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问题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内容,以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为重点,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加法采用“凑十法”,减法运用加减互逆关系,一般称为“想加法,算减法”,即“互逆法”。前者意见比较一致,但对采用“互逆法”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导入复习10减几、十几的数的组成,作好“破十”的知识准备,提出问题,引起新旧知识矛盾冲突,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心理准备。复习过程设计如下。1.教师提问。(可插放音乐)10-9=10-8=10-7=10-5=10-6=2.教师演示:左手拿9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问学生一共是几根小棒?学生:9+2=11,共有11根小棒。教师: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小棒?学生:从2根小棒中取出1根与9根小棒凑成10;把这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1个“十”与一个“1”就组成11。教师按学生…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有教学参考资料如是说,新课改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也是采取“算减想加”的方法教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可是,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接受情况又是怎样的?“20以内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当学生学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后,笔者在两所中心完小的一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82个学生中能用“算减想加”计算出16-9=7的只有25人,而用“破十法”即10-9=1,1+6=7计算的有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9.51%。  相似文献   

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二是运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同等重要,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理解运算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胡力 《湖南教育》2001,(7):33-3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它是与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加法相对应的减法内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从教材分析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做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关键是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即算法是“想加法算减法”。当20以内进位加法熟练了,退位减法也就迎刃而解。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在最初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刘云燕 《考试周刊》2014,(38):89-89
<正>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之间的关系,真正使学生能掌握多种算法,同时又能熟练运用最优化方法进行计算,是一直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在"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我尝试把二者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谈谈教学心得。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2页例1向我们介绍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两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第一次尝试教学 1.实录: (1)出示例1蘑菇图,要求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学生看图说图意:一共有14只蘑菇,地上有9只,篮子里有5只。  相似文献   

9.
10.
“减补进一”和“退一加补”,本来是“三算”结合教材中用来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两条规律。实验证明,这两条规律也可用于通用教材中的口算。在通用教材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采用“凑十法”计算,退位减法是采用“看减想加”的逆运算关系求差。楚雄市北城小学在86年招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有教学参考资料如是说.新课改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也是采取“算减想加”的方法教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可是,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接受情况又是怎样的?“20以内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当学生学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后,笔者在两所中心完小的一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82个学生中能用“算减想加”计算出16-9=7的只有25人,而用“破十法”即10-9=1,1 6=7计算的有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9.5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7岁~12岁的儿童正处于具体的运算阶段.在具体的运算阶段,儿童可以根据具体的事物或表象进行逻辑分类,或认识事物之间的一些逻辑关系.这就是说儿童已经超出了知觉的限制,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可逆关系,但是这种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由此可见,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于用“破十法”算20以内退位减法便不足为怪.因为,在一年级上册学生熟练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况且对“分与合”的学习都是借助于...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教材是在一年级上册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学习数的四则计算以及其他知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理解算理.形成口算技能、技巧及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要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实现,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计算非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两种方法,并加以比较,实践表明转化法简单明了,学生更易掌握。  相似文献   

15.
蔡志东有相当多的中学教科书、参考书以及一些高校教材在估算气体、液体、固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时均采用了立方体(正六面体)模型。其原因不外乎这一模型最为简单、计算最为方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究竟如何估算物质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相似文献   

16.
边玉芳  任碧翔 《教育探索》2004,12(11):19-20
美国的多元智能评估方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两大类别:一类是沿袭传统的纸笔测验的方法而开发的评定问卷,另一类是为在课堂中实施和测量的操作性活动项目。两种评估方法各有利弊,要对学生的多元智能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估,需要灵活地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口算,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计算思路,让学生切实掌握,做到准确熟练,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质量,必须充实教育的“区域研究(area studies)”,区域研究的特色在于:不将区域进行分割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采用非单一的,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对象一般选择“现代”的主题,重视田野研究(利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开展教育的“区域研究”对于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比较方法是各种认识和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语)。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分析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经历探究的过程,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