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1世纪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了21世纪东北亚各地区发展中的问题,指出本地区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再从地缘关系、产业结构、自然资源、生产力要素、市场需求等角度分析东北亚地区实施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推出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中,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中国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前沿,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占有极其特殊的位置,必然会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地带。  相似文献   

3.
东北亚区域(包括日本、中国、朝鲜半岛、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蒙古)是国际敏感地区,尤其是朝鲜半岛的历史性冲突,已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安全制动器。朝鲜半岛的特点在于它是美国、日本、俄罗斯联邦、中国四大国利益交汇点,无论四大国间单方面或多方面行动都将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与发展。 冷战结束以后,给朝鲜半岛形势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随着1995年朝鲜半岛分裂半个世纪的临近,北南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术界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研究甚少。新型工业化理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实现振兴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潜在的优势;东北地区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产生连动效应;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升级;利用日韩的资金和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构筑东北亚物流中心、发展新型工业园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围绕我国东北地区如何参与和顺应该区域合作,推动经济开放新发展的研究对于加速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从揭示东北地区与周边邻国开展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现状特征入手,根据各种因素对经济开放的影响,侧重于对东北地区对外合作的有利地理条件的分析和评价,初步探索该地区顺应和参与东北亚合作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目前只是理论上的构筑 一、日本经济界、理论界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构筑。 80年代,特别是1985年日元升值以后,日本经济迅速膨胀。国际经济加速向“区域经济合作化”方向发展,日本亟需在邻近地区建立能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相抗衡的属于自己的“经济后院”,从而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也开始具体化。1985年,  相似文献   

7.
跨国统一物流体系的建设是区域经济合作的物质基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瓶颈之一是跨国运输和国际物流服务。建立东北亚区域物流统一网络,其核心是通过东北亚各国物流合作机制的建立,加快东北亚区域物流统一网络的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创造区域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欧盟的区域主义进一步强化,并进而促进政治和外交方面的合作,而东北亚各国只是在经济贸易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在政治上的合作还是一片空白。作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盟,它的发展为世界上其他的经济组织提供了发展经验。本文分析了东北亚地区和欧盟之间的差别,论述了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不能照搬欧盟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周边地区正在建设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和将要形成的中国-东北亚经济合作区都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区域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民族地区应尽快制定全面实施向外开放,与周边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抓紧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国家应尽快制定《区域经济合作开拓法》,与周边国家签订《区域经济合作投资保护协定》,建立多级对话与合作机制,推进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实现全方位、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区域间经贸合作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相对滞后于世界其他区域的经贸合作,这种滞后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本文试从政治环境因素中的国际格局、双边关系以及域外力量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其对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从政治环境层面着手采取措施是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韩国区域合作的基本战略是,一方面是在对外经济合作中采取更积极开放的政策,另一方面是把韩国国内经济发展带连接起来,优化组合不断提升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在对外经贸合作中,采取更为现实的双边贸易协定,通过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框架来实现自身的区域合作发展目标。面临韩国积极力促东北亚区域合作采取的一系列构想和措施,中国的对策将决定着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进度和走向。  相似文献   

12.
美日俄等国所持有的东北亚国际秩序观及所致的安全困境严重地制约了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任何国家都很难单独发挥对区域产生巨大影响的政治动员力。制约区域经济合作的安全困境不能通过军事手段本身来解决。这为中国进一步对朝鲜施加影响力,并将中国的经济实力转化为经济动员力,通过突出以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载体的大规模经济活动,使区域安全问题自然退居次位,藉此整合东北亚国际政治结构,提供了可为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大多改变了以往封闭的一体化模式,务实性地采取了开放的地区主义合作模式。地理位置临近的国家之间由于具有较小的运输成本和共同的地缘利益,进行区域经济整合优势鲜明,开展边境经贸合作条件得天独厚。长期以来,中朝边境丹东—新义州两市开展边境经贸合作过程业已成为研究中朝经贸关系的重要视角和特殊平台,尽管双方合作长期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国情特殊性的双重考量,但是双方始终坚持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此举为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今后,走向开放的地区主义将成为双方经贸合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青岛创建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也是助推产业升级的需要。青岛拥有经济发达、开放度高和区位优越等诸多优势,要紧抓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努力建设面向日韩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推动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推进日韩产业园建设,捕捉全球产业分工的新趋势,探索更加便利化的贸易机制,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从而加快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安全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之一,构建有效的地区安全机制、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是各相关国家的共同诉求。在合作安全理念下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具有需求性、可能性,是能够实现各国安全利益共赢的选择,但这也会面临不少阻力和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区域合作为长春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长春市地处东北亚地区的地理中心,又是铁路和航空枢纽,再加上良好的工农业基础,使得长春市完全有机会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长春市作为东北亚次区域的重要城市,应该把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调整时机,从国际视角中重新定位。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抢占先机,奠定区域合作基础,进一步提高长春市对外开放水平,提升长春市在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扩大长春市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走出安全困境的路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在经历了亚太金融危机之后更加显示出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相反,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抬头,以及美国的世界战略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国际政治和军事对立,客观上造成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面临重组的局面。构筑东北亚安全新秩序,加强各国的战略合作关系是有关各国的共同战略利益所在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倾向。因此,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外市场和资源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为周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能够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达成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坚实的基础,并将对中国、东盟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合作,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