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雷夫中国行,再次掀起雷夫中国热.雷夫再次"遗憾地回国了",但雷夫热似乎才刚刚"启程".我们与雷夫的差异在哪里?雷夫与他的第56号教室已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美国教育的一个窗口.中美两国的国情、教育制度差异很大,但是"教育无国界",雷夫所传递出的教育精神和实践力量,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近日,我静心拜读了美国优秀教师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本书,获益颇丰。雷夫老师所在的56号教室其实就是洛杉矶市中心的一间时而漏雨的小教室,他一干就是28年,  相似文献   

3.
王春光 《湖南教育》2013,(11):63-63
凡是看过雷夫《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听过雷夫演讲的人,都会被雷夫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智慧深深震撼。在感动之余,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雷夫的教室和我们的教室竞有如此的不同?教室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名师也好,卓越教师也罢,一定是那些具有杰出的教育教学才能、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卓越的教育教学成就、特殊的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之人。2013年春节期间,当我再次通读了《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和《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之后,颠覆了我的这一看法。雷夫·艾斯奎斯29年一直坚守在美国洛杉矶市霍伯特丛林小学的第56号教室。他的学生大多来自美国中部贫穷的家庭和一些亚非移民家庭。在美国标准考试(AST)中,他的学生一直处于前5%~10%的位置,不少学生考入哈佛大  相似文献   

5.
宋亮 《教育》2014,(1):42-43
正《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美国小学教师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在中国教师中大名鼎鼎。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系列故事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之后,受到中国教师的欢迎。2012年和2013年,雷夫·艾斯奎斯两次来到中国,和中国教师分享了他的故事及他的教育观。薄弱校教室里的奇迹《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一直在洛杉矶市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的教师。这所学校是美国第二大小学,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家庭贫困,多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移民子女。而且第56号教室是一间漏水的教室。硬件不行,软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教师雷夫出名了,他的"第56号教室"也出名了。常州市曾邀请他来讲学,引起不小的轰动。雷夫的演讲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心潮澎湃,《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一度脱销。演讲听了,书读了,雷夫回美国了,我们的教育又会有多少改变呢?"那是美国,咱这里是中国,不能像他那样搞"是否又会成为我们不行动、不改变的托词呢?在我看来,雷夫教育观的核心是一句话:在我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师雷夫在第56号教室创造的奇迹,不仅对美国教育具有普遍意义,而且对中国教育同样具有借鉴意义。雷夫的成功,不仅表现在他的爱心和奉献,更重要的是他的智慧。智慧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雷夫获得"全美最佳教师奖"的殊荣。教师的天职是育人。面对不同的生源,特别是面对所谓极其普通的生源,教师的智慧不应该体现在"择生",而应该是"有教无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封面照片上,簇拥着雷夫的孩子,绝大部分是亚裔学生。雷夫从教的美  相似文献   

8.
黄万飞 《班主任》2012,(11):9-12
正不同于《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译名宣传按语,以及内文中较为凸显的"成功"一词,阅读雷夫另一部作品《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时,"卓越"(类似的词汇还有"优秀""非凡"等)这个词更加凸显出来,并可能指向另一种"卓越无捷径"的理解。如何更为恰当地理解雷夫有关教育"追求卓越"的理念?如何以此为契机,反思当今中国教育实践中"卓越"和"成功"的观念?这是本文尝试初步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于一次偶然,我知道了雷夫·艾斯奎斯,拜读了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了解了他在56号教室做的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雷夫,对教师这个职业,对自己今后的教育事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一、做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国霍巴特丛林小学的一名普  相似文献   

10.
2013年3月25日,我怀着无比的好奇和憧憬来到济南参加"雷夫中国行国际教育对话——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成为优秀教师"现场会,期待着与"56号教室"教育奇迹的创造者"雷夫·艾思奎斯"的初次谋面,期待着揭开标准考试(SAT)中成绩一直位居前5%~10%的位置之谜. 见到雷夫本人,聆听着雷夫的"雷人雷语",一天的报告会在静默、在沉思、在掌声中不知不觉中溜走.雷夫这个名字不经意间在我的脑海中烙下深深的印记,雷夫的"雷人雷语"就如一股强劲的"教育风暴"不断地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沉浸在回忆中反思、比较、质疑、重构自己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研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认识了雷夫这位“全美最优秀教师”。据说有家美国公司用百万年薪聘请雷夫,但他不为所动。雷夫的眼中只有学生,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是他追求的教育信念。  相似文献   

12.
最近读张华杰、余慧娟的《从56号教室走出来的教育学——雷夫.艾斯奎斯2012北大演讲记》(《人民教育》2012年第8期),很有感触,特别是雷夫老师对于教育常识的践行很值得学习,比如他对于学生的惩罚问题的认识和做法就是在践行教育常识。"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还有"恐怖重写"。我们的教育手段除了正面的期待、鼓励、表扬以外,还应该有底线的惩罚。这应该是教育的常识,如果突破了底线就要受到相应的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潍坊的"幸福教室"之旅结束了,留在头脑中的,当然不仅仅是李虹霞老师如水的眸子和迷人的微笑,也不仅仅是孩子们天籁般的童声和朝气蓬勃的精气神儿!看到"幸福教室"的种种,我不由得想起了美国的第56号教室,想起了雷夫老师的"家"。雷夫·艾思奎斯老师创造了全美教育的一个奇迹,被《纽约时报》称为"天才与圣徒",《每日新闻》则称他为"当代的梭罗"。25年来,他一直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教师,该校是美国第二大小学,位于洛杉  相似文献   

14.
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过程是一次心灵洗礼的过程,充满了感动、惊讶和震撼。我为雷夫"一根筋"的坚持而感动,为雷夫"一团火"的热情而惊讶,为雷夫"一面旗"的  相似文献   

15.
齐薇 《班主任》2012,(11):14-15
正来到第56号教室的访客都会发现这里的孩子沉静、文明,其原因不是这一教室有多么特别,而是它放走了"害怕"这一因素。雷夫告诉我们,无论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刻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因此,教师应致力于打造"无恐惧教室"。雷夫知道这是件难事,所以他做了下面几件事:首先,驱赶恐惧。生活在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大多来自美国中部的贫穷家庭和一些亚非移民家庭,他们几乎已被社会所摒弃,贫穷、平庸与暴力  相似文献   

16.
<正>《第56号教室的玄机》是北京教科院王晓春老师的新作。他以描写美国著名教师雷夫创建第56号教室的三本书为对象,通过精心而深入的研读,从多元的思考视角入手,解读雷夫的教育艺术,书写独具魅力的心灵感受,也为广大读者展示了读书、思考、写作三者有效结合,进行读书感怀评价类作品创作的新过程。一、让"读"展现出独特的样态1.抓住主线,读出多本的关联味走进《第56号教室的玄机》,我感受  相似文献   

17.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好书.捧书细看,我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在这间教室里,雷夫老帅创造出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中,雷夫老师重视阅读的教学理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李慧文 《小学语文》2013,(11):62-64
2010年的夏天,我有幸读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从而结识了美国“最好的老师”雷夫·艾思奎斯。雷夫用他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告诉我,我电可以成为一位好老师。毫不夸张地说,雷夫和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唤醒了我的教育梦——  相似文献   

19.
<正>《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讲述了一位普通的美国教师雷夫的教育奇迹与教学传奇。雷夫老师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漏水的小教室里,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美国,感动了世界。一、以阅读为基石。提升课堂深度雷夫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非常强调阅读的意义。他认为阅读不是一门科目,而是生活的基石,是所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26日整整一天,在天河区政府大会堂,我最近距离认识了近60岁,长达30年教龄,坚守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后简称"雷夫"),并有幸聆听了主题为《教育的坚守》的报告。他特有的个人思想与魅力涤荡着我的心灵,随后再一次拜读了他亲写的《第56号教室创造的奇迹》,深有感触。感触最深刻的还是第一部分:家最温暖。每一个小孩都以第56号教室为家了,还有什么比家更可以相赖?"这里没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