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姜澎 《教育导刊》2009,(9):64-64
“富不过三代”现象 古今中外大量家庭兴衰史表明,无论某一家庭通过什么途径发家致富,保持富裕状态的时间,很少有超过三代的,故被世人总结出一条定律,叫“富不过三代”。  相似文献   

2.
也许是当幼儿老师的缘故吧,我特别喜欢孩子,看着他们无邪的眸子,听着他们稚嫩的声音,总会有一种亲切感,有时还会送些小礼物给他们,让孩子们高兴。有一次,我却碰到了一件尴尬的事儿。  相似文献   

3.
《家教指南》2004,(12):33-33
很多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听话”,管不了,不知多少父母都在感叹,教育孩子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相似文献   

4.
才华 《教育艺术》2006,(10):41-41
年轻的父母们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材,为实现这个愿望,他们不惜花钱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然而,事情并非尽如人意,有许多“投资者”收获甚微,甚至培育出一些不合格的“次品”。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责任应由家长自己来负。  相似文献   

5.
“刘老师您好,我是学生小虎的妈妈,打扰您了。孩子不争气,您说我该怎么办?小虎他爸刚刚把他打了一顿,孩子躲在房间里不出来吃饭……”电话那头传来阵阵啜泣声。刹那间,一股热血直冲我脑门,下午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6.
不少父母说:“我的孩子太任性,应该怎样教育他呢?”有的家长甚至说:“我的孩子是天生的拧种,真没办法。”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任性不会是天生的毛病。那么,孩子任性是怎样造成的呢?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7.
姜小英 《江西教育》2005,(10):32-32
当了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带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也接触过许多家长。多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孩子们在进学校大门之前,身上早已烙印着各自家庭教育的痕迹。所谓有问题的学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是进了校门才有间艇.而是在进校门之前就有问题了。因此,要做好这类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沟通,说服家长.力求家长配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圆满解决孩子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8.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主要地位无可替代,家长希望子女出类拔萃,合情合理,可常常又因方法不当而导致事与愿违。笔者在这里谈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孙厚超 《辅导员》2010,(18):9-10
豆瓣网“父母皆祸害”这个小组在全国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大讨论,“不是不尽孝道,只想生活得更好”。父母成了“祸害”,是家庭教育家长专制的过剩,还是学校生活感恩教育的缺失,是两代之间沟通的失败,还是在爱的名义下进行的非爱的战争?  相似文献   

10.
鲍智辉 《新疆教育》2012,(7):128-128
现代的孩子需要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行吗?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做到了吗?我们家长怎样才能让下一代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11.
智文 《家教指南》2005,(11):42-43
幼儿,特别是一岁以下的婴儿,常会听到鼻子有呼噜声,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随呼吸穿梭,那便是鼻屎,当然也是痰的一种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此时,很多妈妈担心宝宝感冒了,其实这是多虑。累积过多、慢慢干黏住的鼻分泌物很容易造成以上现象:当宝宝没有发烧、情绪上没有变化时,妈妈更不必担心,只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为宝宝清洁鼻腔分泌物,就不会有以上情况发生了。  相似文献   

12.
余晓清 《家教指南》2006,(11):18-19
做父母的都担心孩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担心孩子“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父母并不多,但这个现象值得广大家长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中华家教》2012,(2):13-17
和孩子沟通难,已成为今天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块心病。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能与孩子无拘无束默契地交流,这不仅需要父母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沟通方法与策略。能通过下面的“五关”无疑是很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在中国,对于孩子,家长的态度永远是大包大揽,赶在孩子前面把问题解决完,而很多孩子既厌恶父母设计的路,又怕走错路辜负父母的期望,在亦步亦趋中变得迷茫,其实,父母应该把孩子交给世界,让他们独立地面对生活,在克服各种困难之中学会生存的技能。  相似文献   

15.
陈静静 《班主任》2013,(2):41-43
在很多老师印象中,雪儿是个特殊的孩子,不仅因为她从小父母离异,更因为她的执拗,最让人头疼的是,心理极其脆弱,遇到芝麻绿豆大点儿事就哭个不停,谁也劝不住。那天,雪儿又忘戴红领巾了。我让班长请她来办公室谈话,谁知,她不但不来办公室,还在教室里号啕大哭,似乎很伤心、很委屈。为了不妨碍其他孩子上课,我强行把她带到办公室,可无论我说什么,安慰也好,批评也罢,她就是不住地哭,  相似文献   

16.
王春华 《家庭教育》2007,(3S):26-27
一项调查显示。遇到有关“性”问题时。多数孩子首先向父母求解,而另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仅有1/4的家长赞成由父母负责向孩子传授性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暮雪 《家长》2011,(10):33-34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六七岁时就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所以从这个年龄段开始,孩子就会变得不听话,和父母顶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随着孩子接触外界信息的增多,这种反叛精神更加突出,顶撞父母的时候更多,因此,有些父母非常着急,认为孩子跟自己不亲了,  相似文献   

18.
别急,慢慢来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是人世间最好的教育方法。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最仁慈、最有耐心的教育家,能原谅、允许孩子的“语句不清”、“摔跟头”等一系列“错误”。我时常看到年轻的父母们耐心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大人们则总是面带徽笑、嘴里不停地重复着;“别急.慢慢来!”这句话。  相似文献   

19.
章睿齐 《家教指南》2006,(11):61-62
依英是政府机关公务员,有一个8岁的男孩。现在她正为孩子的教育苦恼。在孩子出生前,依英偶尔看见了一套关于孩子的教育方案,故此拿来借鉴使用。在全家人的努力下,孩子大约在三岁左右就认得1000多字、古诗30多首,算术20以内的加法运算,而且经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奇思异想。周围的人们都说他是个神童。可是等孩子到了小学时,却表现平庸,学习甚至都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8,(6):48-4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虽然72.6%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但事实上,81.6%的父母要求孩子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45.3%的父母会“为了学习。要求孩子减少与朋友的交往”。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对孩子的朋友圈有太多限制,客观上反而会使孩子交不到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