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王禹偁的骚人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次贬谪是王禹偁的孤独心灵之旅,他贬谪后的诗歌创作,流露出一种把生命和情感对象化于国家的骚人情结。这是千百年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以屈原为代表的精神文化沉淀。通过对王禹偁骚人情结的分析,以探寻其贬谪后的生命历程和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2.
王禹偁一生短暂,生性刚直、不畏权势的他本图忠君报国,却在八年内三次被黜,要全面考察这位对宋诗发展有特殊贡献的重要诗人,不能不返观王禹偁三次被黜的遭遇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永贞革新”失败身遭贬谪之后,柳宗元几乎一直被悲伤、苦闷、抑郁、凄凉的情绪所左右,得不到解脱,本文从屈原及“骚怨”、陶渊明及田园诗与柳宗元的关系;柳宗元的个人性格与健康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原因等方面。分析了柳宗元的悲情因素,认为悲剧感、幻灭感、失意感是柳宗元无法摆脱的心结。  相似文献   

4.
王禹偁出身孤寒,后虽为宦十九载,却有长达十二年的时间为下层官吏。其间王禹偁亲身感受到了民众的疾苦,加之受其所学影响,也坚定了其为民谋利、为民直言的民本思想。受此思想影响,在宋初文坛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王禹偁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宋初王禹偁的田园诗创作与个人"以直躬行道为己任"的性格和一生三黜的经历相关,因而诗作既有哀民生疾苦的劳动者之歌,也有抒发归隐之情,闲适、恬淡富有诗情的田园曲。这些特色创作承上启下,对宋代的田园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代知识分子怀着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来长安寻求政治出路。他们对帝都长安的向往与依恋渗透着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从而内化成为一种"恋京情结"。从那些贬谪出京诗人离开长安时不舍与悲怨交织的心态,以及离开长安后对长安的思念与怀恋中,可以看出唐代文人对于代表着皇权的长安,有着一种"葵藿倾太阳"的向往。  相似文献   

7.
作为北宋初期重要的作家,王禹偁在唐宋古文运动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欧苏等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由于性格、仕途等因素的限制,他并未像欧阳修等人那样成为一代文坛盟主。  相似文献   

8.
陈为兵 《唐山学院学报》2019,32(4):82-87,92
作为北宋初期向韩愈学习的作家之一,王禹偁在写作赠序时不仅表达惜别之意,而且还阐述自己的主张,评论时事,抒发自己的人生抱负等;在写作手法上,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其送友人序一改韩愈叙事为主的传统写法,以议论为主;其送门生序则普遍采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叙事结构,叙事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相似文献   

9.
王禹偁因直言敢谏而被贬滁州,虽在滁仅一年半,却在滁州人文史上留下重要影响。他留给滁州人民最宝贵的诗篇当数《八绝诗》。此诗第一次集中描写了琅琊山的八大景观,开此后以组诗描写琅琊风光之先河。  相似文献   

10.
王禹偁因直言敢谏而被贬滁州,虽在滁仅一年半,却在滁州人文史上留下重要影响。他留给滁州人民最宝贵的诗篇当数《八绝诗》。此诗第一次集中描写了琅琊山的八大景观,开此后以组诗描写琅琊风光之先河。  相似文献   

11.
唐初时期,当大多数诗人追随梁、陈宫掖余风,沉溺于歌功颂德,应酬奉和之时,田园诗人王绩、民间诗人王梵志以平易率真,自然淳朴的诗风,拔于流俗之外,别具一格,为初唐的浮靡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为中国诗歌的通俗化以及唐诗异彩纷呈的艺术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01年5月11日是杰出的爱国诗人王礼锡的百年诞辰。本回顾了王礼锡为国家振兴、民族解放孜孜奋斗的一生,突出表现了其感人肺腑的爱国深情,以供今天的人们对这位英年早逝的革命追思缅怀。  相似文献   

13.
当代诗歌已经疏远了人民,因而人民也就远离了当代诗坛。王学忠的诗歌,以一位平民诗人的另类呐喊,真实地反映了底层百姓的生活境遇,深刻揭露了愈演愈烈的社会腐败现象,表现出可贵的主人翁意识与忧患意识。在底层问题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当下,王学忠的诗歌,无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襞是明代著名学者,泰州学派核心人物。王襞的佛道情结,除了受他的师友影响之外,更多地是为了避灾消难,补儒之残,为发展与宣传王学争取更大的自由空间。王襞晚年崇尚仙道,目的是为了消除心中的烦恼,促进心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是一个具有悲剧情结的人。在王国维的生命历程中,悲剧情结如影随形伴其一生。具体表现在悲剧情结的萌发、悲剧情结的加剧、悲剧情结的诗词外化以及悲剧情结的总爆发这一情感历程中。因此悲剧情结是王国维生命轨迹中内心世界最为鲜明的情感脉络。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雁字诗》的遗民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雁字诗》是王船山隐居中期写下的一组五律咏物诗,在此诗中,王船山借鸿雁之节操,写逸士之胸襟,托鸿雁之哀吟,吐亡国之忧愤,藉鸿雁之行序,冀民族之复兴,取鸿程之艰难,叹前途之多歧,拟鸿雁之远征,申已志之坚贞,王船山的《雁字诗》寓意深刻,寄托遥远,诗人笔下的鸿雁已非自然界的鸿雁,而是他的遗民情结的物质载体和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7.
北宋词人王观生平事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勾稽有关方志、文集等资料,对北宋著名词人王观的家世、籍贯、字号、仕履详作考订,最后推断王观约生于明道元年(1032)前后,略长苏轼几岁,享年五十岁以上。  相似文献   

18.
王鹤是明代西安府长安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考中进士,官至应天府尹。为官廉洁,性情耿介,长于诗文。所著《见薇堂集》《王薇田滑稽杂编》等今皆散佚。《皇华集》收录其诗文62篇,是诗人早年出使朝鲜经历的记录。明代陕西诗歌总集《周雅续》载其诗69首,其中不乏酬唱赠答之作,可据以考证其交游信息。而更多的随兴题咏之作,则流露出诗人关注社会民生的责任感和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的经学被称道为“荆公新学”,是宋代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他一生不断探索的成果。虽然王安石早期即与佛学有接触,晚期也与僧徒有交往,但他晚期思想仍以儒学为主。王安石晚期的诗歌,艺术成就高,思想健康,风格多样,最终成就了“荆公体”。  相似文献   

20.
王一桃是香港文坛享有盛誉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坚定不移地遵循现实主义的审美创作原则,且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把这一审美创作原则的精髓概括为"示人以真,导人以善,给人以美".他强调诗是真善美最完美的结晶,认为诗人笔下只有流露出生活的真,心灵的善,艺术的美,其诗才具有活生生的生命,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