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人不断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教学是对生活世界的一种体验,而体验本身就是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思想的表达,它与人和人性无法分离.教学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生成的动态过程,体现着教育的动态生成之美.教学与美学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教育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审美教学手段,通过丰富而具有情感的英语语言材料,师生共同感受世界之多彩,感悟生命之绚丽.教育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使语言在艺术化的基础上展现了人性之美,生命之美,体现了教学是生命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哲学人性论的本体论立场消解人性的具体复杂性,客体化立场否认人性的主体选择性,预成立场遮蔽人性发展过程,均质立场抑制人性的升华,对解决教育场域中的人性问题具有局限性。教育工作者应确立人性的教育学立场,即生命立场,复杂取向;主体立场,实践取向;生成立场,  相似文献   

3.
陈辽先生对文学与人性关系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陈文有将人性等同于西方人性论所谓的“人性”之弊,陈文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性观的理解亦有片面、肤浅之嫌。陈文还否认了人性在文学中的自发反映。在具体论述中,陈文存在着一些自相矛盾之处,未能摆脱抽象人性观的影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缺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性是历史的、发展的、不断生成的,人类生活的现实性、实践性、社会性和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由性、自觉性、能动性是人性的重要内涵,人性与动物性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曾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和哲学、美学角度科学、深刻地阐述了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学校教学是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人的生命在不断成长,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教学也应不断地生成着.教育生命化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和期待,课堂是师生互动和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是师生实现价值的一种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5.
教育育人慧命、许人未来,与人性几乎是零距离,人性既是教育的归宿,也是教育的出发点。人性是教育之本,人性论是教育的理论基础,信奉不同的人性论决定不同的教育选择。我们坚信:人是生成的,人性是生成的,教育也是生成的。教育要关注全过程,既要在预设中灵活调节教育,也要在生成中合理规范教育,更要在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中孕育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6.
人性化:泰戈尔教育思想主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的教育应是符合人性的教育,它应使受教育生命更健康、人格更完美、个性更突出、心灵更自由、与世界更和谐、生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我们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安宁的、充满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天性,通过生命体验和潜意识的发掘,使学生不仅获得应有的知识和智慧,而且获得“人格之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7.
生命化教育的意义所追寻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情感和兴趣的满足,同时生命化教育也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关怀,感悟生命意义,赋予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数学教育生命化是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得到焕发,师生生命在数学课堂中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教育研究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人性,科学性和人性应融合在教育研究中。但是,教育研究更需要人精神,人精神应体现和贯彻在教育研究的方方面面,教育研究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研究才是真正有道德和负责任的研究。人精神是教育研究的生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明白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的价值吻合。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在体验中,人不断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实现对生命的创造和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体验式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设计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知自我生命;丰富实践教育内涵,帮助学生认知社会生命;吸收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认知精神性生命是其基本方法,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是自我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立体式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林淑文 《中学教育》2008,(10):57-61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美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美育研究具有重大的启示:一是在美育目标上,卢梭直面人的生命活动,培养具有完满、自由、健全人性发展的“自然人”,崇尚一种超越存在、追寻意义的生活;二是在美育内容上,卢梭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性教育和情感教育,主张通过审美实现感性和理性的沟通和融会;三是在美育实施上,卢梭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方面全面启动美育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如果孤立地在形而上意义上抽象地讨论人性的善恶,在今天看来,其意义确实不大。但若从人性与道德教育的联系来看,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传统的人性理论是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学说的理论前提,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理论前提及目的进行反思,对道德教育所依据的原则规范的内容及特性进行再认识,以发掘传统道德教育与修养学说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活动的有益借鉴和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教育理论和实践总是离不开对于人性的理解和认定,人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总是以特定的人性思想为基础。对教育思想中的人性论进行了梳理,对人的基本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精神性、生命性、差异性、创新性等,是“人性化教育”的核心思想与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3.
人文教育含义相对较宽 ,人性教育意旨较深。人性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人性教育形成人文教育的“课程方法”,现实中的人文教育则有“人文教育”的异化现象。人性教育不满足于人文知识一般性的授受 ,强调扌契渗于人性、人情的深层进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教育 ,使人文教育真正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经过现代诠释、转换的“良知”、“良能”是构筑“人性圆周”的“圆心点”。对人文知识的人性还原 ,对文化规定的人性反省 ,对自我抉择的人性提升 ,是人文教育须重视的方法原理  相似文献   

14.
人的素质结构是由民性素质、个性素质和人性素质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因此,现代素质教育必须融培养学生民性、发展学生个性和弘扬学生人性于一体,以培养民性为基本、发展个性为核心和弘扬人性为追求,达成民性教育、个性教育和人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善恶与教化     
人性善恶的价值预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实践中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人性善或恶的价值预设,各有利弊。就今天而言,我们主张,在善恶观上,宁取人性无善无恶论,消解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教化中的预设,从而消解人性本身作为个体道德生成的根本依据,消解拿人性作为个体道德蓝图设计的依据,甚至在一定限度内弱化传统泛道德主义社会中道德及其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当代社会走向理知的澄明、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普遍深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明言或隐含着某种对人的假设,从而构成了从“内发”到“外铄”两个极端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序列。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背后同样也隐含对人的假设:人的本性是向善的,人是具有学习心向的,人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这种假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人性:教育人学研究的永恒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教育人学是研究教育如何引导人性生成、升华与和谐的学问。教育在建构人性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做人"与"是人"的矛盾、人性自身规定性之间的矛盾。人性的永恒性与历史性,人性的变与不变,人性的复杂性,使教育与人性的关系问题成为教育人学研究的永恒命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人性观紧密相联,教育以人性假设为前提,不同的人性假设会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等。本文主要分析人性假设的一支—性恶论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相关教育理论,力图从中寻找它的教育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人性就是人的本性、天性,人的本质即人的根本性质,是人性的根本部分,包括人的界本质、人的类本质和人的个性本质三部分,三者统一于人的现实本质。人的本质的根本特征是生成性。素质的本义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素质是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基础、根源、种子。人性和人的本质生成的过程,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即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亦即素质发展、生长的过程。所以,素质教育就是人性教育、形成人的良好本质的教育,是培养丰富的人性和充分张扬生命的教育。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真谛,本质上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哲学理念中,人性论和人生价值观有效的统一是一主要特点。我国的传统形式哲学人性论中,主要探讨的核心内容则是人的本性,对于价值观的有效形成,其理论形态是人应该如何做。人性来源于上天,这是一种自然性的形态,并且为人类未来的生活情况,或者是人们需要怎样的生活奠定了基础。在哲学的视野角度中,人性再一次的发现为人类的未来生活提供了可能。文章将张载和王夫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他们所提出来的人性论思想进行比较,从理论依据、内涵认识以及成性路向三个方面着手,对张、王二人提出的人性论思想进行全方面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