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玉珠 《天津教育》2022,(22):43-44
<正>“知行合一”理念所关注的是认知与行为结合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遵循该理念,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群体将实践活动与所学知识进行深度融合,以此实现学以致用,即完成从“行”到“知”再到“行”的转变。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帮助小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其知识的应用能力。一、“知行合一”理念内涵“知行合一”指向的是客体顺应主体,其中“知”代表着科学知识,“行”指人的实践,“知行合一”即可看作“知与行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翻转课堂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之中备受老师的好评以及关注,许多老师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积极地将英语泛读和精读融入翻转课堂之中,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实践研究来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对此,文章以高校英语精读课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翻转课堂在该板块教学实践之中的应用以及出现的问题,以期为提高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质量及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色英语就是将英语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英语灵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英语课堂是如何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项目教学法是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项目,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达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而旅游英语正是一门强调实践和应用的课程,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旅游英语的课程教学,以"知行合一"的理念将教学与实际工作需求结合起来,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李小梅 《英语教师》2023,(19):121-123+127
阐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语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教师过于重视应试成绩、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刻板等。结合实例,说明高中英语教育中跨文化语境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因时因势循序渐进地进行文化融入;加强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了解文化差异;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等高中英语教育中跨文化语境教学策略。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应在具体教学中将跨文化语境教学与英语语言知识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加精准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实现英语学习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进步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要求熟练的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发展到对各学科知识应用自如的要求。新时期中学教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作为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学后教,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能动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先学后教,知行合一"的中学英语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将一些具体的语法规则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之中,如此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知语法知识,应用语法。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法作为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将学生带入一定的场景之中,引导学生在经历、感受、体验中掌握知识,并树立起知识应用的意识。所以,在课改下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将情境教学法与英语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期能够打破传统的灌输式英语课堂,也能使学生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找到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16):83-84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在英语课程学习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写作的研究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将一些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在写作中得到运用。一个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名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能力。故而,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之中,不能只注重于知识的输入,也要关注知识的输出,也就是知识的应用。文章主要分析了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探究在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学科实践强调的是实践育人,倡导实现三大转变:从惰性知识向活性知识转变,从坐而论道向知行合一转变,从知识学习向素养形成转变。这三大转变将导致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学科实践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促进左脑与右脑的结合、理性与感性的融合,使创新意识、理性精神、审美想象、心理体验、文化认同与主体能力等,在知行合一的追求下得到强化,从而实现学生的素养提升与精神成长。在学科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王玉洁 《科教导刊》2019,(12):132-133
翻译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之中占据重要地位,翻译教学将英语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紧密联系,是学生英语综合实力的体现。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之中翻译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下,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英语教学更新较慢等各种问题导致翻译教学难以高效进行。如何改变翻译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提高英语翻译教学水平是所有英语教师所热衷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哲学理论,其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实践行动联系起来,是一种科学的认识论。初中物理知识和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知行合一”应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践行“知行合一”,可以提升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结合具体实例从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四个方面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践行“知行合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在过去十余年间所取得的经验,分析在探索英语教学新路、建设英语语言实践中心、提升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英语语言实践中心未来的发展思路.文章认为研究生英语教学对象是英语语言知识与英语应用技能严重失衡的学习者,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关键就是将学生已经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转变为他们今后在科研及学术交流中所需的英语综合应用技能.文章认为在英语知识向英语应用技能的转变过程中,实践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高校逐渐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引导,教师认识到英美文化的有效传播,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通过英美文学相应内容体现,激发了学生参与高校英语知识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将英美文学合理渗透到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方向。因此,文章针对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的作用及应用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知识要点与故事的讲述相结合,既可以将英语故事穿插在各教学环节之间,也可以将英语教学知识内容编排在故事中。这样小学英语教师在讲英语故事的过程中,就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中,同时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形式让教学内容变得易于理解,进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一、英语故事教学的课堂实践(一)结合教学目标,巧妙设计情节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小学英语课程同其他课程存在的显著差别,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实现对学生英语知识学习以及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兴趣培养,以此让学生不再将英语知识学习视为一门苦差事。教师要科学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开发并使用诸多可供教学使用的资源,实现对学生英语语言实践运用能力的系统培养,降低学生对相关难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难度。  相似文献   

17.
梁晴 《英语辅导》2011,(3):131-133
全国高职院校陆续开始实施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把英语综合应用技能的培养作为教改目标。创设校园英语语言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增大学生的语言输出,将教改目标融入实践之中。本文总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过去两年里创设校园英语语言环境的经验和成果,以期与其他院校分享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解学林 《海外英语》2015,(1):148-149
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增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增强学生的"任务"意识,并将该种意识嵌入英语翻译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翻译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同时,学生能主动地探索更多陌生的单词、句型结构、语法用法等,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比较,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地理解这些知识,然后将陌生的知识投入实践应用中,通过不断地实践把陌生的知识变成熟悉的知识,然后学生需要整合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再投入探索新的陌生知识……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不断地学习知识,所以能在学习中培养出英语语感,使英语能力慢慢成为条件反射一般的本能。  相似文献   

20.
知识的获得关键是兴趣。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一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自觉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