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基础上,提出了“复调小说”理论,他认为复调小说区别于传统独白小说的根本特点是:作品中主人公与作者的关系是平等的,主人公的思想意识与作者的思想意识具有同等价值,他们是彼此不相融合的独立体.本文结合复调小说理论剖析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以“应答的建筑术”理论和对话主义为基础的,对话主义又可以分为“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只有从这两个层面出发,才会探及其深层内质。本仅以鲁迅前期小说中有代表性的几篇为例,试图探析形成鲁迅小说复调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复调这一音乐术语在现代小说理论中有一个从借用到借鉴的理论发展过程.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复调小说理论不断丰富和深化其理论内涵,从对话到对位,从小说理论的内容研究到兼顾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研究.随着复调小说的不断发展,现代小说的复调结构形成了不同的形式,话语的复调、主题的复调、叙述视角的复调与文体的复调是其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4.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谈论复调小说中作者与主人公关系时,他真正关心并想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人与神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巴赫金关心这样重大的哲学命题的最终意图,是要消除上帝死后现代人的焦虑感,要对抗异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要实现这个意图,惟有通过自我意识的普遍觉醒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这才是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作者与主人公关系隐喻的本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施蛰存小说的对话性和复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蛰存小说以心理分析多,但其小说在巴赫金所说的对话性、复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表现为人物与他的暗辩、人物与自我的对话、小说结构的对位、人物的对立式组合等。  相似文献   

6.
圣经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充满跌宕起伏的叙事情节和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在具体叙事层面,圣经不乏因"对话"而产生的复调式人物和复调式结构;在宏观层面,圣经又体现出狂欢化的诗学追求。对话理论与犹太释经传统具有某种渊源关系。巴赫金的宗教哲学思想,为分析圣经中的复调与狂欢提供了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7.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揭示了复调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复调小说理论史上一个创造性的发展.以此理论分析《名利场》这本小说中主人公、读者和作者之间以及自身的对话,不仅使作品本身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也使得我们对该作品中复调存在的可能性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欣池 《鸡西大学学报》2013,(9):122-123,126
米兰·昆德拉是现代小说的代表人物,在他独特的小说艺术中,复调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复调小说强调结构与主题的相互平行,在情节上着重构建对位式的复调,并在其中贯穿着哲理性对的思考,呼应着巴赫金的对话式复调理论。  相似文献   

9.
对话主义是巴赫金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此核心的统摄下,复调与狂欢化诗学是对话主义在文学领域中的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这两种范式的关系是平行的,它们呈现出对话主体、思维方式、参照维度等多方面的对立。  相似文献   

10.
昆德拉小说中的复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米兰·昆德拉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复调思维从人物思想的独立性、对话性.人物命运安排和设计上的对位特征,作者作为隐含作者、叙述者介入人物思想、存在境况展开对话的特征,对昆德拉小说美学追求进行了阐发与批判;最后,由复调思维得出昆德拉小说美学的三个特征:“诗意的深思”、“模棱两可性”、召唤读者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11.
刘新飞 《海外英语》2014,(9):135-136
翻译的原则与策略问题自翻译这一行为的产生便为世人所不断探寻和探讨,而圣经中更是以巴别塔的倒塌来作为人类不同语言的来源。作为重建巴别塔的能工巧匠——翻译者,怎样才能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的更为到位是其所面临的重大难关。然而近年来,翻译研究走的是一条与西方文论大致相似的道路,其特征大多以静态研究为主,缺乏动态研究。而该文就巴赫金提出的复调的对话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引过来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笔者通过避开中心论的局限,分别探讨了译者和读者的话语角色类型,创造性地提出了翻译的对话视角导向,为巴别塔的重建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2.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啊 拓荒者!》被认为是最具特色的描写早期西部移民奋斗的代表作.本文将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对该部小说从结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与土地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其复调色彩.  相似文献   

13.
刘恪是在先锋小说热潮冷却之后,坚守先锋阵地的作家。在刘恪的先锋小说里,始终张扬着“永不妥协的先锋精神姿态”,他的先锋小说被称为“先锋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复调叙事是刘恪先锋小说所使用的一种重要技巧,他认为现代小说应有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两套语言系统,两套语言系统可以并行、交叉、融合。刘恪的先锋小说运用复调叙事展现了灵魂内在的复杂性和事物变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在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观念体系中,"文体的复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在理论上对"文体的复调"的标举以及创作上对不同文体杂糅的实践,既遵循了其自身艺术的内在逻辑,也映现了当代小说写作的一个潮流--跨体写作倾向,从中还可发现昆德拉这位自觉的文体革新者对小说历史渊源及未来走向的认识.昆德拉在"小说文体复调"方面的实践,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当前文学创作中文体形式的嬗变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凤亮对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提出"整体的大复调"概念,认为昆德拉小说的复调主要体现在叙述视角的复调、文体的复调以及时空观念的复调,他认为"整体的大复调"是对巴赫金复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笔者对此并不能完全认同:第一,关于该理论的命名用"整体的大复调"稍欠妥当;第二,"整体的大复调"对"对话性"的论述还不够完善;第三,"整体的大复调"一方面是对复调理论的重新阐释与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将复调理论泛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在叙事学框架内,独立的意识主体是意识流小说和复调叙述共同关注和表现的对象;多重声音组成的“多声部”叙述声音中除了人物的声音外,往往还有叙述者声音和作者声音;同时,“对话性”不仅仅涉及人物间的对话,人物自身内心的对话,还涉及叙述者与人物,甚至作者与人物的对话.从“复调小说”到“复调叙述”,叙事学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7.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集中在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上,以巴赫金的“对话”这一哲学思想为基础,要真正理解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我们不但要看到复调小说创新性、值得赞赏的一面,还要在中国的理论视野下强调“作者”的地位,以及对主人公与作者的关系问题与主人公独立性地位的合理性对相关问题提出质疑。通过深层次的挖掘得出,复调小说其实是叙事话语在言词中的策略,叙述者干口被叙述者之间的对白,叙述者本人的自我对白等,是叙事话语的言词策略。  相似文献   

18.
林白小说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意蕴方面带有明显的复调小说的特征.作品不但表现了她作为一个成熟、睿智、独立的女性知识分子对男权社会的抗衡的努力,而且也包含着被男权文化所排斥、所轻视而产生渴望找到社会归属感,争取社会认同的焦虑心态.从她一系列代表作品如<致命的飞翔>、<瓶中之水>、<说吧,房间>、<一个人的战争>等可以看出地对女性孤独与抗争,生命的悲剧感与生命的激情相交织的复杂的两重体验.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有三种形式的复调,即由文本构成和复调,由人物、叙事者和隐含作者之间的矛盾构成的复调,由移位构成的复调。研究《红楼梦》中的复调,有利于对这部杰作的认识与理解,把握小说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20.
路翎小说人物思想里那些互相对立的矛盾意识也构成了一种复调关系,这使路翎的小说表现了鲜明的复调特征:以人物的自我意识为叙述中心;人物形象的未完成性;挖掘人物内心的知识分子式的叙述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