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语者的隐喻语义表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启动技术,从隐喻的理解机制和跨语言的启动效应两个方面入手,初步考察了双语者的隐喻语义表征。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双语者的大脑中,两种语言的隐喻具有相同的理解机制;互为翻译对等的启动项对同一个隐喻的理解具有同样的启动效应。研究结论为:在双语者的大脑中,两种语言的隐喻共享同一个语义表征。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新疆大学哈语专业学生为被试,运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来研究被试的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自变量为语言条件和学习状况,因变量为反应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果及结论:在实验一中同语言和跨语言条件下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被试的反应时显著缩短,出现了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在实验二中同语言条件下学习阶段与测验阶段被试出现了同语言的长时重复启动效应,没有出现跨语言长时重复效应。结论:非熟练汉—哈双语者哈萨克语与汉语的概念表征是共享的,词汇表征是独立储存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共同存贮模型。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今天,研究者们针对双语语义表征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介绍了目前关于双语表征的几种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运用语义启动实验的基本思路,通过语言内和语言间不同水平的实验,采用典型的启动效应的实验方法,考查不同熟练度对蒙族双语者英语表征的影响。结论:(1)不同熟练度的蒙族双语者的英语表征都存在语义启动效应;(2)不同熟练度的蒙族双语者都存在L1-L3、L2-L3的语言间启动效应。L1-L3、L2-L3之间的连接强度要高于L3-L1、L3-L2的连接;(3)不同的熟练度会影响双语儿童的第二语言学习;(4)蒙语和汉语都是蒙族双语者的强势语言。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汉-维双语者是否会出现语码切换代价以及切换代价有何特点。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利用语码切换范式,探讨不同熟练度的汉-维双语者语码切换代价的特点。实验结果发现:汉-维双语者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语码切换代价,语码代价可能反应了汉语、维吾尔语这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存储机制。  相似文献   

6.
双语语义表征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表征尤其是两种语言在头脑中的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以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即“同一表征说”和“独立表征说”为出发点,阐述了词汇联想实验、双语Stroop效应实验、跨语言的语义启动实验、神出鬼没经心理方法、脑成像技术等实验研究的研究范式、理论依据和实验假设,及其实验对语义表征理论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7.
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介绍了认知心理学近几十年来有关双语语义表征的三种理论 :共同存贮理论 ;独立存贮理论 ;混合理论。同时介绍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 ,并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疆维汉双语教学是新疆民族教育中的关键问题,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和深入,认真梳理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化双语教学研究,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双语教学在理论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双语师资研究、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此同时,还有许多研究的盲点问题存在,还有一些研究的重点问题尚未有效解决,这是后续研究者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考察非熟练汉-英双语者动词产出过程的重复启动效应。研究采用重复启动范式,以60个汉、英对等翻译名词为实验材料。31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产出由呈现的名词刺激联想到的相关动词。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已学名词刺激引发的动词产出平均反应时显著短于其未学名词刺激,表明动词产出过程中存在重复启动效应;2)被试一语汉语动词产出的反应时和重复启动效应均显著小于其二语英语动词产出,这表明语言熟练程度影响非熟练汉-英双语者动词产出过程的重复启动效应。研究结果支持迁移适当加工观和修正等级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以母语为维吾尔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熟练和非熟练维一汉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研究任务,通过探讨维一汉双语者维吾尔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代价和代价对称与否来揭示其切换机制。结果发现:(1)熟练双语者和非熟练双语者,维吾尔语和汉语均出现了切换代价;(2)两种语言的切换代价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取决于汉语的熟练程度,对于熟练双语者而言,切换至两种熟练语言的代价相当;对于非熟练双语者而言,切换至非熟练语言汉语的代价显著大于切换至熟练语言维吾尔语的代价,表现了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现象;(3)维-汉双语者的语码切换代价及代价的不对称性源于两种语言的激活与竞争,支持了抑制说.可以用双语交互激活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1.
选取49名会讲汉语和民族语的瑶族儿童为被试,通过跨通道语义启动的颜色判断和真假词判断的两个实验,考察了双语语义的表征方式.结果发现:1.在瑶语与汉语两种语言里,瑶族儿童的优势语言为第一语言(L1)瑶语;2.从语言发展看,瑶族儿童瑶语的第一语言优势地位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3.瑶族儿童的L1对汉语(L2)产生了明显的启动,这说明瑶语和汉语有很强的语义表征联结,支持了语义的共同存贮理论.  相似文献   

12.
维汉熟语中大都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因而对形象的理解和处理是熟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探讨维汉熟语翻译中形象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指出翻译中译者应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法,力求做到形意兼备,使译语达到与原语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维汉熟语中大都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因而对形象的理解和处理是熟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探讨维汉熟语翻译中形象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指出翻译中译者应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法,力求做到形意兼备,使译语达到与原语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探讨学前儿童的维汉双语教学体系,依据双语教学的原则,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幼儿个体成长的发展需求,建构维汉双语教学的内容体系,并对其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5.
双语记忆表征研究主要探讨两种语言是如何在双语者的大脑中进行储存和组织的。先前研究围绕着上述问题、运用翻译等范式、以成人双语者为被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文章重点介绍了双语记忆表征现代研究的几个新视角,包括运用基于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进一步探讨双语记忆加工的过程、关注双语者掌握的两种语言词汇的意义量差异所造成的记忆表征的差异以及将第二语言获得年龄效应引入到双语记忆表征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16.
马丽 《考试周刊》2012,(59):27-28
本文主要介绍了翻译学家纽马克翻译理论中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二者的区别及在汉英语篇翻译中的实践应用,说明此翻译理论对汉英语篇翻译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双语者句子产生的研究一直是心理语言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双语口语产生蓝图、双语陈述性/程序性模型、一体化模型是当前三种最有影响的双语者句子产生模型,句法启动范式的实验研究为检验和修正这些模型、揭示双语者句子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证据。未来该领域有必要在口语与书面句子产生的比较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双语语义表征理论的分析,探讨了语义表征混合观、混合表征的顺应性。认为语义表征的方式是顺应不同交际者的交际需要,根据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所表达的意义,以及两种语言的距离进行选择。即语义表征方式,部分取决于两种语言的语义系统的特点,部分取决于语义使用的频率信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句法启动范式和移动视窗技术,探讨中-英熟练双语者在英语句子理解中的句法启动机制.实验1中的启动句同目标句的关键动词相同;实验2中的启动句同目标句的关键动词不同.在两个实验中,都出现了句法启动效应,表明中-英熟练双语者在实时的句子理解中存在着句法启动效应,在句子加工中能够利用抽象的句法表征.研究结果支持动词句法表征模型.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维汉双语"实验班"初中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水平,数学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认知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式和自我监控能力,对中学维汉"双语"实验班"数学教学提出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