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企业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质化研究中,采用扎根理论探求了企业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建立所涉及的主要因素,发现在政府与企业2个层面上的投入是建立企业产品质量管控体系的关键的因素。在此基础之上,从资源导向视角阐述了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方式。在量化研究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检理论模型,为产品质量管控体系理论提供了实证基础。通过路径分析发现,在政府层面与企业层面的经济投入与刺激是企业建立产品质量管控体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那些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粉磨技术在水泥行业应用以来,水泥机械就成了水泥生产的必备工具,然而水泥机械在生产的过程中会磨损大量的钢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生产水泥的过程中,每年水泥工业消耗钢材就多这几百万吨。其中水泥机械磨损消耗钢材占到了以九成以上。因此,合理选择耐磨材料,对于减少磨损、降低铜材消耗、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中国制造企业技术能力与发展模式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probit计量模型分析中国智能制造试点企业,探讨了中国制造企业技术能力与智能化发展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企业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发展模式:并行模式与递进模式,其中递进模式,可分为网络递进模式与智能递进模式。在并行模式与递进模式之间,企业随着其技术能力的提高,会更倾向于选择并行模式;在智能递进模式和网络递进模式之间,企业随着其技术基础能力的提高,将倾向于选择智能递进模式,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将倾向于选择网络递进模式;政策和融资的支持促进了企业对模式选择的分化;模式选择在企业性质、行业特征、地域分布上显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钢材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迈向了一个钢材化建筑的进程中,我们的建筑行业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建筑材料的选择,我们的建筑行业是一个以钢材为主要原材料的一个建筑性技术行业。钢材作为建筑加工的主要原材料,它的质量好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我们的建筑施工过程来说,建筑钢材结构的质量问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无论影响的大小,它都与我们的钢材建筑加工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对于我们的建筑钢材的质量控制方面,我们所采取的控制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我们研究建筑钢材加工过程的质量问题的重要性所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企业产品的质量要求的提高,计量工作在产品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计量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而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由产品质量决定的,因此,做好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文中从计量管理的角度出发,细述了企业生产和计量管理之间的关系,对提高计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出建议,旨在保证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为保障企业的良好发展服好务。  相似文献   

6.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永煤公司城郊煤矿下属的机修厂,其主要任务是对升井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苯、润滑、维修以及零部件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加快,企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产品的加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反复强调首件必检,但每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还是发现首件检验仅仅是走形式,首件质量控制根本没有落到实处。永煤公司城郊煤矿通过对检验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合理运用首件质量控制管理方法,使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对钢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应地要求控制连铸坯夹杂物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满足对产品质量水平的要求夹杂物是影响连铸坯质量的主要因素,它的存在破坏了钢的连续性,对钢材的性能产不利影响,对产品质量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连铸坯中的夹杂物缺陷对钢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净化钢液,改进钢中夹杂物的形态、尺寸和分布是改善产品质录的重要措施之一。夹杂物的来源和表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实际检验和分析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各种检验手段的作用,确定钢中夹杂物的来源和类型一直是广大冶金下作者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频频遭受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制造业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从而在国际市场角逐中频频失利,因此探索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背后驱动因素十分迫切。本文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微观主体——中国制造业领军企业的视角出发,采用多案例研究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制造业领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背后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发现如下:制造业领军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其中,推动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内部因素由技术立企战略、研发投入、技术积累、高端人才、研发体系构成,外部因素则包括市场竞争和政府支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业领军企业如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技术与组织的集成创新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压力,需要通过现代集成创新模式对传统创新模式的转换来提高创新能力。本文介绍了一些有关技术和组织集成创新的理论及基本方法。通过对北京地区制造业213个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利用O-Tmap工具发现有关组织、技术以及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一些规律。O-Tmap和本文提供的调查问卷可以被企业作为其创新能力自我评估的工具,以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分析研究表明,技术与组织的有效集成对技术创新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品质量提高型创新视角,将技术溢出水平、产品水平差异与垂直质量差异等因素一起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不同研发模式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和政府最优补贴政策。结果显示:政府补贴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与社会福利水平,不会产生"挤出效应";技术溢出水平与产品差异化程度均对不同研发模式下政府最优补贴强度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在政府最优补贴强度下,研发竞争与研发合作模式中企业的研发投入、产品质量及社会福利水平是相同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利润最大化的研发模式。算例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此,企业自身应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而政府则应针对不同的研发创新模式与产业周期特征制定合理的补贴强度区间,同时应加强企业补贴资格审查制度建设,提高创新激励效率。  相似文献   

11.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路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和检验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路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外部技术和政策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和制度安排因素,与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联合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塑造、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和企业创新宽容环境培育等因素,是影响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最后,在分析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增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钢结构发生脆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环境温度和钢材厚度,随着温度的下降和厚度的增加,钢材也随之变脆。本文首先分析低温脆性和钢材脆韧转变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和低温冲击韧性试验分析钢材脆性断裂从发生、发展到断裂的机理。实验验证了钢材脆断与温度和厚度的分布规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冷脆危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苏秦  王洁  刘丹 《软科学》2016,(2):1-4
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探究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对重大装备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影响作用。以航空产业为例,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美国航空产业发展历程与规律。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促进产业组织形态的演变,两者有利于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提升。最后,提出了提高重大装备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使用机器人能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解决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方式的自动化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人们交口称誉的机器人的最大优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机器人技术的导入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与社会、经济、技术、企业环境、教育与培训等因素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开发机器人技术,使用机器人,决不能忽视这些既有宏观方面又有微观方面的影响因素。(一)社会因素。不同国家的企业具有大致相同的技术环境,但其社会环境大相径庭。我国是一个农业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竞争环境下,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技术能力提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选择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进行了一手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研究扩展了针对中国技术制造业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认识,并对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实证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结论是: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而言,外部联系尚未成为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方式,企业的创新模式较封闭;内部的研究开发和正式的研发合作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来源;企业规模也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企业间通过技术关联建立合作和联盟不仅可以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有效地设定行业标准,而且可以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技术标准的确立可以获得极高的定价权,使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而技术标准的成功与否最终依赖整合相应的产业链。本文以中国高清视频技术的发展为例,深入阐释了中国企业缺乏交流与合作,导致创新能力无法提升,造成低水平重复,并对比了日本企业在相关领域中的应对策略。随着移动互联网"去载体化"的新趋势,技术孵化的时代环境改变了,内容软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而为中国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李壮 《中国科技纵横》2014,(6):66-66,6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发发展,其在数控加工方面的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和进步。我国涌现了许多高新技术的数控加工设备生产企业,其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范围等都在的不但提高和扩大。如果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不断加大的前提下,进一步保障数控加工设备的产品性能,产品质量,如果提高产品的批量性,可靠性和通用性是现在大多数数控加工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提高数控加工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在帮助企业扩大规模经济,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具体阐述数控加工设备的标准管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HRB400级带肋钢筋成本过高、轧机产量提高后冷床冷却能力不足问题,研制轧后快速冷却装置。通过对小规格热轧带肋钢筋进行轧后超快速冷却,钢材上冷床温度降低了200~300℃,从而使力学性能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抗拉强度平均提高35~60MPa,钢材综合性能也有很大提高;同时较大地降低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一体化趋势增强,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逐渐增强,而企业间最重要的就是质量的竞争,并且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是由企业产品质量决定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也越来越注重自身保养,化妆品企业得到了显著发展,但是,在众多的化妆品企业中要想得到更多的忠实顾客就要提高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主要分析了化妆品企业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下的生产质量管理方法,从而表现了六西格玛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量有了井喷式的增长。在笔者协助企业撰写专利申请以及协助中国企业向国外申请专利的过程中发现,目前中国企业专利申请的数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部分专利申请的质量还是处于相对较差的水平。特别是与国外的竞争对手相比,这种差距更为明显,这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