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劳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过程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较高的劳动素养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文章从论述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劳动教育;立足语文教材,发掘劳动教育素材;丰富作业...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小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意识越来越高。其中,劳动教育作为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其身体机能的重要教育内容,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语文教育而言,融合劳动教育能够转变传统教育思维,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培养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融合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对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有重要帮助,所以教师要迎合小学语文教学需求,加强劳动教育融合研究力度。鉴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提供参考,提升小学生劳动教育效果,为劳动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加强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既能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促进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广。文章从教师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方法,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载体三个方面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4.
五育并举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随着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劳动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该研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以期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弘扬劳动精神。  相似文献   

5.
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需要从语文内部入手,开展富有语文特色的劳动教育。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劳动素材,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突出劳动教育的重点,并在课后阅读教学中不断强化,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本文以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结合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使劳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具有可行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熟悉教材选文编排的特点,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认识劳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教育等相关部门在中小学生教育中大力倡导劳动实践教育。语文教材作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重要媒介,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价值观的重任。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知行合一的知识实践型人才,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相融共育,以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为主,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培养抗压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文章主要从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融合共育的理论依据及目标出发,探究相融共育的教学策略,通过深入研读教材、寻求多途径渗透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等举措促进劳动教育与语文教育融合发展,并从案例验证的基础上,阐述劳动教育和小学语文相融共育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拥有大量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落实劳动教育相关政策精神,发挥二者的育人价值。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策略,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在2015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当中明确地指出:"要想有效地提升广大中小学生自身的劳动素养水平,以及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劳动态度,就一定要加强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度。"本文重点将结合中职语文课教学实践,从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的关系中,寻找进行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劳动教育实践作为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以及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理解劳动之美,正确认识劳动四个方面来探讨把劳动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方法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中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趋势。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我们会发现语文教材上已选录与劳动相关的课文。为了全面实施与推行劳动教育,教师要让劳动教育融入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体现劳动教育。【摘要】  相似文献   

11.
王海涛 《宁夏教育》2023,(Z2):100-101
文章围绕初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渗透劳动教育,阐述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挖掘劳动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育素材,开展跨学科学习,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促进跨学科学习教学交流,丰富和改进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文芬 《学语文》2023,(2):40-42
劳动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新课标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是实现劳动教育的理想载体。本文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其意义,挖掘其内容,实现语文学习跨学科实践,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渗透。  相似文献   

13.
王小红 《天津教育》2023,(28):105-107
<正>劳动教育是语文学科实施全面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课程与劳动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实践性特征,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实践交相融合,能够发挥跨学科整体育人的积极优势,深入发掘语文课程隐含的劳动教育价值和作用,激励学生勇于参与劳动体验,在劳动实践中享受语文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群众的美好情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融合推进劳动教育,亟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劳动教育,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强化劳动价值观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4.
侯艳芝 《学苑教育》2023,(28):73-75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要强化学生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小学是学生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紧跟新课标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跨学科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在劳动中学会创造,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语文课程的显著特征。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审美化品读劳动群文,用语文主题活动赋予劳动文化味,在语文实践过程中让劳动教育课程化等方式,能有效实现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刘香妹 《成才之路》2023,(20):133-136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落实“双减”政策,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究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具体策略,力求探析透彻,察微洞幽,鞭辟向里,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方法的借鉴,逐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刘学京 《考试周刊》2023,(32):35-38
“双减”政策背景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减负增质教育理念落实到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明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的方向。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多元化教育元素有机融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课程,必须在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号召的前提下,加大学生劳动态度和劳动素养培养的力度,帮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价值观念,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胡娟 《天津教育》2023,(2):162-164
<正>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明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全面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指导纲要》围绕此目标,提出了诸多教学建议,如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层面获得发展。众所周知,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具有极强的育人性。尤其语文教材的阅读板块中有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如劳动榜样、劳动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应全面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尤其是应加强小学生在劳动教育层面的锻炼。因为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加强,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加强劳动教育,不仅只是为了小学生的成长需要,也更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内容中有许多歌颂劳动者的文章,这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教育,为进行劳动教育,创造了重要条件。基于此,本文首先讲述了在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其次讲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教学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语教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爱劳动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把劳动教育贯穿知识教育之中,从小培养学生爱劳动、会劳动。下面就阅读放学中劳动教育这一问题进行一些讨探。 一、阅读教学中劳动教育的任务 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劳动教育,主要担负以下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