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勤华 《钓鱼》2006,(14):36-36
提起老常,在我们的钓鱼圈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常称自己钓了一辈子鱼,钓龄比工龄长,如今已退休的他,钓龄已近五十,而工龄没有四十。他的钓龄比我们年龄大,可谓前辈,不过,他从不拿前辈自居,一副嘻嘻哈哈的表情,显得忒随和。若问他一辈子钓了多少鱼?老常得意地说“少说有五千斤”。往下他就不再说话。便有他“关门弟子”老贺骄傲地告诉大家“不谦虚地说应该在六千斤以上”。  相似文献   

2.
大家公认钓鱼打窝与不打窝收效是大不一样的。为造好窝,有人连续许多天在一个钓点抛下数十千克的饵料,成效是显著的。但是这个做法不是每个钓友有条件效仿的,一般工薪族只能抽双休日过过钓瘾.钓效自然难比这些“职业钓徒”们。难道工薪阶层的钓迷就没有大过钓瘾的好方法了吗?有!且看我的双休日“轮钓”法。  相似文献   

3.
张洪波 《钓鱼》2006,(24):34-34
三年多来,我在沂河各大沙塘钓鱼近百次,钓获多则几千克,十几千克,少则几尾,但几乎从没有空手而归,而今年11月的一天,六七人钓鱼唯我当了“空军”,我常以领先的钓技,如今马失前蹄,令我百思不得其解,钓友亦不相信,事后总结,十分感叹。11月19日,气温6~14℃小雨转阴,南风3级,因为在《钓鱼》杂志上曾经看过初冬雨钓的文章,决定出钓试试。  相似文献   

4.
张桂林 《钓鱼》2012,(6):38-40
说起"追尾",钓友们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相撞的交通事故,这着实让人苦恼。然而,当我们在野外钓鱼时,采取"追尾"钓鱼的方法,意外的有了收获以后,却会令人感到特别欣喜!  相似文献   

5.
张孚 《垂钓》2006,6(9):57-57
在中国,编河南人的段子多;在俺们那疙瘩,钓友们编老e的段子多。说老e穷,买不起大伞,夏天在河边钓鱼,头上搭一条湿毛巾,光着腚坐在浅水里。标沉了,老e抓住竿,一扬胳膊。感觉劲头很大,就赤条条地从水中站起来。  相似文献   

6.
何川 《中国钓鱼》2005,(9):40-42
前不久,《中国钓鱼》杂志转来钓友王先生的来信,咨询偶然钓到的一条“怪鱼”究竟是何方神圣。笔者拿起照片仔细一看,初步断定此鱼乃水族爱好者们常说的“清道夫”是也!可能最让人疑惑的就是这条“清道夫”的个头与我们平常在朋友家、水族店中看到的相差太大,莫非出现了变异不成!此外,很多钓鱼爱好者都知道,清道夫是热带鱼种,  相似文献   

7.
关新铭 《中国钓鱼》2005,(10):58-58
绰号“大师”的杨金华,今年已是古稀,钓龄40余载,是:我单位尽人皆知的垂钓高手。平时他为人谦和,不显山不露水,但在钓鱼方面却经验丰富,每次出钓,几乎总比其他人收获多。所以,众钓友均尊称他为“大师”。  相似文献   

8.
新春伊始,在众多钓友极力推荐下,我掏钱买了包“鲫鱼2000”试用,没想到真的让我美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9.
垂钓,给我们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垂钓时,往清水塘边那么一坐,立刻感到心旷神怡,乐不可支。平时,就是不钓鱼,钓友们凑在一起聊钓鱼的事也乐不可支,侃到一些趣闻,有时会乐得前仰后合。我想了想,在先后的神聊中,有两个"段子"格外有意思。  相似文献   

10.
王建国 《钓鱼》2009,(1):42-43
在我这不大的钓鱼圈子里,我是臭名“近”扬了——在同去钓鱼的十个钓友中,有九个几乎整天没有一个信号,全部是“空军司令”的情况下,我却碰到了6条大鱼,然而,1条也没有拉上来!  相似文献   

11.
王亮 《钓鱼》2004,(4):19-19
散塘是山东济南钓友对有偿钓鱼(按一日多少钱来收取钓鱼费)塘口的称呼。钓这些塘的钓友基本上都是装备精良,钓技水平较高,钓瘾很大的一族。  相似文献   

12.
张莉 《钓鱼》2005,(11):6-8,10
2004年新春伊始,本刊发出了中国钓鱼推广年的倡议,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神州大地钓鱼人的心,点燃了钓友们参与钓鱼活动的热情。“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本刊亲力亲为,举办《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以回报读者的厚爱、钓鱼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刘勇军 《垂钓》2009,(11):52-52
“独乐乐”本姓周,号大昌,是某局机关的一个档案管理员,因为工作清闲,有空经常钓鱼,不久就混入了我们这个休闲钓友圈。我们这个圈子里,基本是周末钓鱼族,有的还挺忙的,难得挤出一天时间融入自然,更别说去寻找好的“野水”了。  相似文献   

14.
“赶”鱼     
一个哥儿们和几个钓友去南城子水库钓鱼。到了钓位,看见一个老头已经来了好几天了,收获还不错,于是这哥儿们就地扎营了。  相似文献   

15.
宁夕雨 《钓鱼》2006,(9):42-43
读了《钓鱼》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师傅“程大鱼”》后,不由想起了已故的我的钓鱼老师“戴高手”来。“戴高手”是我们当地钓友们对他钓技高超、品德高尚的赞誉之辞,他的真名叫戴良焱,四川眉山人。我称他老师有三个原因:一、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学教师,无疑该称老师;二、从1962 ̄198  相似文献   

16.
南昌地区“三九”寒天的气温,一般最低温度在-2℃左右,最高10℃以下,这样的天气绝大多数钓友都“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但我们几位不甘寂寞的铁杆钓友,  相似文献   

17.
冉守训 《钓鱼》2004,(19):48-48
四清河是条温驯的小河,从河南中牟县北部蜿蜒流过,河水清澈涟漪,岸边野草青青,来此休闲垂钓者甚多。8月初,由于连降暴雨,小河陡涨,滔滔洪流,直冲素有“仙境”之称的老寺岗。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08,(22):71-71
11月5日上午,黄先生在泉州东海滨城东梅水库钓鱼。才半个小时,他就发现水中有团颇大的黑影。他使出吃奶的劲与水里的那团黑影展开“拔河”。半小时后,一条大青鱼被拖上岸。黄先生一称,这条鱼足足有23公斤重!几个钓友也找来秤和米尺。经过测量,这只大青鱼长1.24米,胸围72厘米,再一过秤,它足足有23公斤重。“这是一个新的纪录”,钓友们说他们以前钓到不少十几公斤重的鱼,但这么大的鱼还没碰到过。  相似文献   

19.
李洪生 《钓鱼》2005,(13):6-7
让整个中国钓坛瞩目的《钓鱼》杂志首届“读者杯”钓鱼总决赛圆满地结束了。如何看待“读者杯”?钓友及读者如何理解、认识“读者杯”,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部分读者和钓友。  相似文献   

20.
本人是个铁杆的钓鱼迷,记得在孩童时代就跟随老爸到江河湖泡去钓鱼了。如今已有50个年头了,老爸已经80多岁了,而我也快60岁了,几十年的垂钓生涯回忆起来历历在目,许多趣事,有惊、有险、有乐。几十年来钓遍了家乡的江河湖泡,有鱼必钓,有水必投竿,虽然一生钓绩平平,但美好的记忆如同佳酿,时间越久,味道越醇。今天把我在黑河插队时的钓鱼情趣写给老钓友们,也许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