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孕行为有利有弊,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是代孕行为有存在的社会基础,能够帮助部分不孕不育症患者实现为人父母的愿望.文章介绍代孕行为的含义及存在的社会基础,肯定代孕行为是一个民事法律行为,分析代孕行为的法律关系,并提出应该如何用法律手段规范代孕行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代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法律上的问题,成为法学界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现实社会中已经大量存在着代孕行为及一些中介机构,然而我国对代孕合同的立法空白显然不符合时代需求,本文从代孕合同的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代孕合同的合法化,之后提出了对代孕合同进行法律规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代孕合同,即为代孕方与求孕方约定在代孕中双方权利义务的有偿合同。当前,我国颁布实施的法律和法规并没有对代孕这一行为进行调整,在生活中,出现的纠纷没有法律依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正当的保护,代孕合同的本质是将代孕方的子宫作为"物"来出租使用,将孩子作为商品交易的对象。代孕行为违反了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有为公序良俗的原则,也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突破,因此,代孕这一行为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通过法律进行调整,不能仅仅将代孕这一行为认定为,意思自治的范畴,用简单的用合同法进行调整,因此,笔者认为,代孕行为应该在现行的法律体制之下,扩大解释现行的法律,进一步通过全国人大以及常委会的立法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4.
王俊  黄海 《华章》2014,(28)
2014年7月,“北外研究生代孕谋生”和“武汉地下代孕市场调查”两则新闻使代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代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存在原因进行分析,对代孕行为立法滞后问题和现行规范的不合理进行探讨,从而对我国代孕问题的立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可以有条件地开放代孕。从伦理观看代孕有其合理性,既不会破坏家庭关系又不会导致子宫工具化、婴儿商业化;从法律层面看,代孕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代孕是无生养能力夫妻实现其生育权和代孕母亲行使其身体权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我国应建立开放的伦理框架,推动社会进步;加快相关立法,加强监督管理,开放并规范代孕行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生命科学得到了极大发展,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随之成熟起来。"人工代孕"这个名词也由此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范围内。由于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尚未对人工代孕行为做出一个具体而完善的法律规制,因此人工代孕行为为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和社会伦理问题。本文拟对人工代孕所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9,(2):83-86
作为生命孕育的过程,代孕行为具有重大的伦理价值和特殊的法律意义。现代法治社会普遍遵奉的法律保留、正义平等与合同自由,是代孕行为有条件合法化的法理基础。而委托夫妻的生育权和代孕母亲的身体权则成为代孕行为合法有效的具体权利依据。相关权利的行使和代孕行为的实施应遵循禁止权利滥用和维护公序良俗原则。  相似文献   

8.
代孕改变了传统的生育方式,也引发了法理与伦理领域的广泛争论。我国法律虽明文规定禁止代孕,但现实中代孕行为和代孕争议仍屡屡发生。这说明我国法律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难以保护当事人尤其是无辜代孕子女的利益。在此情况下,国家应通过立法,使代孕规范化、合理化,用法律的调节作用,使代孕造福于不孕不育夫妇,同时将其负面作用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代孕现象日益增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法律伦理难题。立法的空白使得这一难题更加复杂化。本文从界定代孕概念入手,进而解读代孕相关之疑问,并从比较法的角度对代孕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解决我国代孕问题之法律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代孕这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日渐频繁。它颠覆了原有的生殖观念和方式,同时冲击着现有的法律制度。对代孕问题进行法律研究和法律规制,相当必要。  相似文献   

11.
在人工生殖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代孕成为解决人们无法拥有自己亲生子女难题的重要选择。但我国法律对代孕规定的空白给司法实践带来问题的同时,更是给许多商家趁机钻法律空子、侵犯他人权利带来了便利,良好的法律制度正被时代所召唤。传统理论中对代孕合同效力的否定、代孕权利基础的质疑和代孕亲子关系的模糊,可以通过对代孕范围的界定、代孕法律关系本质的分析和合同效力的扩大予以解决。在代孕行为的法理统一性基础上,再结合公法领域的强制性手段,可使得代孕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太原大学学报》2020,(2):86-93
世界各国法律对待代孕的态度千差万别,我国采用"完全禁止型"的法律规制模式。但一律禁止不意味着其在现实中不复存在,"地下代孕"恶性更加巨大。代孕所引发的问题广泛且复杂,国内外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主要从道德伦理与法律两个层面来否定代孕合法化之正当性,但基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和现代人本主义精神的复归,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反思。欲实现我国代孕合法化,就须突破既有之樊篱,回应当下否定代孕正当性的观点,为进一步的代孕立法祛除一些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3.
违法代孕行为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代孕儿童出生及由此引发的监护权纠纷,无论代孕母与委托方父母争夺抚养权抑或是双方对抚养权的放弃,都是对传统婚姻家庭关系的挑战,也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导火索。由于没有相关认定的标准,司法实践中的判决结果不一,无法为此类行为提供正确引导。代孕亲子关系的规则构建应当与代孕协议的效力问题相分离,着眼于亲权关系中“分娩者为母,基因父亲为父”的原则,在最有利于儿童利益的情况下构建委托方母亲与孕子的继父母子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代孕的出现给不孕症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同时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法律规范的缺位又使他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完善代孕的法律规制,使其趋利避害、有效应用,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对代孕所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的分析,论述其有限适度适用的合理性,并从代孕的适用主体、代孕双方的权利义务、代孕技术的适用监管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有利于实现其合法规范有序运行,真正发挥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由于代孕的出现对社会道德和法律政策产生巨大的冲击,我国才对其实行全面禁止.然而,现实中的代孕却是禁而不止仍然大量存在.基于此,笔者认为绝对禁止代孕并非上策,法律应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来面对,与其简单禁止不如审慎规范,对代孕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区分不同类型的代孕,对具有积极作用的完全代孕,通过几个方面对其进行限定使其合法化。  相似文献   

16.
由人类不同程度的生育障碍催生的代孕,自其产生之初便备受争议。正是由于代孕的出现对社会道德和法律政策产生巨大的冲击,我国才对其实行全面禁止。然而,现实中的代孕却仍然大量存在。因此,立法应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来面对,与其简单禁止不如审慎规范,对代孕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区分不同类型的代孕,对具有积极作用的完全代孕实行有条件的合法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律对代孕采取禁止态度,从而使日渐增多的代孕现象呈现无法可依的状态。妊娠代孕具有合法的权利基础,符合公序良俗,能稳定婚姻家庭,应承认其合法性。要从根本上解决代孕所带来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在我国未来立法中代孕合同不应只限定在无偿代孕中,还应该明确承认部分商业代孕合同的法律地位。在未来立法中,我国应对代孕合同的主体资格、基本原则、记载事项、代孕母的堕胎权、违约责任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由于有辅助生殖技术的支持和强烈的社会需求,代孕成为一种难以忽视的社会现象.无论立法者对于代孕的态度如何,其中所涉及的复杂的民事法律问题迫切需要明确回答,以维护代孕子女和代孕协议当事人的利益.对于代孕子女亲子关系的认定,立法应当根据完全代孕和局部代孕的区分,采取不同的认定方法.在代孕双方的关系方面,应保护双方的知情权,并通过补偿权、解除权和生活方式义务等制度设计保护双方利益,特别是代母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目前卫生部明文禁止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但大量存在于网络空间的代孕中介和跨地区的代孕产业链对现行法律之不足提出了挑战。代孕现象涉及到代孕母亲、委托代孕方以及未成年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与博弈。西方女权主义学说对于代孕现象所涉及的难题进行了充分的理论性探讨。从女权主义视角对英美国家的代孕立法进行解读,一定意义上可以为我国代孕法律规范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失独是中国实施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后子女意外死亡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失独家庭正以每年7.6万的速度增长,失独家庭的存在不仅是个人问题,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压力。在对失独者的保护方面,国家把救助措施主要放在完善失独者抚养制度以及其他,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失独者的伤害,但是忽略了他们精神利益的满足,因此,对失独者的保护不应当仅限于此。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拟对开放失独家庭的有限代孕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以及现实基础进行探讨,并提出开放有限代孕具体法律规制的建议,以期为失独家庭减少痛苦,为有限代孕的开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