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以声音为主要形式所展现的作品的整体风貌,去与曲作者(第一度创作者)、表演者(第二度创作者)给作品注人的思想求得共鸣,进而体验作品、理解作品、并经过再度创作而享受作品的过程。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具有主导意义的大环节,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形成析、视、听、记、忆的有机互动,使整个音乐欣赏过程在绘形、绘色、绘声的立体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欣赏三大环节。在音乐创作中,创作者主动寻求和创造符合自己审美意愿的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从乐谱变为生动的音响,必须通过演唱、演奏者的表演活动。在音乐表演活动中融汇了表演者的心血和对音乐的再创造,即音乐的“二度创造”。因此音乐表演也是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主体)与被欣赏的音乐作品(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欣赏者不断将自身的情感和想象等投入到音乐作品中,把音乐作品这个外在的审美客体,变为欣赏者主体的审美感受。因此,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活动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王小丽 《学子》2013,(6):180
作为表演艺术的一种,各种音乐形式必须通过表演环节,才能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现给欣赏者。所以,歌曲的二度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再加工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歌曲的二度创作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阐释,并对其中所运用的声乐技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苏紫红 《学周刊C版》2010,(8):187-188
音乐欣赏是以情感体验为形式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是欣赏者的情感与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交流的过程。本文从音乐欣赏心理过程的核心结构分析.说明了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刘淘 《闽江学院学报》2008,29(1):106-109
声乐表演是具备丰富多彩表现形态的艺术形式,是当今社会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态。作为介于一度创作与欣赏者之间的二度创作,应该更加注重把握审美原则,在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架构正确的审美取向,完善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价值。通过从创作主体、创作工具、创作出的作品中论证了"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审美原则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审美价值的产生不但包括创作者的创作过程,同时也包括欣赏者的欣赏过程。音乐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依靠于创作者和欣赏者相同的审美意识。音乐作品“无意识”表达创作者审美意识,常常与欣赏者的审美意识不谋而合。21世纪初“中国风”流行音乐中包含有创作者和欣赏者相通的“民族审美意识”,使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欣赏者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通过调动各种心理活动的心理因素来共同完成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一、音乐欣赏的心理因素音乐欣赏涉及到欣赏者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表现在音响感知、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其感情体验的间接投入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领会音乐作品的意境和情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感受每一部音乐作品的情感意蕴,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开始,逐步深入到创作者对作品付诸情感实践体验的全部过程。这不仅是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投入的基本要求,也是情感体验投入在音乐教学中实现艺术超越的重要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音乐创作者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段,不同的音乐所抒发创作者的情感是不同的。但是往往这些所要抒发的情感却并不能被欣赏者完全领会,从而无法体会到一段音乐的灵魂所在,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因此,为了尽可能地让欣赏者了解音乐所要抒发的情感,就必须对欣赏者的音乐欣赏的音乐抒情与想象能力进行相应的锻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当前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所出现的"用眼睛欣赏音乐"这一误区,从音乐艺术的特性、欣赏者角度、表演者角度这几方面进行阐释、分析,表述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听觉的关键之所在。同时提出欣赏者应该与表演者一起来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审美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所以说音乐欣赏中体现了审美意识,而且这种意识贯穿了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是一项带有创造性的审美活动,要领略艺术的魅力,首先要有主动参与的良好心态,必须与艺术品直接交流对话,这就需要相应的爱好和兴趣。音乐欣赏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切优秀的音乐作品均可尽兴的欣赏,都有可能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出现灵感,进发创新意识的火花。音乐欣赏的过程还能深入领悟构成作品特有的意境和技巧,充分启发欣赏者的智慧,启发欣赏者的联想与想象,启发欣赏者敢于继承与表扬,勇于突破前人的框框,善于创造美好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欣赏活动无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是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相互对话、交流而建构起来的,是欣赏者欣赏过程中即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产生并不断更新的。用接受美学理论来看音乐教学,特别是欣赏教学,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教学。作为文本的音乐教材选用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对这些音乐作品的欣赏是一种演绎与接受,亦即欣赏者与音乐作品进行对话的过程。这里的欣赏者,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但就音乐教学过程和教学目的来说,学生是最根本的欣赏者。音乐欣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音乐作品展开丰富对话,从而在理解作品意义的同时,建构起倾…  相似文献   

16.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以欣赏者的聆听为主要手段,以阅读分析乐谱、有关音乐资料及认识作曲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为辅助手段,进而达到领悟音乐的真谛、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实现音乐审美目标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通过音乐欣赏可使欣赏者获得有关作品、音乐家、音乐表现手段、音乐体裁、音乐史等音乐欣赏基本知识,扩大音乐欣赏的领域,开阔音乐视野,培养和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理解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许多师范生朋友…  相似文献   

17.
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及精神的愉悦和满足,这就叫音乐欣赏。 一切音乐作品,都是通过欣赏者的感受来得到认可的。所以,从音乐实践活动的整体来看,音乐欣赏是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接受环节,无论是什么音乐形式,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供听众吹赏的,如果没有音乐欣赏,音乐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欣赏者又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得到心灵的陶冶,使思想得以升华,产生音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的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同时,音乐也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听赏作品时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体验的过程,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音乐艺术形式的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种教育作用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途径来达到的.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愉悦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  相似文献   

20.
蒙新颜 《广西教育》2013,(14):92-92
音乐是人类表达自身情感的另一种语言。音乐由心而生,欣赏者需要用心去体会。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高中时期正值学生人格体系构建的重要时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的重要途径。笔者尝试在分析当前高中音乐欣赏课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一、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要在教学环节中发挥出音乐欣赏课程的教育作用有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