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闻背景是指新闻报道中,新闻事实之外的、对新闻事实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新闻背景又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背景的使用可以让新闻事实更加的丰满,更有说服力,更好地凸显主题。一、新闻背景的来源从以上国内外专家对新闻背景的研究,我们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何更好的运用新闻背景,成为我们新闻写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写得较好的体会文章,既有实践经验的介绍,又有理论方面的概括。作者认为,写好农经报道,关键是寻找并挖掘“兴奋点”———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进而兴奋的新闻事实、与读者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农经报道写作的“通病”往往是把新闻淹没在对工作的叙述中。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作者提出了“拽出来”、“拎起来”、“抽出来”、“分开来”四种方法。这些经验之谈,对改进其它行业的报道,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说起这个话题,有同行可能会误解这个题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还有诱惑吗?即使有"诱",也不可能有"惑".也许有的同行还会说,新闻就得"诱",才能吸引人们读下去,以达到报道事实,让事实推动更多事实发生的目的.这都不错,但不是本文的真意.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采写中,有一些被称为老生常谈的主题即老主题,如经常性的工作报道、成就报道、厂矿企业的生产情况报道、农牧业生产的“四季歌”等,认真写好这些老主题,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无疑是具有指导性和服务性的。如果将这些老主题的新闻写成老面孔,“似曾相识”或“早已相识”,便会失去新鲜感,就不会受读者欢迎。那么,怎样把老主题的新闻写出与众不同的新意来,  相似文献   

5.
会议给记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新闻由头,如何把会议、文件"写活"、"写鲜",传递给百姓更有价值的信息?时政报道的平衡点在什么地方?学会用足会议、文件及各种活动透露出的信息,多做"加法"、变硬为软,记者对新闻进行民生化视角处理,这是鲁中晨报时政报道的创新路径之一. 记者要学会做"夺宝奇兵",从会海里"淘"出有价值的好新闻,仔细了解会议背后深刻的背景和内涵,从会议中"读"出独到的见解或关注点.在传递会议消息时把"死"材料变成活资源,挖掘出会议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发展方向,为平时积累的零散新闻素材提供增值的机会,形成新闻报道的深度效应,找出百姓所关注的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6.
过去只说"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其实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事实无数,99.9%不可能成为新闻,新闻应该是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没有新闻价值,即使写上"本报讯"也无人认可是新闻。  相似文献   

7.
2012年9月7日,广西日报推出了"深入走转改喜迎十八大"栏目,到11月8日止,共刊登稿件65篇。这组稿件,抓到了"活鱼",烹出了"小鲜",既让读者看到了可喜变化,也发现了一些美中不足。突出主题抓到"活鱼"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中所有事实都能体现和说明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新闻事实本身蕴涵的,应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该栏目在突出主题上下了功夫,通过"走转改",抓到了反映时代变化的条条"活鱼"。突出主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栏目设置主题突出,力求写出深刻变化。从该栏目推出的时间看,"走转改"活动如火如荼。从刊登的稿件内容来说,都是  相似文献   

8.
多读点书     
怎样做好新闻工作?从学术、业务甚至政治等不同角度,相信可以举出n种讲法,但有一条是根本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是一句老话,说来容易,真要践行却不那么简单.从当下媒体的表现来看,缺乏理论、脱离实际这两方面的情况都有,某些记者、编辑为"吸引眼球",或是在采写上想当然地主题先行,找不到符合主题的事实就"编"一个"故事",弄上一堆"化名";或是对某些专业问题并不通晓,却以常识性理解来对待,不但造成新闻失实,还给被报道对象带来实际工作的困难;或是在编辑上采用"黄色编排",版面安排畸大畸小,标题断章取义,夸大一点,不及其余.凡此种种,势必严重影响媒体的公正性与公信力.当然也就削弱了媒体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9.
陈加居同志写的“草契”,发表在安徽日报1957年劳模会报道专页上.这篇文章在安徽日报1956年第四季度和1957年全年作品评比中获一等奖.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好评,有人称之为“一篇出色的通讯”.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宣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合作化的优越性.在这个主题之下,作者运用丰富的材料,叙述了合作化之前下潘村阶级分化的情况,以及通过合作化运动贫苦农民挖掉穷根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情景.一切都是用事实说话的,每一个事实都很准确地阐明了主题.例如,为要说明在富农经济制度和小农经济制度之下农村阶级分化之不可避免,作者举出了这样一些事实:贫农在土改中虽然分得了土地,但是由  相似文献   

10.
把新闻写短,这是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也是新闻工作的一贯主张. 所谓"现场短新闻",应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凝练,短小的现场立体报道".它既具有"现场"的条件,又具有"短"的特点,具有"新闻"的共同要素.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想把新闻写得生动一些,我也这样想。作为羊城晚报的记者,偶然翻了翻近两年自己写的一些报道,无论消息、通讯特写,距离生动的要求很远。为什么不生动呢?我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探索。我想,生动的新闻源出于生动的事实,而生动的事实是随时随地,任何一条战线都有的。能不能遇到这些生动的事实,从中发现主题,那要靠记者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老新闻记者,现结合我在新闻界的亲身体验.给同学们谈谈怎样把"今秋"变成每一个新闻学子的"金秋",怎样从"现在"开始去收获"未来".  相似文献   

13.
想好了再写     
我经常和通讯员打交道,发现有的通讯员采访回来,也不好好想一想,稿纸一铺就写将起来。写了上句,不知道下句是什么,写完了第一段,不知下一段要说什么,半天也没把文章写成。这是一些通讯员的通病。那么,采访之后,什么时候动笔合适呢? 首先要把主题确定下来,写个什么意思要弄清楚。用什么形式写也要弄清楚,写消息,写通讯,还是写故事,要选定一种。文章用个什么标题;写几层意思,每层意思写几段,每段都需要那些材料;文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这些都想清楚了。才可以动笔。总之,动笔前,  相似文献   

14.
新闻写作道路不平坦。初学新闻写作会遇到许多沟沟坎坎。不知道什么是新闻,怎样写新闻,便是其中的一道沟坎。什么是新闻?怎样写新闻?哪怕你是初次参加新闻函授,只要认真看几遍我们编发的《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也会不费力气地作出回答:──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等等。──写新闻必须选择和提炼主题;新闻一定要新鲜重要及时简短;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等等。这些回答自然都是有根据的、正…  相似文献   

15.
词典中对于"所以然"一词的解释是"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因和道理"。现在人们在一般层面上对于新闻的认识,是传播信息,报道事实。虽然传统新闻理论在新闻六要素中提到的"何因",也提及"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根据",让受众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但在平时大量的新闻事实中叙述的"原因"多是停留在事实的表层,没能触及事实的本质。如果说,一般化的新闻事实在人们关注度不  相似文献   

16.
最近,学习胡乔木同志多年前写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很有感触。胡乔木同志在文中说:“学写新闻还叫我们会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可惜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学会用事实说话这方面,仍然做得很差。去年初,乔木同志在给新华社领导同志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出了“新闻总是要客观地叙述事实”的意见。由此可见,在新闻界深入地议一议这个问题,对促进我们新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我对面端端正正坐着一位身材修长的中年女教师。她微笑着,从皮包里取出一篇稿件交给我。我耐心地浏览了一遍,笑了。“同志,我们不懂新闻报道,没给报社写过稿,可这些事都是真的,麻烦你……”她说。我约摸计算了一下,这篇稿子长约1800字,有点“马拉松”。主题不集中,脉络不大清。看来作者不懂新闻通讯最主要的写作手法——用事实说话。这是大量来稿中存在的一种“通病”,即用空洞的叙述和议论淹没事  相似文献   

18.
这篇特写并不长,但是无论从写物——关帝庙,到写人——管理关帝庙的负责人,都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读了这篇特写后,人们眼前似乎流动着关帝庙的四时美景,又感受到关帝庙管理人员的亲切、热情和执着的献身精神。此稿既写物,又写人。写人,烘托出关帝庙特有的价值和美;写物,又衬托出人的精神面貌。景美,人的心灵也美。有不少特写是正面叙述,也有的是正面叙述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而这篇特写纯粹是侧面  相似文献   

19.
李春林 《传媒》2015,(20):12-14
《光明日报》和旗下的《文摘报》同时登上2015年中国"百强报刊",这是带着鞭策的肯定,是写着责任的荣誉. 几页纸的榜单,却有沉甸甸的分量.这里面,从活泼的儿童读物到严肃的学术研究,从人文期刊到科学杂志,几乎每一个都耳熟能详.过去的几十年间,这些优秀的报刊如同无数条涓涓细流,哺育着不同年代的读者,滋养着中国社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最终汇聚成了托举时代主题的浪潮.如果说,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都要面对"纸媒存在价值"的追问,那么笔者相信,这份榜单上的报刊,已经部分地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20.
一个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新闻,必定是新闻报道的主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报道主题的提炼与表达,全取决于新闻编采者的功夫。从哪一个角度可以更好地呈现新闻事实,把新闻写深写透写活,使之更好地表现出更深的新闻价值,这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