展基础的广大蚕桑织造户的状况及其与官府的关系作了研究。同时对高昌本地制作波斯锦等“胡锦”外销产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渤海国的历史基本上与唐朝相始终。它与周边政权保持密切的联系 ,大大推动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这为渤海国货币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另外 ,由考古发现可以推断 ,渤海国可能存在货币流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大视野的角度,仅就唐代渤海国与东北亚邻国和地区双向交流中的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描述了历时229年(公元698──927年)“海东盛国”──渤海国利用东北文明古道进行这一交流具有互通有无、互惠互补的双向特点。  相似文献   

8.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维持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的精神支柱.在分析高职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后,提出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在服务社会和国家的"大我"中实现"小我"的价值意义,践行报国之志,为民族复兴伟业发挥自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女国”释     
中外古籍中记载的有关“女国”的各种传闻,包含了一定的历史内涵。这些“女国”可分两类:一类是只有女子而无男子的“女人国”,一类是男女均有但妇女居领导地位的“女权国”。两类“女国”分别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前期和后期所流行的族外群婚与对偶婚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诸多教学内容中都隐藏着德育特别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因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染、在关注社会生活中引导、在活动体验中培植,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培育与提升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都具有重要价值。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中小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与家国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体现为他们对家庭、家乡、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认同、持续维护与深沉热爱,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价值使命。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关涉维度包括家国文化、家国情感、家国实践和家国担当四个方面。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与提升需要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丰富学生的家国文化知识;依托物质与媒介两类载体,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感;把握学校、家庭与社会三大主体,提升学生的家国实践能力;树立家国历史观、责任观和发展观,增强学生的家国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2.
哀牢国与滇国、滇越国在云南古代史上占有很高的历史地位,研究辩析哀牢国与滇国、滇越国的关系,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哀牢国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家族”是《乡土中国》一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过去的中国是一个以定居聚落与宗法礼治为纽带的传统的乡土社会,在这种线性垂直结构的传统社会里,其中的伦理行动和心理结构,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多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体制,宗族制度是乡土社会数千年的基本形态,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产物,其核心是中国古代“家国天下”的思想。“家国天下”是“乡土中国”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乡土中国”社会结构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汉水文化研究逐渐形成气候,但对汉水上游鄂西北地区的春秋古庸国、麇国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汉水文明的发端起源于汉水上游,古庸国、麇国作为汉水上游古方国的代表,系统地考证其历史渊源以及它们与楚国及百濮部落的关系,是汉水文化研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汉西南夷,为今四川省、贵州西南及云南全省地,西南夷有两层意义,一为地域,二为民族。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滇人与其它民族的关系,滇池地区是以百越民族为主体,含濮越、氐羌民族的社会。“滇人”贵族与濮夷、叟入构成了滇国的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16.
舜封象之有息国,俗称"月象"国,即有象国,与"豫"即"予象"国相类.商时古豫国先后占据河南的天息山至洧水一带.周初古豫国曾先后两次亡国,后南迁成为南淮夷;"宣王中兴"时,东迁进入"豫章"地区;春秋早期再南迁进入湖南中北部;"巴蛇食象"后,又迁零陵、九嶷山.古豫国的迁播实为"永嘉南渡"前早期大规模南迁移民之缩影.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当今满足国IV/国V排放标准,而采用的两种主要技术路线,并针对技术路线中的应用技术,做了详细分析说明。并最终指出,走合理的技术匹配路线,是解决当前治理排放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清 《华章》2010,(11)
所谓女性社会地位就是指女性或作为单一主体或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被他人或其他社会群体的尊重程度、受教育的程度与方式、经济地位与赚钱能力、对婚姻家庭的自主权与决策权等.女性的地位、权利问题几千年来一直颇具争议,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同属于东亚的中日两国女性,有着非常相近的生活背景和文化传统,都是以儒家文化为根基,有着相同的境遇、地位与现状问题.中日两国虽然社会政治制度不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两国女性所经历的艰难道路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9.
宋紫 《怀化师专学报》1996,15(4):344-348
“几国同时胜利”理论是马恩提出来,用于指导19世纪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国首先胜利”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创造性的发展。“一国说”产生的是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同时说”产生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20.
奇想国     
《小火炬》2010,(7):28-29
1豌豌豆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今天她又写了好几本练习簿,一直写得头昏脑胀、眼冒金星.渐渐地迷糊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