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伟忠 《辽宁教育》2013,(12):62-63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程改革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识字是学习文化知识的起点,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现实中,教师和家长存在着对一年级学生识字的“贪多”和写字的“求早”倾向,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有的还产生了适得其反的结果。一年级识字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4.
提高阅读速度是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作为一种策略,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单元教学的需要,按照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通过快速默读、整体跳读、梳理性阅读、重点解读等具体方法,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思考。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听读,是一种眼睛长在耳朵上的全新的阅读体验形式。听读可以促学词、促阅读、促积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与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特级教师管建刚说:语文不能永远培养读者,语文还要培养作者。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多元的,有其独特性,其教学价值也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而是要把不同的文本,以其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实际、文本的特性等来定位其教学价值,创设不同的教学侧重。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园丁之歌,本册书第一课没有延续前几册的思路安排诗歌,而是让学生学习《师恩难忘》一文。如此安排,其意图应该是为了和本单元的习作目标要求"在教过自己的老师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要求抓住某方面的特点,写他帮助自己、教育自己的一两件事"形成呼应。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预测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预测策略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独特价值,并具体阐述了基于儿童认知特点的预测教学策略。教师通过时机的选择,运用比较的方法,尝试进行续写,在实现预测价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预测、运用预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读文思维状态按阅读者是否与课文思维流动方向一致而分为“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超原形阅读是阅读者先触摸作者文思,然后跳出作者文思,根据阅读者已有知识参照系对课文某一局部作观察和思考。课文被想象成由许多方面合成的综合体,可作形式与内涵两方面的各种解析,从而获得清晰的超原形阅读印象。“超原形阅读”概念有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新的深度上认识读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并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能力训练内容。如何才能落实到位呢?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道难题。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通过创设以“我当小作家”为主题的情境,将大任务细分为小任务,将小任务具化成系列微活动,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能有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意区分"教读""自读"两种课型。通过对八年级上册自读课文编制的分析,发现自读课文的编写有三个特点: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巧设助读,提示引导;层层递进,延伸课外。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区分课型,把握教学尺度;注重方法运用,落实学生本位;激发阅读兴趣,鼓励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双减”背景下推动阅读教学实现“减负提质”,教师可以将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任务、阅读方法及阅读实践进行有效整合,以互文阅读为抓手,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阅读,促进学生深度阅读,从而打造深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统编语文教材在部分课文后面设置了“阅读链接”板块,目的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一课,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理解编者设置“阅读链接”板块的意图。课堂上,教师可采取概括内容、联系背景、对照课文等策略,引导学生借助“阅读链接”深度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六册书选录的143篇课文,大部分都属于文学作品。因此,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否真正提高,关键在于其文学作品阅读能力是否过关。然而,很多老师可能受“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影响过深,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把文学作品架得过高,脱离了现实,远离了生活,因循惯性思维,按照“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的流程推进,自始至终都缺少与生活的勾连,即使偶有涉及也是蜻蜓点水。  相似文献   

14.
单元整体阅读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现阶段的统编语文教材都是以单元为体例编排课文,每个单元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篇章组合,这为开展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同一个单元中的各篇课文在学习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在题材选择、写作方法、思想内涵上各有千秋,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一个单元中的课文进行整体建构,运用解读、对比、分析、延伸、实践等方式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小说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如何在本单元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理解单元语文要素内涵,明确教学要求全面理解语文要素的内涵及要素之间的联系,明确教学要求,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主题展开。《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相似文献   

17.
韩兴娥 《小学语文》2008,(11):50-52
课改之前,低年级1250个生字的识字任务完成起来都有困难,现在要求低年级认识1800个生字及课外阅读5万字,很多老师反映难度太大。孩子天生喜欢听故事这样的“间接”阅读,而不喜欢“直接”阅读,因为“直接”阅读中有许多字是他们不认识的,这种阅读使他们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  相似文献   

18.
统编语文教材,吸纳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单元各个部分内容都指向语文要素,并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使语文要素训练落地有声。因此单元的每一部分阅读教学都要指向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对汉字的学习是整个学习阶段的关键。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文学素养的根基,不但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对于写作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有极大作用。本文以小学二年级的识字方法改革为例,对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方法做了一些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教学的重要部分,指导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要教好语文要素"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就要先弄清楚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这样的词句用什么方法体会,教学时又需要注意些什么。"新鲜感的词句"指向学生阅读时的个性体验,教师要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同时也需要适时引导点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