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闻界信息     
人民日报鼓励编辑记者多写高质量内参为鼓励报社编辑记者多写高质量的内参,向中央反映重要情况,人民日报从1989年1月1日起,设立内参好稿奖。好稿的标准: (1)事实准确,所反映的问题、情况新鲜、重要,对中央领导和有关部、委及省的领导人有重大或较大的参考价值,或者能促进关系国  相似文献   

2.
提倡写内参     
写内参、组织通讯员写稿、自己写稿是记者的三大任务。而且写内参是记者的首要任务。可是现在有些人似乎忘却了。 内参意义是很重大的。一些好的内容稿,成为中央和各地制定政策和法规的重要依据,有的则为查处大案要案,提供了重要线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1995年《新闻知识》第8期登了刘慧同同志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撬开大邱庄铁幕的记者》,这篇文章写出了《法制日报》驻天津记者站站长刘林山的风采,也反映出了内参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燕 《新闻界》2003,(6):48-48
一、内参机构和体制的几种模式内参是新华社的主业,因而它没有设专门的机构,新华社的记者都有写内参的任务。人民日报最近专门设立了内参部,主要是审稿和发稿。本文所论述的仅限省级党报的内参。1.采编独立型内参部作为一个新闻业务部门,有记者、编辑,从选题到采写、审稿、发稿均由本部门完成,比较好操作,稿件质量、数量有保障,但需配备一定数量的、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编辑、记者。在体制上,内参部一般隶属于主报,在成立了报业集团的省(市)则隶属于报业集团。从各省(市)实践的情况看,隶属于报业集团也有不便,因报业集团是管理机构,内…  相似文献   

4.
党报的内参报道是专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不宜公开见报的内部信息。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党报记者不仅要重视内参报道,还应把写好内参报道作为自己的一项看家本领。2002年以来,我在《辽报内参》上先后刊发50余篇文章,其中有10余篇被人民日报《情况汇编》、新华社《内部参考》转发,有8篇被中央、省主要领导批示。在此,我谈谈自己写内参报道的体会,与同行交流共勉。  相似文献   

5.
新闻内参,是指新闻媒体向上级党政机关部门呈送的内部参考的信息,是党和政府了解下情、掌握社情民意、指导工作的一条重要渠道,是新闻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说,写内参是媒体编辑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特别是近年来,内参报道方面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一方面是有些作者不知内参报道该抓什么、反映什么,参与采写内参稿件的记者减少;一方面是认识误区,认为内参就是批评告状,不愿意得罪人,采写内参稿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后者,还给了个别媒体记者利用内参线索搞金钱交易等非法活动的机会。在此,笔者就内参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一点浅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记者除采写公开报道外,还要采写不便公开报道的重要情况供领导参考。许多责任心强的记者都很重视写“内部参考”。有些“内参”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对实际工作起了很好作用;各级领导也很重视新闻单位的“内参”。但是,有些记者对写“内参”的认识尚待端正。如有的同志认为,“内参”只是供少数领导人参考的,发的范围小,事实未经核实也无大碍。因此有些“内参”反映的情况不真实、不准确。久而久之,使一些人对新闻单位的“内参”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我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先后采发内参稿3篇。《陕西商洛地区40万灾民缺粮》(《国内动态清样》3月18日644期采用)得到李鹏总理的批示;《冬春连旱灾情严重,柞水10万人缺粮》(陕西日报《要情反映》5月22日25期采用)人民日报《情况汇编》转发,省委领导作了批示;《令人深思的“豆芽案”始末》被《内参选编》4月12日第14期以黑体标题刊用。这些内参稿件,对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讯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敢于写内参。我当通讯员多年,为各报刊社写了不少稿子,但过去从未写过内参稿或批评性报道。今年,新华社陕西分社对特约通讯员明确提出了写内参稿的要求。如何办呢?不写完不成任务,写的话又有  相似文献   

8.
内参和消息、通讯、言论一样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新闻单位编发内参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担任内参编辑的实践经验,在此将内参写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1.交待新闻来源,并在标题或显眼的地方注明。即注明是记者采写的还是读者来信或是有关单位的材料摘编。反映的情况是否经过核实,也要标明。例如:笔者曾编过《塔城乡截留征地补偿款村民上访遭打击报复》的内参稿,当时是村民联名来信,反映该县两个村小组被按规划路基红线征高产良田80亩,…  相似文献   

9.
张哲 《新闻知识》2001,(5):42-42
中央及地方多家媒体曾报道:山西运城地区耗资2亿多元搞假工程欺上瞒下的丑闻,至今已两年有余,造假工程者未被查处,而首次在《人民日报》内参披露事实真相的《山西青年报》记者高勤荣,却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被当地司法机关以受贿、诈骗、介绍卖淫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12年。山西省纪委的有关人员也质问:为什么要写份内参?写内参的动机是什么?谁给提供的线索?读了这篇报道令人震惊,就因为记者给党报反映了问题,揭了一些领导的丑,便遭到如此下场,实在令人痛心。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在践踏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人格尊严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0.
记者除采写公开报道外,还要采写不便公开报道的重要情况供领导参考。许多责任心强的记者都很重视写“内部参考”。有些“内参”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对实际工作起了很好作用;各级领导也很重视新闻单位的“内参”。但是,有些记者对写“内参”的认识尚待端正。如有的同志认为,“内参”  相似文献   

11.
5月30日人民日报各地传真版刊登的头条《泉城喊渴》,是力求文章准确而严格把关的一个实例。人民日报分管副总编辑在审阅大样时,对此稿两处数字提出疑问,并直接修改了一处称谓。编辑记者在修改与核实有关数字时,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此稿的修改告诉我们:记者和编辑都要有读者意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很多专业知识,自己清楚了,读者不一定也清楚,因此需要解释;编辑在编稿时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及时澄清,以使原稿更加准确。少写二字,周折几多 修改例一: 原文:据供水部门介绍,到上个月,济南的地下水位已降至23.8米以…  相似文献   

12.
出乎我的意料,我采写的《新疆700家企业停产半停产,20多万特困职工年关难过》的内参被评为’94年度全国省级党报优秀内参一等奖。 我采写这篇内参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及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中央反映新疆企业转轨建制中的真实情况及困难。这篇内参之所以会引起中央及自治区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依据,就在于它反映了事关自治区大局、事关全区200多万各族职工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1994年元旦前后,全总副主席张丁华、区总工会副主席池重庆率春节慰问团,分赴天山南北,慰问各族职工和各条战线的劳模。我随团采访慰问活动。在下工厂、进矿山、访家庭中,记者看到部分企业烟囱不冒烟,很多车间机器不转动。我询问部分干部工人,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一句话:现在我们没活干,我们已有好几个月没发一分钱工资。我再向自治区总工会了解详情,方知这不是一个两个企业处于这种境况,全疆有700多个工矿企业和20多万特困职工都面临这样的难关。于是,记者便采写了这篇内参。这篇内参刊出时距春节还有9天。 这篇内参被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内参采用后,自治区人民政府政情动态立即转载,从而引起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并采取多种紧急救助措施(全总又增加了150多万元救济款,自治区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有些刚迈进新闻单位的同志。不知内参怎么写,甚至有些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也未写过篇内参。究其原因,一是有的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内参列入记者编辑工作任务;二是有些人不愿写或不会写内参。下面结合工作体会谈谈内参采写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记者来信,是报纸的一项重要报道形式,它既能传达党委的意图,又能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呼声。怎样发挥记者来信的作用?我们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我们从去年6月起,规定记者必须重视抓问题,写来信,写内参,又在报社内部开展了评选好记者来信、好内参的活动,并把写记者来信作为编采人员业绩的考核内容,并且由总编辑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