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不屑一顾。针时此现象,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对学生大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和有益的活动将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
主要论述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由于高中阶段的教育重点倾向于学生的能力提升,而语文学科作为学生的母语学科,需要通过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延续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教师要从文化含义、课堂与课外的渗透及优化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到教学内容中的切入点,合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的接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张鑫 《知识文库》2022,(16):16-18
<正>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粹,对于学生学习提升及良好价值观树立都奠基作用。立足语文课堂对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学,同时要服务于学生的长远性发展,与时俱进运用创新型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彰显学生主体性地位,实现文化与育人双重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首先要发挥好教学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必要性,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选修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节点上,培养人才需要从基础教育做起。通过多样化的中学历史教育方式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也是开展中学历史教育的文化载体与平台,对于学生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自身修养,是现代中学历史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谢卫红  傅炜 《现代教学》2014,(12):61-62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只有拥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学生的读写能力才会得到更快的提高。作为全国课外阅读先进学校,我校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延伸与拓展,作为学校的精品课程来打造。我们通过有组织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传统文化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大量的优秀文章以及故事素材,可以说高中语文是与传统文化最为贴切的学科,因此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素养。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做出几点探究,以期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同时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接受优秀道德的熏染。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与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华民族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当下更是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之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明与精神的重要载体,这正与语文学科中丰富鲜明的人文性特征相契合。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刻意地在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精髓,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丰富文化底蕴与语文素养,从而带动学生语文水平与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而且还属于一门和本国文化有关的课程。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不仅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还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一、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文化在古诗词的渗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因此,想要将传统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从古到今,一直都是流传最长远的文明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的教育教学中,为社会培养全面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努力,促进中学生的加速发展。因此,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路径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湘西苗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苗族人劳作不止,为自己求得了生存与发展,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缔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陈兴山 《学周刊C版》2023,(22):151-153
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渗透,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本文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展开论述,首先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然后针对如何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列举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措施,并采用一些教学案例展开了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李顺江 《考试》2014,(12):52-52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在世界文化之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我校积极探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恪守"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育人理念,努力将传统文化中的巨大能量,传递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绿色评价为纽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沉淀下的精华,更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传统文化集百家文化于一身,虽然传统文化中不可避免存在少许腐朽思想,但其主流思想将会指引着人们开拓创新。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塑造者,为了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深化落实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赋予学生更多的精神力量,不断的指导学生前进。基于此,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分析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贺 《考试周刊》2013,(88):37-3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师要力求在课堂上弘扬并传播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刘军  李传爱 《考试周刊》2014,(28):146-14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在实践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思想、行为及学习方面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璀璨的历史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为使中华文明得到继承与发展,我国在小学极端针对性地将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语文教材,使学生能够尽早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上升到对祖国的热爱。本文在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进行分析,通过实际教学案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得到展现。经过小学语文教师的努力,学生的阅读量不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逐渐加深,再辅以书法教育,使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得到巩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渗透。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校园思政教育的不竭源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及继承、发展中华文明。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与发展,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意义,并探寻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的优秀文化更应该让 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去了解和传承,培养其热爱中华文明、热爱 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 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衰的命脉,是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基石,包含众多文化认同,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与浓郁的人文精神,重视文化会通和经世致用。对中华文明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并加以普及性介绍,应当是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学科教学与科研单位应当承担的责任。我们应传承发展中华文明根脉,将我国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