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网络新媒体技术发展而衍化的网络民粹主义在大学生中进入了大规模蔓延阶段。高校应深入剖析和研究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特征,引导当代大学生:达成价值共识,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搭建疏导平台,畅通大学生诉求渠道;构建监管机制,引导大学生理性认知,从而最大程度消解当代大学生网络民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
民粹主义在网络中的嬗变是当前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予以重视的重大课题。转型期的社会躁动、网络信息碎片化和大学生自身理论储备不足等因素相互交织致使民粹主义思潮在网络的演变过程中发生嬗变,造成大学生思维方式极端化、行为方式虚拟化和生活方式从众化。为此,有必要按网络思想意识发展的规律,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搭建理论平台,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以相关法制建设、政策设计和道德规范三大举措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方式;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以校园亚文化圈为核心的精神缓冲带,充分发挥高校意识形态的"防火墙"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生成背景。网络民粹主义对国家政治、文化、社会安全造成严峻挑战,需要有针对性地从"民""粹""民粹关系"以及"网络"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危害,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民粹主义与网络相连接而逐渐异化为一种反人民性、极端化、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对于从小“浸泡”在网络中的大学生造成了思维方式感性化、行为方式虚拟化、生活方式盲从化的负面影响。对此,高校思政课应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引领作用,通过不断提升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课程教育中不断渗透网络法治教育、在教学形式上开拓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方法,“三位一体”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思维、用网规范和实践品格,从而真正构筑思政课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出现,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语言随之衍生出来。网络流行语言以流行、幽默、易懂、易上口等优势在追求时尚、潮流、简约的当代大学生之间流传开来,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本文将根据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所产生的影响展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7.
浅谈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计算机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产生了强烈冲击。面对大量隐藏在网络空间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面对不可阻挡的大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与拓展,同时与传统民粹主义又有区别。网络民粹主义的成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网络民粹主义的成因,有利于我们采取正确措施应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姚真真 《考试周刊》2011,(42):203-204
本文基于网络环境的构成及特点,从认知、情感、人格三方面来分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特性及其影响的认识,预防网络心理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信息对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阵地,成为高校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从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个方面阐述了网络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以期给相关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网络群体事件的频发,当前网络民粹主义呈现出对抗精英阶层、批判体制和组织机构、民族主义情绪躁动等表现形式,具有草根性、非理性和批判性特征,对现实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社会内因、文化内因、心理动因、技术四个维度深入探究网络群体事件中民粹主义兴起的成因,能为更好地认识与应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提供有益的思考路径,从而规避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约为1.8小时,聊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是其上网的主旋律。娱乐游戏、资源繁杂、自我控制力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效果。要帮助大学生制定网络学习目标,提高抗拒网络信息干扰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的适应性,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检索能力和自我控制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飞速发展,已越来越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着重大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得与失,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浅析网络民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自俄美于19世纪开创实践先例以来,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草根性、非理性和批判性是民粹主义的特征.互联网是民粹主义的信息来源和狂欢广场."爱国式"民粹、"狂欢式"民粹、"民主式"民粹是其三种脉络.其积极效应表现在监督精英和权威,关注弱势群体,平民参与政治上,消极效应表现在群体极化,表面民主的"多数人暴政"和零和博弈,以及"公地悲剧"上.  相似文献   

16.
网络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主要表现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各种消极有害信息的侵袭,思维发展和社会化程度阻滞,消极的心理影响及以人际交往能力退化等方面。如何消解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建设置身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缘何受到高校学生的普遍欢迎,我们又应该采取何种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加以适当引导,从而使其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8.
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即时性、自由性、刺激性等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既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消极影响。高校应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网络交往,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避免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民粹主义以隐蔽性更强的网络民粹主义的新形态出现。对平民主义的极端理解弱化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歪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全民审判"的评价标准挑战民主法制权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行开放教育,培养具有健全判断力的公民;促进信息公开,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创新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抓住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双刃剑”给高校网络建设与管理带来严峻挑战.高校要搞好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网络对学生成长进步的促进作用;积极应对和管理,着力营造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主动出击和建设,切实完善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