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部分高校道德教育陷入知行脱节和实效性低迷等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道德信仰的缺失,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坐标、动力、凝聚等作用。高校道德教育中缺失道德信仰主要表现在:对道德本体认识的片面与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错位。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可以从加强道德信仰教育、加强法制意识、加强校园道德舆论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坐标、动力、凝聚等作用.当前部分高校道德教育陷入知行脱节和实效性低迷等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道德信仰的缺失,高校道德教育中缺失道德信仰主要表现在:对道德本体认识的片面与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错位.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可以从加强道德信仰教育、加强法制意识、加强校园道德舆论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大学生道德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高校道德教育的因素,提出了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信仰教育的缺失,并提出了道德信仰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道德信仰是个体对某种道德价值或理念的笃信不疑和身体力行,是道德发展的最高形态。缺失道德信仰会给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带来诸多危害。道德教育要以学生的道德信仰的培养为旨向,以促进道德教育实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学校道德教育权威指的是,学校道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使受教育者接受这种教育的威望和力量.从道德的信仰化倾向、学校道德教育过程的矛盾以及道德学习的心理规律等方面分析,理性的学校道德教育权威是必要的.现代社会的权威认同方式以及人们对道德权威的认同程度是影响学校道德教育权威的现实因素.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理性权威要从道德教育主体权威、知识权威和环境权威等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的后果之一是人的精神信仰的缺失.道德教育也呈现出信仰缺失的现代性问题,在教育目标上表现为规范教育目标的无根化和幸福教育目标的去道德化.道德教育需要应时而变,在教育目标中给予信仰以应有的重视,以培养信善、乐善、求善的道德信徒为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不佳的原因可能在于道德教育太注重道德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信仰引导。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做到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不佳的原因可能在于道德教育太注重道德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信仰引导。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做到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单位,其道德教育职能是把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体品德。社会规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信仰、伦理和法律;学校道德教育亦相对应地有三个层次,即信仰教育、伦理教育和法律教育。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信仰教育迷失、伦理教育滞后和法律教育冷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单位,其道德教育职能是把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体品德。社会规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信仰、伦理和法律;学校道德教育亦相对应地有三个层次,即信仰教育、伦理教育和法律教育。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信仰教育迷失、伦理教育滞后和法律教育冷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困境,揭示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冲突、学校道德教育环境的失落、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虚无、学校道德教育功能的弱化、学校道德教育模式的缺失、学校道德教育管理的行政色彩、学校道德教育评价的僵化、学校道德教育主体的盲失,找到制约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瓶颈,这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走出困境,提高效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学校道德教育失效的原因是: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诸多控制现象,导致人"自我"的缺失,学校培养的人很多都是"合乎"道德,而非"出于"道德.从分析道德特性出发,进而分析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控制现象和人"自我"的缺失,探索学校道德教育如何让"自我"回归.  相似文献   

13.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础,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现代社会深受传统儒家伦理的影响,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与儒家伦理相契,但并不完全适应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需求,受儒家伦理影响的中国现代社会和学校道德教育恰恰缺失的是以正义伦理为基础的道德理论。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其原因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道德信仰政治化的后果、文化的融合和冲突、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缺失、道德信仰的封闭性、道德教育的乏力。  相似文献   

15.
道德信仰是道德主体对于一定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理想的极度推崇和信服。大学生树立道德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大学生对道德的信奉虔诚度,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道德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致使高校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高校如何构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以弥补现有道德教育的不足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重塑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纠正道德教育游离于学校中心工作的位置,改变道德教育内容“泛政治化”现象,使道德教育从“符号化”向“生活化”回归。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和法治环境欠佳的冲击,大学生法律信仰呈现缺失的现状。应从优化法治环境、树立法律权威,创新法制教育模式、构建校园法制文化,传承优良传统、兼顾中西差异等方面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8.
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的终极关怀,是人的精神支柱,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道德信仰危机,其重要根源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成熟带来的负效应,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缺失以及道德教育的偏差。文章认为通过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社会机制,积极开拓道德教育的新方法等是重塑道德信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徐昕欣 《上海教育》2011,(14):60-61
一有一则有趣的调查,超过九成的网友认为这是一个缺失信仰的年代,然而有近八成的网友认为自己有信仰。这不是有点矛盾吗?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常出现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公众事件,好像中国人从来没有好好受过道德教育。然而中国一直是强调道德教育的,小学里还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呢。可是,一件件道德沦丧事件的出现,让人不由怀疑,我们的道德教育奏效吗?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道德品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信仰教育的缺失是造成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此本文针对信仰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