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现代西方存在主义解释学家———海德格尔,以其睿智的思维对自柏拉图以来,西方两千多年的形而上学思维传统进行了尖锐而彻底的批判,对长期以来困扰无数先哲的“存在”本体论问题作了新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艺术美学。但由于海德格尔的语言和思维明显具有...  相似文献   

3.
走向学习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转变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当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成为我国课程政策的时候,这意味着华夏大地正兴起一场“研究性学习运动”。这场运动的主题是学习的革命,首先在教育领域,进而拓展到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4.
在范成大的心目中,自然界的山水景物,原本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自然是作为一种语言进入人的创作活动的。诗人对自然山水充满了执着的向往和真诚的追求,表现了一种极淳朴的自然情怀和一种自然意识,石湖对山水自然、田园风光,怀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和敏锐的观察,能够体察自然的韵味,发现美的蕴藏,具备了表现自然美的审美情趣,使他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位卓越的认识和表现大自然美的能手,也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诗语言精练、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状况,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更能让人从中感悟颇多的社会、人生哲理。诗境不出于理外,哲理自存于诗中。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若将古诗名句巧妙地"镶嵌"于课中,使其形象性和概括性与哲学教学的思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起到启迪学生思维、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  相似文献   

6.
太谷学派是安徽池州石埭人周太谷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所创立的一个民间儒家学派曾活跃于山东、江苏、安徽一带,在当时民间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该学派各代学人有诸多道教诗歌遗留于世,其诗大都宛若天籁遗音,映射出诗化哲学的生机活力和浪漫之美。可以从诗化哲学的文化视角对太谷学派道教诗歌予以观照、透析和阐扬,以明晰其诗化哲学的缘起,领略其诗化哲学的魅力,发掘其诗化哲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以及杜威和陶行知对“做”的教育理论探索,结合对中国社会和教育实践变革的反思,本文对话双方提出了实践教育哲学这一饱含鲜明时代精神的新教育哲学形态。在实践教育哲学看来,实践不仅是教育的现实品格,还是人的教育和生成的本质要求。离开了实践活动,不惟没有本真的教育,人和社会也会处于一种异化状态。实践教育哲学观照下的知识教学追求人的培养目的与手段,教育内容的感性活动基础与理性认识,科学真理与生产劳动之间的统一,旨在实现教育实践本身之理性自我澄明、人性无限完满和教育价值创造这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通达万物一体之审美人格这一实践教育哲学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出路在于应用,发展,创新。我们应当把哲学的可能性转化为哲学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9.
<正>哲学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除了极个别智商较低者外,一般人都是聪明的;在聪明的人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能走向智慧的,如果条件较好,就会有更多的人能走进智慧,这也就是走进了哲学。哲学即智慧之学,智慧者易走向哲学。学习哲学并不难,走进哲学并不难。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哲学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作者 1998年 11月 2 9日在《哲学动态》编辑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征得作者同意在我刊发表。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出路在于应用,发展,创新.我们应当把哲学的可能性转化为哲学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2.
教育如何走向哲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铁芳 《教育研究》2005,26(4):8-12
教育走向哲学形态,意味着教育的基本目标乃是人的完成,教育逐步把个体引向对人生周遭“最重要的事情”的关注,让个体面对世界大全,在对人生最高知识追求的过程中获得人性的卓越与整全。教育具有阶段性,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又具有整体性,作为整体的教育,其目标就是个体人生的完成,即实现个体人生的整全,追求个体人生的最高形式的存在,引导个体人性臻于完善。教育正是在引导个体人性臻于完善的过程中走向哲学,走向教育存在本身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的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在体制和思想上走出了中世纪,跨入了哲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现代新儒家哲学思潮、实证哲学思潮构成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格局;其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适合中国社会的需要,其他思潮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三大思潮构成了互动与会通的态势;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世界局势的巨变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未来的中国哲学应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其现代化进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育的深入研究面临一些挑战,所涉及到的问题已超出了传统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围.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变数学教育研究的视角,需要对数学教育的问题做出哲学的分析与批判.数学教育哲学研究是一个开拓性的工作,开展数学教育哲学研究,有助于推动数学教育学科理论的纵向发展;有助于数学教育改革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5.
小海的诗歌表现时间形式非常有意味,其“绝对化的时间”“静止的时间”和“沉重的时间”所支撑的艺术空间充溢着哲学之思。“绝对化的时间”,即“理想的时间”,是探索生命本源的时间,是一种假设的时间,在小海的诗歌中呈现的形式是对自然的眷恋与打量。“静止的时间”,即“现实的时间”,是书写生存状态的时间。“沉重的时间”是一种“纠结”与过渡的时间,是一种等待填充的时间,也是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暧昧不明的时间,其显形需要借助某种“中介物”实现。三种时间交相辉映,共同建构了小海诗歌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6.
尼采诗化哲学的特点是“真”与“美”的同一,他通过构建“悲剧哲学”建立了他的“诗化哲学”的体系;尼采的“诗人哲学家”是“全新类型的哲学家———艺术家”,以非理性的“直觉”认识世界,表现了尼采哲学的“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有不少论著提及到诗歌的“本体”精神,在中国古典诗歌与禅学的关系上,可以看出哲学的“诗意化”。[1]西方诗歌,在“诗本体”和“诗化哲学”方面,留下了与我国诗歌在体与用两方面的极为相似的辙迹。“本体”原属欧洲哲学的术语,用来观照诗歌的本质特征,根据诸多论述,大约只能粗略地概括为:诗歌自在的、言外象外的本原的情兴,它无法凭文字、凭经验去认知,只能凭想象与直觉去感受。这只是一种勉为其难、无可奈何的表述。因为“本体”本身是很难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就如“诗”这一个字的问题,当你向一位正在大学讲台上大…  相似文献   

18.
老子以其心之睿识,其耳目之聪明,乘之以视,寄之以听,托之以思虑,不仅发现自然世界的状象的美妙,而且发现了隐藏至深的宇宙间的秩序与动律,并且他的最深的心灵处与其认识的宇宙相触而波动着微妙的情感。中国第一个哲学家老子,是以“观”、“明”、“玄览”认知,是一种理智的直观、理智与经验统一的直觉方式。同时他又寻觅到与之相  相似文献   

19.
庄子实在是个诗人,你看《庄子》一书不是充满了艺术想象和浪漫情景吗?庄子是基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在现实世界基础上创造出“另一世界”——虚构的世界,幻想的世界。人们又都相信庄子是哲学家。因为他发展了老子的道论,丰富了先秦道家哲学的内容,是道家举旗的巨率,他不仅创立了一个油特而深微的哲学体系,而且有一批后学弟子,形成一个哲学流派,成为能与儒家相抗衡并互补、映辉的学术团体。在先秦时期诗人兼哲学家的唯有庄子。从哲学视角看,他像相拉图、康德和黑格尔;从文学的视角看,他又像歌德、席勒和屈原。一、庄子与康德—…  相似文献   

20.
在现时语境下,"交往实践观"成为高等教育哲学走向新的"最一般"的"历史必然",交往实践观以洞察和融合当代多元高等教育哲学的新视野,形成了新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范式。交往实践观下的高等教育具有主体的多极异质性、诸主体间的社会交往性和诸主体的在场统一性等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