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尤其是阅读教学,教者常因教学内容太杂、知识太多而不知不觉陷入烦琐分析的泥潭,思维凌乱、轻重难分。思想如钻子,必须钉在一点挤下去才有力。扣住文眼的"点"进行教学就能有效避免教学的烦琐。所谓"纲举目张",文眼就是文本的"纲"所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捕捉文眼,引领学生将文本梳理成纲;其次要着力品味文眼,通过文眼映照篇章;最后要巧妙对文眼进行反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活化语用。  相似文献   

2.
导读,就是引导阅读。教师善于"导",学生就学得"欢",读得"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抓"题眼",识"文眼",悟"情眼",寻"线眼",避免繁琐的分析、过多而枯燥的讲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愿生疑,会质疑,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一篇文章,题目是"文眼",是阅读文章的关键。一堂好课,导入是"课眼",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如果能把握好文题,用心打磨好"导课"的艺术,往往能事半功倍,下面以《蜗牛的奖杯》一课为例,谈谈导入的优化。一、联系生活,突破难点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刚刚起步,需要从心理、能力的角度把生活这个资源引进课堂,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要重视课题中的重点、难点词语,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实现文道统一,让学生在获得语文基本素养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使之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过程。而"文道统一"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所谓"文",即指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道"指的则是文章的思想和内容。"文"与"道"  相似文献   

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人写诗讲究一个"诗眼",文人写文章讲究一个"文眼",作为学生来说,拟好作文题就等于作文成功了一半."题好一半文","题文善,佳篇成一半",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在标题上多下工夫.简洁、醒目、有文采的标题,能让老师眼前一亮,为自己的文章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6.
要是能凸显文本中最为核心的语文价值,侧重文本的"文",解决"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的问题,这样,语文课就再不是"教课文",而是真正的"教语文",让语文课散发出浓烈的语文气息。  相似文献   

7.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人的内心。人有"人眼",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同理,课自然也有"课眼"。"课眼"是一堂课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点,是协纲统领的关键点。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用"课眼"来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脉络,抓住作者的情感,分析作品的内涵,更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作品,获得感悟。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就"课眼"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眼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眼解读文本,能为学生规划清晰的学习线路,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文眼的位置、探析文眼的表达作用、理解文眼的根性追求、探究文眼的运用价值,让学生掌握文本解读的主要方法,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占据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在语文高考中,写得一篇好文章,高考语文成绩绝对出色。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成绩平平,导致高考语文成绩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对高考作文缺乏应有的"包装"。我们应如何来"包装"一篇考场作文呢?一.花香蝶自来目美养人眼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题目,就像一双秋波流转、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和目标.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深筑学生真情实感的导流渠,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捕捉教学内容中的"情眼",结合课文中的情和理做好教学设计,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的学习中来,在真切自然的情境中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一、抓住文眼,读中品味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如选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施耐庵用他的一枝  相似文献   

12.
古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古诗群文教学更是难上加难。要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学好古诗,就要在选文时既见"文",又见"生";课堂教学时既得"意",又得"法";在课堂延伸时,既要拓"知",又要延"学"。这样,就能使学生既入意境,又得内涵,还习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语文的"场",为此,需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语文教学中体现出童真与童趣,让"童"成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让"真"和"趣"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营养元素,这样就可以保证儿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在场。一、童真意味着基于儿童的立场教"真语文"童真意味着语文教学在儿童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语文教师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语文及语文教学。对于《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四年级的学生读此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以古板、冷峻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导致学生"谈文色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尝试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演绎习作教学,赋予它生命,让它变得可亲可爱。一、安装"转换器",走进童话城堡语文老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有扎实的功底。扎实的功底来自习惯,即用语文的眼睛看事物,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心灵感受世界的习惯。这就需要学生在大脑中安装"童话转换器",让眼前之人、事、景进入童话城堡,演绎出另一番精彩。  相似文献   

15.
要我们语文老师在观念上明白"语文,姓语名文",在行动上尽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其开"悟",引导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就一定能事半功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谈了让学生早日"开悟"的几个方法:一是紧扣一个"读"字,以"读"开悟;二是紧扣一个"诵"字,以"诵""开悟";三是紧扣一个"说"字,以"说""开悟";四是紧扣一个"练"字,以"练""开悟"。  相似文献   

16.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有不少篇幅长的文章。传统的教学方法循规蹈矩,逐层逐段讲读,费时低效。针对长文,教学时要解题抓纲,纲举目张;要中间切入,上挂下连;要捕捉文眼,以点带面;要关注习题,相机引导。这样就能抓住语文的本体,简简单单地教语文,有效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教是为了用,语文教学的最终价值取向应是让学生通过对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之能力,让学生从中学习运用语言的规律。说理文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作者说了什么理,如何"说理",为何要这样"说理",教学生像作者那样"说理"。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是"心灵的学科",是"培育文心的学科",它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主要是因"文"而及"心"。人文精神的熏陶也必然落实到"文"。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合适地阅读——理解、解释、感受、欣赏。要引导学生进行合适的阅读,教师必须立足文本,深入研读,才能用好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读《语文学习》2010年第11期的一篇文章《语文:要突破"术"的桎梏》,文中摘录了于漪先生半个世纪的教育理念:要实现语文教学以"文"育"人",让学生真正的"悟""道"了,语文教学才会最终走向"以‘道’驭教"的春天. 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连他这样的大儒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都深感无奈,要实现于漪先生以"文"育"人","以‘道’驭教"的终极理想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质疑,让学生自主地去学,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每个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突破了.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通过文字言词来表达各种情感、信息。而音乐则是通过音乐的律动,旋律的变幻起伏,传递着喜怒哀乐。语文与音乐两者本就应为"一家",虽然它们相对独立,各有侧重,避开语文的工具性不说,它们都具有"抒情""写意"的共同特征。在实践中,我经常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以"乐"引"文"、以"乐"释"文"、以"乐"品"文"、以"乐"诵"文"、以"乐"拓"文",尝试让语文课堂更富灵动的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