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不仅讲究原意表达的准确性,更是一种主体性风格的再生。小说《英格兰,英格兰》(England England)作为2011年布克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其汉译本具有独特的诗学性。本文结合《英格兰,英格兰》的翻译作品,分析了诗学视域下翻译的主体性特征和翻译方法,探讨其对文学翻译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她住在人际罕至之地》及其3个中译本为例,用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的6个过程对英诗汉译中小句的传译进行话语分析,重点考察英诗中小句传译的变异,发现英诗汉译中变异的不可避免性。这说明英诗汉译中忠实只是相对的,而变异却是绝对的;忠实只是宏观的描述,而变异是微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英诗形式和语言质料的结合形成一种叙述方式,可以承载一种生存情感,作品所有的生存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建立作品的生存场。接受者进入这种生存场,在其前经验的基础上领会这些生存情感,形成英诗作品的格式塔意象,由此接受者树立未来生活的原则,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4.
爱丽丝·门罗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逃离》讲述的是普通女性的日常生活,深受大众喜爱。这个女作家的笔触简单朴素,但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逃离》的汉译本由著名翻译家李文俊先生翻译,该译本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研究表明:译者与文本、目标语读者的公共视域是翻译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其视域的差异促使视域融合的产生。文本视域与译者视域的碰撞促使译者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和加注释。译者视域与目标语读者视域的碰撞促使译者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并对原文信息进行增添、失落和变形。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以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为中心,文本的最终实现需要融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作品的意义,并在此过程中留出足够的空白点。本文试图将接受美学理论运用于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中,并在详细的翻译方法及策略的分析和论证后得出了接受美学对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研究取向的差异,儿童研究可分为基于成人视域的研究、基于儿童视域的研究、基于成人视域和儿童视域融合的研究。其中,基于成人视域的研究是成人本位的研究,成人在研究中发挥主体作用;基于儿童视域的研究是儿童本位的研究,儿童在研究中发挥主体作用;基于视域融合的研究是共生立场的研究,成人与儿童在研究中作为研究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基于成人视域的研究和基于儿童视域的研究割裂了成年与童年、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内在联系,最终沦为了异化的"反儿童"研究;因此,有必要推进基于视域融合的研究,以期实现儿童生命与成人生命的绵延生长及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7.
徐立群 《海外英语》2015,(3):145-146,149
中医英译中存在的多元翻译现象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从视域融合视角对中医英译过程的分析表明,中医文本的特殊视域及不同背景译者的视域经过第一次视域融合后会产生不同的新视域。由于对译文读者视域的不同理解,译者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翻译新视域,由此产生不同的译文。此外,文化因素、译者语言水平等都会造成译文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医英译中存在的多元翻译现象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从视域融合视角对中医英译过程的分析表明,中医文本的特殊视域及不同背景译者的视域经过第一次视域融合后会产生不同的新视域。由于对译文读者视域的不同理解,译者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翻译新视域,由此产生不同的译文。此外,文化因素、译者语言水平等都会造成译文差异。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M.K.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来研究英诗翻译的问题。通过对英国诗人拜伦的名诗When We Two Parted及其四种汉译版本的英汉功能语篇的对比分析表明:(一)功能语言学在研究英诗汉译问题方面同样是适用的;(二)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往往不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对英诗翻译的评判不可机械地要求译文的形式必须和原文“一一对等”。  相似文献   

10.
哲学阐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所提出的三大阐释学原则之一“视域融合”旨在剖析阐释者如何与原文互动并进行理解的过程。在翻译中当译者带着自己的视域进入文本的视域中时,需要使自己的视域与原视域进行最大程度的融合,本文将根据视域融合理论,从形式、内容和意象三方面来分析比较苏词不同译本的视域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1.
理想的翻译应是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作者的意图、读者的反应三方面的完全吻合。这种吻合也可以说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行为三方面的完美结合。汉诗英译也不例外。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对汉诗英译进行再认识,希望译者可以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翻译家维特·宾纳翻译的《玉山诗集》是《唐诗三百首》在英语世界的第一部英译单行本。宾纳在“散体”译诗思想的指导下,以独特的方式传译了唐诗的情感、语言风格和音乐性。宾纳创作的诗歌折射出他丰富的唐诗翻译体验,显现出唐诗意象、语言等“汉诗风尚”,是著名的“仿中国诗”。《玉山诗集》与仿中国诗为宾纳在英语诗坛赢得了盛誉,促进了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Roger·T·Bell认为,翻译使用一种语言的对等文本的表征来替代另一种对等文本的表征(Roger·T·Bell 14)。但译者把作品从一国语言转变成另一国语言,在穿越语言的变化历程中,自然经历了文化的转化。转化后译文可以使译本读者理解,也可以使译本读者产生隔膜,发生误会。汉语文本在向英语文本转化过程中也不免有这种现象。汉译英时,翻译的效果、译作达到的境界必然受到一定程度制约和影响。这除了与汉语,英语之间的语言差异有关外,与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译者本身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文化及译者对汉语文本向英语文本转化时产生的制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诗歌典故的翻译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李白诗歌用典较多又富于变化。早期译者对于李白诗歌用典的翻译倾向于转换与省略。在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重视的今天,李白诗歌中的用典应该重新翻译。  相似文献   

15.
模糊性既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诗语言模糊性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语言模糊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把握原诗语言不同层面上的模糊性,同时观照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采取恰当翻译手段,在译入语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语言的模糊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诗不可译”是很多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所坚持的观点。从翻译实践出发,坚信中诗英译是中国古诗在外语世界乃至整个世界文学中继续存活的方法。中诗英译无论是由外国译者还是中国译者来进行,都有各自的长处和无可避免的天然弱点,而在世界文学语境下,“合作翻译”是中诗英译的捷径。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特殊的一种文学形式,其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性和音韵感。用主述位理论对两首英汉爱情诗歌的主位选择及其推进模式的分析对比,发现主位推进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话题,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进而更好地领悟诗歌主旨及其意义,并初步研究了主述位理论在英汉诗歌文学对比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英诗汉译始于晚清,第一首翻译成中文的英诗是约翰.弥尔顿的商籁体诗《失明,》1854年发表在香港的中文期刊《遐迩贯珍》上。英国传教士开了英诗汉译的先河,后来才有中国人翻译的英文诗歌。晚清用来翻译英文诗歌的语言是文言,诗歌的体裁为中国古典诗歌,晚清的诗歌翻译采用高度归化的策略,读起来犹如用中文创作的诗歌,几乎看不出经过翻译的痕迹,使得英文诗歌的他异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19.
诗歌翻译难主要体现在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诗歌语言的特殊性与英汉语言的差异性。此外,诗歌翻译还受到翻译者的理解力与表达能力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唐诗英译的过程中若仅只留意于对字面意思的翻译,则将会大大降低唐诗的真正魅力,于是适当的“填充法”则成为唐诗英译时架构中外文化有效理解、品味、交流的桥梁。翻译中应通过“填充法”的运用,将诗中的画面景色之美、特殊物象的意蕴、话外音与言外意等隐于文字之外的韵味传达出来,对于一些咏史怀古诗歌,还有必要对省略掉的历史背景进行精到的填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