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隐喻的相似性构成了隐喻的基础,为理解隐喻提供了方便.但Sperber & Wilson在专著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了最佳关联原则,能更有力的解释隐喻,为隐喻的理解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究其实质,隐喻的相似性正是最佳关联性在隐喻中的表现,隐喻的理解实际上是寻求隐喻的的相似性,而寻求隐喻相似性的过程就是寻求本体和喻体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2.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通过关联理论的分析,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其中的最佳关联,取得语境效果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通过关联理论的分析,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其中的最佳关联,取得语境效果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扩大了视野。隐喻的相似性构成了隐喻的基础,但Sperber&Wilson在专著Rek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了最佳关联原则之后,隐喻的关联性特点也凸显出来,然而究其本质,隐喻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5.
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语言、思维以及哲学中无所不在 ,是当代语言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正确巧妙地动用和深刻透彻地理解隐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图说明相似性是解读隐喻的依据 ,并对隐喻中事物之间的形状 ,行为动作以及特性相似性进行阐析。  相似文献   

6.
隐喻解读的依据——相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语言、思维以及哲学中无所不在,是当代语言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正确巧妙地动用和深刻透彻地理解隐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试图说明相似性是解读隐喻的依据,并对隐喻中事物之间的形状,行为动作以及特性相似性进行阐析。  相似文献   

7.
王晶 《海外英语》2013,(16):260-261
该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隐喻的认知机制和隐喻相似性,并指出隐喻中的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关系是"相似中有差异、差异中有相似"。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隐喻的认知机制和隐喻相似性,并指出隐喻中的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关系是“相似中有差异、差异中有相似”。  相似文献   

9.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视作一种修辞手段或美化手段,而新近二十几年崛起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则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借助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隐喻是词义变化的发酵剂。它之所以能在词义的演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相似性这一隐喻赖以存在的支柱是一个词的词义得以大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隐喻及其相似性原理,并以“眼”为例分析了隐喻相似性在词的引申意义中的体现,进一步分析了隐喻相似性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从一个范畴域向另一个范畴域的结构映射。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也是隐喻区别于其他相关语言用法的重要条件。隐喻相似性依赖于客观世界和主观认知之间的互相作用,是可以创造的。相似性实际上仅表现于两个事物之间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点,是潜在的,是人类在这两个具有差异性的事物中突显其相似面或相似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隐喻可分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任何事物之间都具有相似性和相异性,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小而相异性越大时,隐喻的隐喻性程度和效果就越大。  相似文献   

12.
李萍 《陕西教育》2009,(12):22-23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概念隐喻的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并以此分类为依据探究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人类对隐喻的理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语境、隐喻自身的特性及主体的认知能力等,把握英汉文化的同一性,有助于我们对隐喻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但是在人体隐喻的使用方面却有很多相似之处。“眼”、“头”、“心”等基本人体部位词的隐喻使用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并体现出了其相似性成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有关隐喻的一种理论,即不再把隐喻单纯地当作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而是把其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认为它能够反映语言与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正是由于隐喻具有的这种共同的认知基础,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隐喻理应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本文正是通过比较汉英语言中的隐喻实例,为隐喻的认知基础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隐喻的一种最新理论,隐喻不能单纯作为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而应把它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隐喻能反映语言和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由于隐喻有这种共同的认知基础,不同语言文化中的隐喻自然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从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有关隐喻的一种新理论,即不再把隐喻单纯当作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而是把它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认为它能够反映语言与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正是由于隐喻具有的这种共同的认知基础,因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与转喻的关系是国外认知语言学界讨论的焦点话题,但国内学界却较少关注。该文从"框架中的某个元素成为源域"和"框架中的某个元素成为目标域"两方面考查了关联性隐喻与转喻的关系。研究发现:"悲伤是下"等隐喻具有一个转喻基础,而构成转喻框架中的一个元素经过抽象化后成为隐喻的源域。另一类则与之相反,即"知道是看到"等隐喻,虽然也存在转喻基础,但构成该转喻框架中的元素,原本位于相对具象的层面,即所谓合并的阶段,之后扩展至抽象层面,才发展成为隐喻的目标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关联理论最佳关联角度探讨英文广告隐喻的翻译。文中提出最佳关联是其指导原则,探讨了影响译者策略选择的相关因素,据此介绍五种基本策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动态组合策略,显示其有极佳的动态解释力。译者要综合考虑以求在多种因素之间达到平衡,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策略组合,以实现广告译文的最佳效果。最佳关联原则并不排斥其它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19.
王惠 《文教资料》2013,(36):39-40
隐喻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本文运用关联理论为英语隐喻解读、确认和成因进行认知分析,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特殊用法,其解读是最佳关联性寻找的过程,与人类的认知语境呈动态相关,在语言的经济原则支配下形成.  相似文献   

20.
汉英经济隐喻的跨文化相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其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经济隐喻就是人们用熟知的事物和概念去理解和体验经济领域中复杂的现象和活动。汉英经济语篇中存在大量相似或相同的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反映了汉英文化在经济领域的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