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西是个山川秀美、风物淳朴的世外桃源,湘西故事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情调。沈从凭着对故乡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人情唱出了一曲又一曲心灵的恋歌,而《边城》正是其中最优美动听的一守。  相似文献   

2.
徐雅娟 《考试周刊》2009,(46):20-20
沈从义以其恬淡、优美而又带有牧歌情调的湘西小说而闻名中国现代文坛。这些小说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诗意的氛围,为我们营造出一个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倾诉着沈从文对湘西的眷恋,对自然的感怀,对至善至美的人情与和谐宁静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然而他的小说在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在沈从文所精心构筑的“湘西世界”里,《边城》无疑是其中的核心之作。在这部作品中,沈从文通过一个美好单纯又略带忧伤的爱情故事,对“湘西世界”里的人性爱和人情美作了充分理想化的表现,抒发了自己对“湘西世界”里特殊的爱与美的讴歌,探究了这种爱与美因受到时代无情摧折而行将凋零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静谧·和缓·永恒--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时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时间是作家在本叙事中所采用的一个重要层面,解读沈从的叙事时间的特色,我们可发现,他通过对湘西世界的整体性的回忆,来展示湘西地带的一种人性美、人情美的永恒,并运用减缓与停顿手法,来展现他的湘西叙事中的静谧、和缓的特色,强调他的田园诗般的叙事视角。但这种叙事时间的取向正反映了沈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蒋晓红 《学语文》2013,(4):56-57
《边城》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作者用朴素而饱满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营造了一个充满自然人性与牧歌情调的世外桃源,寄寓着作者对"爱"与"美"的追求。小说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曾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第二名。  相似文献   

6.
张祚强 《现代语文》2007,(11):46-46
《边城》通过对湘西的乡风乡情、乡间生活以及富于神韵的"善"的悲剧的描写,塑造出具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湘西世界",流露出沈从文创作的"牧歌"倾向。  相似文献   

7.
从《边城》看沈从文湘西小说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其代表作《边城》以湘西社会生活为题村,充满了独特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浓郁的抒情色彩。“浓厚的乡土气息”、“写实”“叙梦”的有机结合和独特的人物心理刻画,构成了沈从文艺术上浪漫主义的、回荡着水一样柔情的、充满着牧歌情调的艺术风格,为五四以来的乡土文学创作开拓了新的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8.
著名京派作家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一方面对充满"田园牧歌情调"的湘西世界进行了纵情的抒写;同时,对湘西女性所禀有的原始淳朴、率真自然的人性美、人情美予以浓墨重彩的描写与讴歌,其笔下的湘西世界与当时的异化、病态的都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显露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生态内蕴与生态意识。本文试以生态学视域为切入点,以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为参照对象对沈从文小说的生态意蕴及生态意识加以释析。  相似文献   

9.
沈从从湘西社会20世纪初叶到抗战时期的历史演变里,提取了原始自由、自在蒙昧、自主自为三种基本的生命形态。笔试从分析中感悟沈从在小说中体现出的对“生命形式”的思考及其在对湘西审美情态中对生命的追问。  相似文献   

10.
沈从是名的多产作家。他笔下的湘西小说是一幅幅清淡的山水画,是一曲曲悠远的牧歌,浸润了作的化理想。分析沈从不同时期的有代表性的小说,我们可以观照他化选择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沈从,一位中国近百年来不可多得的苗族作家,其不同寻常的带有湘西情调的笔名如懋琳、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已给当时的读带来了惊异。尤其是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体作家”。他的散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创作了大量反映湘西边陲小镇自然和人生形式的乡土小说,与沉落的都市世界相对照,希求以和谐自然的湘西社会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参照,实现其重塑民族经典的伟大梦想。形成此种独特创作品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作为湘西自然和文化孕育出来的沈从文有着独特的创作心态。怀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乡下人心理上的优势,沈从文以他那特有的重直觉重感悟的独特思维方式构筑起一个理想的乡土世界,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3.
沈从的小说特别是湘西题材的小说具有散化的显特点,是其小说创作艺术风格的重要内容。这是作家“自然即美”的唯美主义情调的自然流淌,它让读从中感受到了更多的自然及民风的清新、淡静及悠远。  相似文献   

14.
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学奖候选人的沈从先生,一部几近完美的经典之作《边城》给世人重构了一个亦幻、亦真、亦美的桃源社会,一个让世人追逐的精神家园,一个和谐的湘西世界。一条黄狗,一只木船,一位老人与一位十五六岁的姑娘,构筑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是一方人性真善美的净土,生活中充满爱与被爱、宽容与理解,相处中没有指责、没有埋怨,展现了湘西苗汉人民那原始粗犷的生命力与直率的本性,凸现出了他们炽热、朴素的人性之美。中主人公翠翠的母亲不幸早年离她而去,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她豆蔻年华,情窦初开,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了她。在矛盾交织的爱情生活中,没有血腥,反而折射出了一束人性的光彩。这种人性美是湘西淳厚的民风孕育而绽放的花朵,或许这种生活也只有在沈从先生的双眸中才能捕捉的到。因此,马悦然先生强调沈从先生是五四以后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这个迟到的评价,对沈从先生来说,是名与实俱的。虽是个遗憾,但也是个安慰。  相似文献   

15.
《边城》是沈从文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以及"牧歌式"的文体构筑了一个理想化了的湘西边城,在那里人们宁静自足的生活,人心向善,正直、朴素,处处体现出人性美。从而使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怀着对湘西世界无以言说的温爱,寄寓着对人类社会“美”与“爱”的理想,沈从文于1933年冬至1934年春谱写了一曲清婉的牧歌一边城》,以希实现他“用一枝笔来好好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彤式”。现从以下几点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7.
张炜的小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牧歌情调的田园世界,在田园世界里经常出现奔腾不息的芦青河、生机盎然的葡萄园,在这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里,人与自然,人与人处于相对和谐之中。张炜的小说主题围绕“回归自然”。作品体现着“融入野地“天人合一”的审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边城》中的恋父情结与情爱悲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从的《边城》展示了一个地处边远的田园牧歌世界,生存的默契与依恋跨越了伦理界限,凸现在翠翠与祖父的情感世界中。这种默契与依恋铸就了翠翠的情爱悲剧。  相似文献   

19.
沈从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有自着自觉的化意识和独特的化选择的作家,本主要通过对沈从生活时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和化环境以及沈从个人的独特化背景--湘西来分析其化选择的成因,并概括沈从化选择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笔下孕育了一个无比美丽的湘西世界,也描绘了一个充满现代文明和虚伪的都市世界。他怀着重造民族品德的神圣心情,颂扬美和智慧,批判丑恶与卑鄙,充溢其中的是种种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