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曝光美军虐囚照片以来,虐囚黑幕的潘多拉盒子被打开。《纽约客》杂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迅速跟进,世界各国媒体作出强烈反应,从而使之成为全球焦点。迫于舆论压力,美国总统布什及国务卿鲍威尔都公开道歉,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遭遇尴尬。媒体深入刨挖虐囚黑幕:阿布格里布监狱虐囚严重、美国自“二战”以来的虐囚传统、虐囚是系统性行为、拉姆斯菲尔德批准虐囚,等一一曝光。  相似文献   

2.
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丑闻,受到了美国国内媒体的密切关注。本文通过 对《国际先驱论坛报》相关报道的分析,探求美国媒体对该事件的主要报道框架。从中 发现,美国媒体一方面严厉批评政府的管理混乱,显示出其监督政府的强大力量;另一 方面,这种指责又仅仅停留在对政府具体政策的批评层面上,并未触及美国基本价值观 乃至制度,显示出其新闻自由的局促性。  相似文献   

3.
理性和勇气     
彭健 《新闻记者》2004,(8):36-36
今年1月13日,美国陆军特种兵达比将一张磁盘放在了军方调查员的床上,盘里存有驻伊美军虐待伊拉克俘虏照片,美“虐囚事件”由此浮出水面。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公开了虐俘照片,世界一片哗然。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一些美军士兵对待伊拉克战俘的做法“令人厌恶”。美国防  相似文献   

4.
名刊要览     
拉姆斯菲尔德,辞职! 为什么拉姆斯菲尔德要为美军虐囚丑闻辞职?很简单,拉氏应该出来帮老板挡子弹。虽然有人认为.战争期间发生虐囚事  相似文献   

5.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004年11月3日上午11时,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克里致电共和党竞争对手布什,承认在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落败。这样,乔治·沃克·布什就当选连任美国第55届总统。可是,就在布什连任美国总统获得成功前的6个月,2004年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公开了驻伊美军虐俘照片,世界一片哗然。在此之后,西方各主要的新闻媒体针对“虐囚事件”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层出不穷。一时间,布什政府遭受到组阁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世界舆论在强烈谴责“虐囚事件”的同时,更是把抨击的矛头指向了美国政府及其对伊政策上。而布什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也…  相似文献   

6.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24):72-72
迈克尔·摩尔:筹拍“虐囚事件” 《华氏911》的导演迈克尔·摩尔对美国媒体宣布,手头拥有大量的有关伊拉克虐囚事件的画面和资料,并有计划将其拍摄成纪录片。迈克尔透露,早在比阿布格莱布监狱爆出虐囚事件新闻还要早数个月,他就获得这些一手资料,但当时,迈克尔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不想被他不信任的美国媒体所利用。 凭借《耶稣受难记》而声名大噪的梅尔·吉布森表示,有意加盟拍摄这部将引起更大争议的影片。 惠特尼·休斯顿:获终身成就奖 国际流行乐坛“天后”、美国著名女歌手惠特尼·休斯顿,刚刚在德国汉堡举行的“女性世界”颁奖典礼上…  相似文献   

7.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5月1日夜11时35分(北京时间2011年5月2日上午11时55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乌萨马·本·拉丹已在美军当天的军事行动中被击毙.这个事件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密切关注,与当年的美国9.11事件所引发的新闻关注度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8.
精彩图说     
《新闻世界》2006,(3):4-5
人民英雄纪念碑将大修;情人节玫瑰热销;哈珀就任加拿大总理;美军虐囚新照片刺痛人心;三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巴基斯坦遇难……  相似文献   

9.
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还未平息之际,又一批新的驻伊美军虐囚照片浮出水面,这次虐囚丑闻的主角是美国特种部队中的王牌军——海豹突击队(SEAL)。目前,这批新照片的真假尚未得到确认,不过美国海军已经下令对此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从“新闻是事学”这个角度来看,新闻报道可以分为事件性报道与非事件性报道两大类。事件性新闻报道一般都具有明晰的发生时间和事件的起始标志。如美国“9·11”事件、印尼海啸事件、驻伊美军的“虐囚”事件、伦敦恐怖爆炸事件、敦煌机场男孩坠机身亡事件等。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不是仅仅报道一个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而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非事件性新闻“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或者说,由一件以上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的,有鲜明…  相似文献   

11.
2004年5月美英军虐待囚俘事件被全球媒体曝光,无疑将成为人类新闻传播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武装袭击和舆论打击使驻伊美英联军雪上加霜,为大选踌躇奔忙的布什前途难卜,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成为众矢之的,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民众支持率再创新低.有媒体称这一事件是"虐囚门""珍珠港",是美国首提人权观念以来59年间最耻辱的记录,是越战后遇到的最大尴尬……  相似文献   

12.
《航空档案》2005,(2):25-26
据美国媒体披露,经过长达两年多的研究,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近日向美陆军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军地面部队如何投入全球各个潜在危机地区》的专项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以2003年到2012年为时间段,研究对象包括朝鲜半岛、南亚、伊拉克、台海、俄罗斯与巴尔干半岛、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在这份长180余页的报告中,对台海冲突的研究占了相当的篇幅,主要分析了解放军如何阻止美军支援台湾以及美军如何突破大陆封锁等情况。报告认为,解放军有能力推迟美军的援台时间。  相似文献   

13.
虐囚事件,在萨达姆时代的阿布格莱布有过而无不及。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生。“但是我希望我的国家做得要比他们好.”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佛莱德曼说。”不仅仅因为它是美国。而且因为反恐战争是一场基于信念的战争.我们要想有任何获胜的机会。必须保持我们信念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继1946年12月24日晚,两名美国兵在北平东单练兵场强奸北大女生的“沈崇事件”后,1948年8月7日深夜,汉口又发生了美侨美军利用舞会集体强奸中国妇女的“景明大楼事件”。这个骇人听闻的侮辱中国人民的事件发生后,武汉新闻工作者想方设法进行了采访,编写了大量的报道和评论,激起了广大群众的无比愤慨。现在,事隔三十余年,中国人民任人蹂躏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久前,我因搜集武汉新闻史料,查阅了当时有关资料和报刊,感到解放前的这个惨痛事件,是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权狼狈为奸的又一历史罪证。  相似文献   

15.
几张虐囚门照片的传播引发了能量无比的“震荡波”。 (见右图) 这些照片令世人瞠目结舌,使人们看到在美军方的授意下,一个为挣学费而从军的善良美丽的姑娘是怎样变成令人作呕的“女魔头”的;也使人们看到了美军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的丑行给伊拉克战俘带来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16.
前一阶段.美英虐囚门丑闻曾轰动一时.使英美当局十分被动,最终不得不对所谓的当事人进行军事审判.才平息舆论的批评。据史料记载二战期间日军对英美战俘也曾有过类似的犯罪行为,“虐囚门”事件不过是日军暴行的翻版.近日.在河北省档案馆存1944年1月31日(星期一)《解放日报》第三版上发现有二战期间美、英军等俘虏遭到日寇虐待的暴行材料.现在整理如下.以飨读。  相似文献   

17.
名刊要览     
准备战斗揭露驻伊美军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的著各记者西摩·赫什,又抓到了布什政府的小辫子。据知情者透露,美军突击队已秘密潜入伊朗,对可疑的核生化以及导弹武器目标展开侦察,为未来的摧毁打击行动做准备。这一切秘密行动的背后,是五角大楼主人拉姆斯菲尔德等新保守主义鹰派分子为了控制对外情报的行动权。  相似文献   

18.
侯磊 《军事记者》2013,(6):49-50
2013年3月12日,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基思·亚历山大证实,美国正在组建13支"进攻性"网络战部队,以便在网络空间保护美国利益。至此,美国热炒所谓"中国网络黑客"话题的动机,有了确定而明了的注脚。这场舆论事件中,中国无疑是最无辜的受害者。对此,无论我们感到多么憋屈或愤慨,都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9.
于洋  崔伟 《新闻世界》2006,(1):43-46
据统计,自2003年伊战爆发以来,美军在伊拉克战场已耗费2100亿美元。平均每据统计,自2003年伊战爆发以来,美军在伊拉克战场已耗费2100亿美元,平均每月花费近65亿美元,超过了越南战争的水平。尽管大规模战事已结束.但伊战带来的苦恼却无时无刻不在.伊拉克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吞噬了大量美元,按这个速度,2005年美国高达4921亿美元的军费,也将是“入不敷出”。2006年。美军共揽得5193亿美元军费,创下冷战结束后的新高。那么,这笔巨额军费美国究竟打算怎么花?最终够不够花呢?[编按]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对中国开展全方位情报侦察 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对新中国的情报侦察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情报机关依托战争期间在中国建立的情报组织,把触角进一步伸入到中国的各个角落.1946年7月,在华调停国共内战的马歇尔致信美国陆军参谋长艾森豪威尔和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建议在美军撤离中国后,由美国第七舰队直接指挥驻华情报小组.这个建议得到美国高层的首肯,在华情报组织随即改称"第44海外观察队"(简称ESD44),并以美国陆军联络团的名义活动.1947年7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后,ESD44成为它在华的主要情报组织,在中国各地广泛派遣了情报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