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丽军 《课外阅读》2011,(1):107-108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尤且是校外课程资源被提到相当的高度。美术教师要从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间传统美术中窥探乡土美术文化,以此线索进行乡土美术教育。艺术的长期也发展证明,越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类型,它的艺术价值就越高,因此进行乡土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
陈群雁  黄树生 《文教资料》2011,(27):168-169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积极发掘地方人文教育资源,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创造性地开展乡土人文教育,是学校课程整体架构的现实需要.更是教育终极价值的体现。无锡市以《以吴文化为内核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为引领,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激活了“儿童的世界”.使乡土教育不再成为是弱势的“历史的世界”,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家乡意识、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了学校内涵和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3.
乡土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重要内容来源,具有重要的儿童发展价值。将乡土资源开发为幼儿园课程应该具有现代性思维,要超越只聚焦农村和民间文化的狭隘视角,以发展的眼光来定义乡土资源及其课程开发过程。幼儿园应坚持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内容的全面性、开放性、发展性以及幼儿参与的主体性,强调游戏和区域活动在乡土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全面提升乡土资源对幼儿经验发展的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4.
曾宁波 《四川教育》2022,(19):10-11
<正>进入新时代,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国家相继下发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系列文件。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均强调要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利用和开发各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课程资源,这里自然也包含了乡土课程资源。乡土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因此,怎样认识乡土课程资源,教师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遵循哪些原则,事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乡土资源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家乡的山水草木、物产古迹、人文风貌是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新亮点。本文对园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了思考,阐述了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资源利用和内容要求,指出在筛选园本课程资源开发所需的乡土课程资源时,要始终坚持“优先、直观性;系列、实用性”两个重要原则;在资源利用上,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对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作用;在内容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生活性、阶段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等因素,从而更好地促进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方文化资源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是大家常见的艺术形式;作为地方别具特色的资源之一,也是现代教育领域具有开发潜力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有利于提升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完善连云港市美术教学体系,培养个性化人才。打造乡土美术课程,要以发现的眼光设计美术校本课程,要运用表现的形式开发美术校本课程,要与校园生活结合丰富校本课程,要运用生态游方式实践美术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7.
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就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学校要积极主动开放,走进社区,挖掘多种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需要,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长汀,被尊为世界客家首府,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充分挖掘整合长汀乡土人文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增强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本文重点阐述如何运用乡土人文资源开展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8.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是幼儿园乡土课程开发的源泉。农村幼儿园应建构适宜幼儿发展的乡土课程模式,可采取以下策略:确立发展性乡土课程目标,筛选生活化乡土课程内容,拓宽多样化乡土课程实施途径,注重过程性乡土课程评价,逐步完善幼儿园乡土课程,推动幼儿园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9.
葛洪莽 《文教资料》2010,(34):76-77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农村教师要善于开发乡土资源,在乡土资源与习作教学间架起连接的桥梁。本文作者结合个人实践,从描田园风光关.绘家乡风景名胜图;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叙崇敬之情;看家乡今昔变化,抒振奋之情;体验乡情之浓。感受乡俗之趣等几面就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阐发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
乡土文化,是指某一地区的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环境差别很大,风光迥异,人文气息也不尽相同,如何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正是目前教育界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条途径,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亮点,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学校进行特色化建设的良好路径。教师在开发和实施乡土美术课程时,一要找准位置,为乡土美术课程找准在学校特色化建设中的定位;二要优化方案,为乡土特色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绘制蓝图;三要有效实施,为乡土美术课程在学校美术教育中搭建实现意义与价值的舞台。  相似文献   

12.
朱长清 《考试周刊》2013,(30):178-178
乡土资源作为当代教育领域具有开发潜力的课程资源之一,越来越受到艺术界、教育界等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乡土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分为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乡土资源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形态,是当地劳动人民共同的记忆和身份的象征,凝聚着当地劳动人民淳朴、深厚的感情气质和审美习惯,是长时期历史文化的沉淀和智慧创造的结晶,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渊源和灵魂,有着深刻和广泛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开发和利用优秀的乡土资源,补充和完善我国现有的美术教育体系,利用农村自然风光资源,让身边的美走进课堂,有效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整合了历史、地理及有关人文知识的综合课程,因此它要求教师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乡土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开发并整合乡土课程资源中的地理、历史和人文资源,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和实践,不仅有助于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还可以切实提高学科的德育功能,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是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也是儿童艺术学习的重要途径。儿童艺术课程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而独立存在,艺术课程必须生活化。新课程背景下儿童艺术课程生活化的途径是:建构源于儿童生活的艺术课程目标,采择贴近儿童生活的艺术课程内容,选择围绕儿童生活的人文主题组织艺术课程内容,实施引导儿童生活的艺术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5.
魏亮  阙俊 《中国德育》2007,2(1):45-48
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根据“立美教育”理念、小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学校的资源优势,设计并实施“儿童版画与生活”的校本课程。这一课程关注儿童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审美品质与生活情趣的和谐发展,具有人文性、校本性和综合性特点。为更好地实施课程,学校进行了教材开发,制定了课程评价方案,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有着独特的弹性,给了我们巨大的探索空间。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乡土人文资源,实现语文学科与乡土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开发与实施乡土资源,让幼儿在探索、体验、游戏、表达、展示等多样性乡土课程活动中,培养童真,激发童趣。从创设"童真"乡土环境;开展"真趣"乡土游戏;进行"童真童趣"艺术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真趣"乡土课程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8.
<正>杭州西湖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古代东方审美体系中的一个坐标,也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巧妙地将西湖自然、人文、历史、艺术融合在一起,开设了"走读西湖"研学课程。一、"走读西湖"研学课程的设计1.思路:纲要引领、尊重儿童"走读西湖"研学课程总的设计思路是以物为媒,重组学习逻辑。我校集中力量在暑假编写了课程纲要,对课程性质、理  相似文献   

19.
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既要体现艺术专业特色,又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其校本课程开发可采取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创编等形式。  相似文献   

20.
吴丽琼 《教师》2014,(24):95-95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乡土(地方)历史和人文以及自然资源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土的各种乡土历史和人文资源,挖掘本土特色,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本文以作者所在区域湖南省娄底市为例,从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和梅山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自我教学方法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