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两则资料启示 资料1有一位外籍教师在观摩了一节中国教师主讲的高中数学课后,有人请他提提意见,外籍教师先是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最后他说了一个小小的缺点,大意是说,这堂课学生都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两则背景资料的启示资料1有一位外籍教师在观摩了一节中国教师主讲的高中数学课后,有人请他提提意见,他先是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然后他说,既然这堂课学生都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 资料2 1998年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结束后,外国科学家举办了一个面向参赛  相似文献   

3.
洪秀满 《教学月刊》2009,(10):15-17
一、两则资料启示 资料1 有一位外籍教师在观摩了一节中国教师主讲的高中数学课后,有人请他提意见,这位老外在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后说:“课堂上学生都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4.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好一堂课不是容易的事,这涉及教师的知识基础、教学经验和对学生情况的诸方面了解。教师上好一堂课不是偶然的,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一堂课的成功不是他一朝一夕的“突击”之功,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古语云: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有功底的老教师都很注意积累资料和运用资料的。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师试上了一节"认数",请我一起参与磨课.这节课不乏亮点,看得出教师查阅过很多资料,也请不少人把过脉,作过很多次修改.可是,当我以一名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这堂课的时候,我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这堂课什么都不缺,唯独丢了'人'."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师试上了一节"认数",请我一起参与磨课。这节课不乏亮点,看得出教师查阅过很多资料,也请不少人把过脉,作过很多次修改。可是,当我以一名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这堂课的时候。我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这堂课什么都不缺.唯独丢了‘人’。”  相似文献   

7.
曹康 《考试周刊》2015,(8):131-132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完成了教师希望在这堂课上完成的任务,至于学生则学会了这堂课上教师传授的知识。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学生是否有进步或是否有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8.
肖波 《教书育人》2012,(29):21-22
要让每一堂课都达到有效教学,除了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外,有效的备课环节就是上好本堂课并达到有效的前提和根本保证。一堂课的多次锤炼又为这堂课的最终成功注入了原动力。传统的一人一班上法,教师备课工作量大(很多时候都是在抄袭教案,实际上花在真正备课上的时间并不多),不可能对每堂课都像参加赛课那样花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虽然已上完一堂课,但是对于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却毫不清楚;或者在教师的备课本上明明写有三维教学目标,但课堂内却未见其踪影。看来这教学目标,这教学之灵魂,还没有在一些老师心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秦斌 《语文知识》2016,(4):67-69
古人云:“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走向,也决定着一堂课的深浅与价值,甚至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其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而实现这二者“并重”的关键就是教师的引导要在“点”上。  相似文献   

11.
这里所说的“第一堂课”有两种:第一种是指教师对刚从小学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上代数的“第一堂课”或初二学生第一次上几何的“第一堂课”,另一种是指每一学期或每一单元(新内容)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至关重要,教师上好这第一堂课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我们必须精心考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得丰富、生动,使之引人入胜。上好第一堂课,并无统一“规格”,须由任课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积”与“发”王淦生,周桂云曾经在一份教育刊物上读到过这样一则报道:某地一所学校从外地特邀了一位名师到校给教师上示范课。这位教师在不熟悉学生的情况下,对授课内容稍事准备便走上讲台。一堂课下来,听者动容,低首心折。赞叹之余,有人问起这堂课到底准备...  相似文献   

13.
之所以要上这堂课,是因为前段时间听了两堂人教版教材《生物入侵者》的同课异构课后产生了一些疑问,便决定用这堂课探索一条教学说明文的路. 评那两堂《生物入侵者》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两个问题:(1)这堂课教了吗?(2)这堂课真的教了吗?这两个问题似乎很奇怪.课上完了,满满当当的40分钟结束了,课文也处理完了,当然教了.但是,这堂课真的教了吗?是不是教师填满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就真的有所收获呢?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泗忠 《教师》2008,(5):51-52
2007年9月,我校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改革伊始,学校就确立了“课堂主渠道为落脚点,学科教研活动为主线,学校全面启动为面”的新课程改革实验推进思路。为了有效推动教师参与课改实验,学校实施了“六个一”教师新课程上岗实践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观摩一堂课,备好一堂课,说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评好一堂课,反思一堂课;初步形成了“听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反思-改进”这一良性循环机制。在连续3个多月的跟踪听课、现场研究、即时讨论中,大家的问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首先依赖于有一套高质量的教材,现行新课标教材图文并茂,为教师上好及学生学好一堂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思我们的教学,不难发现,教师的组织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左右了一堂课的成败。上好一堂课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的一孔之见文/潘胜玲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总结过去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工作环节是在课堂上、讲台上,具体地说就是要求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这与教师课堂板书安排的好坏有着直接关系。以下是笔者...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有一节欣赏课,题为《快乐的小熊猫》,在这堂课的课堂环节设计过程中,我以“让教师快乐地传授,让学生快乐地接受”为目的,精心地安排了“快乐的一堂课”。  相似文献   

18.
当下,各种级别的优质课在教学形式上都相互拷贝着:学生走上台前,教师隐入幕后,学生做演员,教师当导演,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这已经成了优质课的典型特征。可以这样说,如果一堂课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讲,几乎可以断定这堂课是失败的,原因很简单:满堂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往往成了评价一堂好课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近日,从一份教育刊物上读到一则故事:某校邀请一位名师来给老师们上示范课。这位名师对授课内容稍做准备,便从容走上讲台。一堂课下来,听课教师无不拍手叫好。赞叹之余,有人问这位名师:“您的这堂课准备了多久。”名师慨然道:“可以说我只准备了几分钟,也可以说我一生都在准备上好这堂课。”  相似文献   

20.
刘定一 《上海教育》2002,(15):38-39
在我看来,问“怎样上好一堂课?”很像问“怎样写好一篇小说?”这对作家不是一个问题,如果你不是作家,知道了答案还是写不好小说。换一种说法,问“怎样上好一堂课?”等于是问“怎样当个好教师?”教师往讲台上一站,用不到半节课,学生已经掂出这位教师的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