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秀梅,女,1969年出生,吉林省白山市人,2006年6月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评为副教授,2012年被评为教授。主要担任"无机化学""基础化学""中级无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长期从事"无机-有机杂化配合物"的课题研究,近三年在《无机化学学报》《结构化学》  相似文献   

2.
合并无机化学实验课和分析化学实验课,开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是林业院校建立多层次课程体系的重大步骤。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分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溶液中的平衡及其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现代测试方法三部分。删除过于艰深的内容,增加与林学等专业相结合的内容。配合理论课和教学方法、手段,全面进行了课程内容改革。与上一届高等林业院校合编的《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比较,新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篇幅减少了约二分之一。提出了实验课与理论课的配合度P计算公式,我校的P值为96%,两门课有较高的配合度。  相似文献   

3.
学人风采     
陈延民教授陈延民教授(1964-),男,黑龙江虎林市人。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2004年8月晋升为教授。从事高校教学16年,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讲授《化工基础》、《精细化工》、《仪器分析》、《环境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多门课程,现担任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无机教研室主任,主要承担《无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波谱学》、《染整概论》等教学任务,其中《无机化学》于2005年获省级精品课程立项。曾主持福建省教育厅和泉州市科技局科研课题各一项,主要从事材料化学、配位化学和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医药类高职高专单招层次学生入手,调查研究了这部分学生化学知识的储备情况,调查结果对单招学生后续《无机化学》教学工作提供了基础和根据,为顺利达成《无机化学》教学目标以及为同类层次学生其余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未来无机化学的发展特点是各学科纵横交叉解决实际问题.即化学学科的自身继续发展和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相结合;化学学科内部的传统分支继续发展和作为整体发展相结合;研究科学基本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文章对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阐述了无机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综述了配位化学、固体无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和绿色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前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等学校农学和林学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承担着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进行必要知识准备的重要任务。在该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除了要完成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大化学二级学科内容的传授外,还要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上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因此,一套有利于学生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尽快进入化学之门⒇史华红(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无机化学》是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给本科生开设的第一门主干基础课,对引导化学学科的学生跨入化学门槛、培养其化学思维十分重要。按教学安排,《无机化学》的总学时108学时,分2个...  相似文献   

8.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6):F0002-F0002
匡云飞,男,1963年1月出生,湖南祁东人,教授。1986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2001年前为原湖南三师化学教师,现为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教授,院级重点学科——分析化学学科方向带头人。主要担任《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9.
完善化学实验平时成绩计分办法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无机化学实验在大学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立学生无机实验档案 ,完善平时成绩计分办法 ,是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 .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三项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把生物无机化学急速地推到了热门前沿的地位,从70年代开始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分支而活跃起来。在生物界,从高等动植物到微生物,它们的化学组成和代谢途径有许多共同之处,生物无机化学是以无机化学知识为基础,用无机化学的方法研究生物体内无机元素与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合方式,以及它们在重要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实践的科学。无机化学的生物学效应是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赵美霞 《时代教育》2012,(21):169+3
生物无机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无机元素(包括生命金属与大部分生命非金属)与具有生物特性的物质间的各种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的开设对提高化学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结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上讨论了研究生学习生物无机化学的方法,为进一步探讨研究生教育与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类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当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教学内容中缺少探索的内容,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缺乏实验探索的兴趣。《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应充实探索性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丰富实验报告的栏目,充分发挥无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无机合成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简述了无机合成化学前沿研究的意义,介绍了其热点研究领域、发展动向和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差距。  相似文献   

14.
《无机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系(科)第一门重要的基础深,也是专业课。它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与从事中学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机化学》由基础理论与元素化学(各论)两部分组成。两者紧密联系,相互渗透,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理论是为学好元素化学打基础的,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主体,因此那种只注重基础理论忽视元素化学是错误的,用基本理论系统地阐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与应用)及变化规律,是本课程的目的,同时对理解无机基础理论起到正反馈的作用,从而可保证整个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无机化学是化学领域里重要的一个分支,也被认为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和母体。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无机化学的学科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理论和新型结构的化合物。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制药学、生物化学及材料化学等课程相互渗透、交叉。如何使无机化学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更能适应化学学科  相似文献   

16.
《中级无机化学实验》是以配位化学、无机合成和无机物研究法为基本内容,研究对象以配合物为主的基本实验,一般分性质与结构测定、无机合成与分离、综合设计与研究三大部分。由于各高校层次有别,仪器设备及学生生源的文化基础知识也有差异,因而在内容编排及教学方法上都各有千秋。笔者试就普通高师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工科化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关心和指导下,由胡忠鲠主编的新型改革教材———《现代化学基础》已于2000年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教材是一部面向21世纪工科非化工类专业的大学基础化学教材,适用于地质、矿产、冶金、材料、环保、石油、铸造、热处理等专业,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浙江大学牵头的“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非化工类)研究项目的改革成果。一、学科的发展需要设置新的现代化学基础课程解放以来,基础化学课程一直分为普通化学或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  相似文献   

18.
<正>1 引言 1981年9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化学教学会》(6th ICCE)指出:“实验,是化学的生命”。无机化学实验是师专化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实验课。随着科学的发展,无机化学正从基本上是描述性科学向推理性科学过渡;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从宏观结构向微观结构深入。无机化学发展的这种特点也反应到现用无机实验教材中,而师专这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法仍还流于以往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研究应用型高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特征、目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凝炼办学特色有重要意义。按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应用型高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基础性、独特性、生长性和应用性"特征,"打破传统二级学科壁垒、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开设"'化学科学概论、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基础、化学科学实验基础、精细化学品化学、助剂化学与工艺学、聚合物成型加工与工艺学、波谱解析、现代分离技术、应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等专业核心课程"是新一轮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之必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编著的《无机化学》,《普通化学》教材中,不仅普遍专设章节阐述化学热力学基础知识,而且在许多方面渗透着物化基本原理。这正促使无机化学从描述性为主的实验科学向推理性的科学新体系迅速发展。 由于无机化学是“大一”化学的起始课程,鉴于学生尚未具备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的基础知识。所以不应该也不可能沉滞于物化的抽象概念与繁琐推论上,而必须采取“直接引进、注重应用”的原则,较自然地将物化原理融进无机教学的内容。这对学生从质变与能变、转化与平衡,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热力学可能性与动力学现实性等等方面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规律,并使无机化学的反应原理更系统化,皆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