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逆向思维的意义、作用,及逆向思维在数学史上的作用与贡献,最后探讨了数学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的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2.
逆向思维是从已有习惯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在正向思维受阻时,逆向思维往往能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本文就逆向思维求解函数题的策略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逆向思维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它从相反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当某一思路受阻时,能够迅速转移到另一思路,从而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在概念、规律教学中渗透逆向思维、在解题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在创造教育中训练逆向思维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逆向思维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中运用逆向思维法常能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新的领域.师范生在物理学习中要增强逆向思维的意识,开展针对性的训练.■一、以史为鉴,充分认识逆向思维的作用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历史,逆向思维曾导致许多重要物理定律和规律的建立与发现,甚至引起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深刻变革.物理学家的逆向思维活动因其富于独特、新颖的创造性而成为物理学发展史上璀璨明珠.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解决了“行星怎样运动”的问题.牛顿经过逆向思维,提出“行星为什么这样运动”,通过推理论证、分析归纳,不仅找到了天体运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逆向思维的作用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日益凸现出来.逆向思维从问题的反面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能够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逆向思维的概念,总结分析逆向思维对初中学生的作用,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探讨,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宝仓 《甘肃教育》2007,(11S):43-43
数学思维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正向思维的培养,更应重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学生解题时,往往偏重于正向思维,而不善于逆向思维。因此,着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尤为重要,数学中的正向运算与逆向运算,就是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具体表现,如果将其表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逆向思维□萨熊宜逆向思维是指突破常规,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常见形式,培养逆向思维,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素质。在概念教学中诱导学生逆向思维。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  相似文献   

9.
牛红玉 《河北教育》2007,(10):42-43
问题是创新之源,怀疑是创新之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1.变序设疑。启发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从事物的结果追溯到原因或由目前追溯到过去。由于事物之间常常互为因果,具有可逆性,因此利用逆向思维比较容易引发超常的思维,有时对解决问题会起到突破性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小平  华农 《中学文科》2005,(10):56-56
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又由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凡此种种,使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成为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知识的可逆性,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数学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和直觉思维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是以创新发展为目的,以发散性求异思维为核心的复杂思维过程。它与再造思维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思维过程的多维度和思维结果的新颖性。而思维定势主要是一种求同的、单维度的纵向思维,使个体的思维局限于原有的思维框架中,从而构成创造性思维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智慧离不开思维,主要指人的创新思维。影响创新思维的因素有很多,但其内在要素就是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这三个。获取知识、训练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比较容易的,而训练和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则是很困难的,因而也就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成了培养智慧的难点和关键。非逻辑思维其实就是没有充足理由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出一种没有充足理由就得出结论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在身前还是身后,鲁迅总是难免受到一些人的非议,这源自鲁迅刚硬的文化人格、特立独行的个性气质、反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等因素,即所谓"异端"。若细加寻绎,可窥察出越文化传统对鲁迅独特的文化人格形成所产生的深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术一直遭受问题贫困。对问题观念的专题性反思表明,问题由一个提问概念和一组认识对象内容构成,因而抽象的概念思维方式具有拉动提问的巨大力量。据此,思维形式绝不是没有认识价值的纯粹认识个性,相反,正是决定认识潜力的一种重要思想品质。根据提问概念的不同性质,提问分化为生活提问与逻辑提问,它们构成完整的提问方法体系。其中,逻辑提问以其一致于抽象概念思维的本质而具有更大的提问力量,同时大幅提高问题质量。  相似文献   

17.
In much theory there is a tendency to place thought above action, or the opposite, action over thought. The consequence of the first option is that philosophy or scientific evidence gains the upper hand in educational thinking. The consequence of the second view is that pragmatism and relativism become the dominant featur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different branches of the Aristotelian tradition can mediate between these two views. I argue, contrary to some other Aristotelian approaches, that thinking and action are both separated and yet prerequisites for each other and point to some educational consequences of this way of thinking. To build this argument I draw on selected aspects of the philosophy of Hanna Arendt, Leo Strauss and John Dewey.  相似文献   

18.
According to a widespread view,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oles of education is the nurturing of common sense. In this article I turn to Gilles Deleuze’s concept of sense to develop a contrary view of education—one that views education as a radical challenge to common sense. The discussion will centre on the relation of sense and common sense to thinking. Although adherents of common sense refer to it as the basis of all thought and appeal to critical thinking as instrumental in eliminating its occasional errors, I shall argue, following Deleuze, that common sense education in fact thwarts thinking, while only education which revolves around making sense may provoke thinking that goes beyond the self-evident. I demonstrate how making sense can become an educational encounter that breaks hierarchies and generates thinking independently of the thinker’s knowledge and place in the sociopolitical order. The present article attempts, therefore, to put some sense into Deleuzian education for thinking, and thereby shed new light on its radical-political, counter-commonsensical power.  相似文献   

19.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理想和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排除各种错误文艺思潮干扰;必须提高全面辩证、综合、创新的科学思维能力,反对二元对立的单向线性思维方式。文章重点在于概括和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十大理论观点,批评和抵制了违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十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20.
沈毅 《成才之路》2020,(1):90-91
现代英语教学要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注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以一节课的具体设计思路,结合理论来展示英语教学如何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相结合,如何培养学生“确立问题,评价信息,检验信息,接受相反观点,批判自我,完善自我认知”的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