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者认为可从参与意识、个性特长、动手操作、良好习惯、教学气氛五个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2.
3.
4.
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非常关键的,这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帮助极大,而且能够极大程度优化当前教学的弊端,给予学生彰显自我的舞台,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关键性,并且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张海霞 《科学教育》2007,13(6):48-48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教师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做主,是妨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其次要认真把握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形式。在教育活动,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表现为学习意向上的自觉性,又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创新等具体行为。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说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学活动中 ,老师是外因 ,是起主导作用的。学生是内因 ,是学习的主体。因此 ,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主动性 ,积极地学习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才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 ,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怎样发挥主导作用 ?怎样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就此问题 ,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关爱学生“施教爱为先”。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通、持久、高尚的爱。如果缺少“爱”的思想 ,就谈不上“育”的问题。教师要源源不…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考验学生逻辑性和思维性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锻造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升解题能力。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不能单纯的考虑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还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争取让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内容基础上,创新解题方法和技巧,在抽象概念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学生思维提升所带来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较多的会在潜移默化的解题探究过程中展现出来。本文将针对数学教学为具体实例,结合作者多年的数学实践经验,从提升学生主体地位方面具体讲解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育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老师”。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呢?  相似文献   

9.
蒋晓武 《文教资料》2005,(16):106-107
数学教学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反审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 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全部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弓I 导者和评价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 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 主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周军 《南昌教育》2004,(5):18-19
由于影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制约因素是多样的,要建构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特别是发展小学生的主体能力,必须努力建立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让学生有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机会,如果没有主体参与,没有主动操作外部对象的活动,学生仍然只有潜在的主体,并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千方百计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现代教育的发展,以数学课堂教学为出发点,从活跃学生思维,创设课堂活动情境,洞察学生心理等方面阐明了优化课堂设计,改变传统“三部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和领悟获得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温继慧 《考试周刊》2012,(20):82-82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外部关系时所表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教学应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知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单方而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势必会造成学生被动接受、为学而学。甚至厌学的被动局面。这就违背了学生是主体的客观规律,其教学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激发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建立正确评价机制、培养师生情感四个方面讨论了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双边交互的动态过程, 良好的教学是教师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一切积极因素,并通过学生对教学活动积极参与的心理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来实现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则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是教学活动中教学策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其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