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教材实施中,如何冲破旧教材的束缚,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出来,这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完成学习过程.“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开拓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语文教学有一种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动口动脑(回答老师的提问)的机会多,而动手动笔的机会少。笔者最近在市里听了三堂初中语文课,三堂课学生竟不用动笔写一个字,学生读一读,老师提问议一议,课堂确实轻松愉快,但我倒是有些担心,这样长此下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许并不十分有利。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却是极力避免这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局面,我认为语文阅读课上必须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例如让学生做做“圈点批注”,我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在现实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远没得到落实,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远没得到改善。原本应该充满生气和活力的音乐课堂教学,却死气沉沉。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转变观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音乐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形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就是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优化教学过程,达到学好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一全三动一参与”。一全:就是课堂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三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励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一参与: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让学生参与“教”和“评”,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关系,才能让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地理课堂教学不是任何流于形式的“作秀”,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序地“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动情等.让课堂热热闹闹、活而有序地“动”起来,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实现的。但课堂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笑声越多越好,那样往往会使井然有序的课堂变成一团散沙。本文探讨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段时间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实践活动完成学习过程."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开拓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本文谈一谈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首先应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呢?  相似文献   

8.
学生有活泼、好动的特点。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美术素养,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动"起来,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人的活动化产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它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在活动中训练操作和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学科活动化教学正是遵循此规律,在“活”和“动”上下功夫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动 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效并且有趣的教学环境,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关注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关注教学知识并想深入地学习这些知识。给学生创设一个“动”的机会.设置一些需要动手动脑的情境,让他们主动动手、动脑、动口,自觉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让能力得到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始于动作.他主张课堂教学要变“坐中学”为“做中学”.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的活动,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活动在语文课堂中已经是举足轻重了。无论是钱梦龙的“三重”、宁鸿彬的“五步”,还是魏书生的“我很懒”,都是强调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语文课中的活动归根结底无非就是尽量让学生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情,正如古语所云:  相似文献   

13.
自主是数学课堂标准的核心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必须真正做到自主,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中动耳、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学习,把学生所有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他们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如何激发学生学科学习兴趣,以最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必需面对的重大课题.文章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近代化的探索》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究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笔,直面历史;拓宽视野,整合历史;动口表达,感受历史;聆听声音,欣赏历史;动脑想象,遨游历史等,使学生在课堂中做到动眼、动口、动耳、动手、动脑,探索“五动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学活动课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之外,通过学生自主参加,动手动脑,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智力和能力的一种课型。它着眼于一个“活”字,贯穿一个“趣”字,体现一个“巧”字,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掌握新知,发展能力,培养志趣特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数学活动课的如下特点: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发展。把学生推到活动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相应的内容。如安排学生剪拼图形比面积大小,让学生记忆表内乘法去“找朋友”,安排数学玩具展示、游戏展示…  相似文献   

16.
怎样让每一节语文课富有活力,充满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受到教育,这历来是语文课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欣赏祖国的语言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意境之中,本人认为语文课应把握好下面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强调过程、重视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去落实和体现这种新的理念呢?笔者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实现动脑、动口和动手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了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了一些尝试与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就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若如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有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相似文献   

20.
怎样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动”起来呢 ?我认为 ,教师要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教学中要敢于“放” ,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主动、积极地学 .课本让学生看 ,概念让学生抽 ,思路让学生讲 ,疑难让学生议 ,规律让学生找 ,结论让学生得 ,错误让学生析 ,小结让学生做 ;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敢于提出质疑 ,实实在在地还学生以主体地位 .1 “活”引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 .要想提高积极性 ,使学生情感活跃起来 ,教学的引入就要注意趣味性 .如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