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对于明星变魔术很早以前我就说过:魔术是一门小众艺术,没有必要成为大众艺术,否则魔术的魅力将会丧失殆尽。作为一个艺术门类,魔术一样具有多个层次的艺术结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表演者的表演技能。对于魔术而言,单单是借用道具来表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是最低级、最基础的展示,不能称之为是表演。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舞台手彩魔术流行韩国潮,比赛中出现了大量的模仿性节目,包括手法、台风,甚至服装、音乐都是雷同的;而且还出现一种"忧郁就是艺术"的观念,表演者苦着脸、埋头于自我的世界,几乎不和观众交流。这种现象导致真正的魔术创新愈加少见,因为创新不只是改变一个手法、一件服装,或加入一些其他的表演手段,而是本体技巧和效果的创新,惊奇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通过一次朋友聚会上的即兴魔术表演,尝试在社会心理和人际知觉范畴内,对魔术表演中出现的情状和其背后的动因进行讨论,以兹对魔术作为表演艺术综合体形成更丰富的认知,更好服务于魔术实践活动。情景再现本文将一次即兴表演为例进行讨论。表演发生在2022年春节假期,表演者与老同学相聚茶楼。  相似文献   

4.
几年之间,韩国魔术发展迅速,魔术作品和表演者在国际上享有了很高的声望,每2-3年,韩国魔术界就会出现几位新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形象被业内人所肯定,技艺被观众所赞赏,为艺术"韩流"又添一道新的景象。有幸与他们场上场下接触,对于韩国魔术界良好的发展势头有了一点明显的感悟——对魔术宗旨的理解。一韩国魔术这几年以明显的优势在国际上鹤立鸡群,究其原因我以为是韩国魔术演员"起点"高,对魔术的理解比较准确,而有什么样的理解就有什么样的节目。单从舞台魔术表演来讲,韩国的魔术表演者在制定一个节目流程时,极看重内容的变化。之前的李永军、安哈林、韩雪熙三人作品就是这样。国内外那么多人都在演他们表演的"变鸽子"、"变牌"、"变光盘",为什么只有他们三人里脱颖而出呢,“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竞争者没关系,就看哪个人的“活”更能出其不意地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当代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人们追求美的欲望更强烈。这时代,魔术作为古老的表演形式,是否会渐渐失去艺术的价值?本文主要从人们的审美需求、美的基本范畴和魔术所具有的美学快感几方面发掘魔术美的本质,尝试建立起魔术实践的精神根基。精神生活与审美需求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商品的出现造成了物质资料生产者不再是使用者,  相似文献   

6.
正魔术表演试图通过自然手段去制造自然法则无法解释效果的"非自然"现象,这种表演形式赋予了魔术方法和效果本应同一的关系及极强的矛盾性。本文就这种矛盾展开探讨,尝试发现二者的辩证关系,以求在魔术创作与表演实践中,能最大限度扬弃矛盾,争取同一。矛盾的来源——双重现实当人们聆听华丽的钢琴曲时,会赞叹演奏家炫目的指法;在观赏芭蕾舞演员脚尖点地的高速旋转时,会赞叹舞者坚实的基本功。可见,在有些类型的表演艺术中,技巧、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魔术,顾名思义,就是魔术背后的秘密是基于数学原理的,代数的、几何的和拓扑的,等等。但因它终归是魔术,所以在表演时,魔术师要借助各种形式上的转换,将数学原理隐藏不露,从而达到让观众大惑不解、惊奇万分的神秘效果。在魔术表演中,纸牌魔术顺理成章地成为数学魔术的理想载体。接下来给读者呈现的数学魔术,就是以纸牌方式表演的;表演后我会揭示其数学原理。一、表演过程  相似文献   

8.
《杂技与魔术》2009,(6):56-58
前一段看到高校魔术联盟论坛里在探讨魔术效果中的神秘感和娱乐性谁更重要的问题,当然在魔术中两者都重要,因为一个是共性一个是个性,娱乐性是所有艺术表演的共性,神秘感是魔术表演的个性,两者共处一炉、缺一不可,但在具体的节目中,可能又都有所侧重,表现不一。同学们的探讨中已涉及到所有这些问题,并形成了一些共识。现选取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言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人们不管在欣赏音乐、观看戏曲表演还是听曲艺看书画,都会从各自的审美习惯中找到愉悦,满足自己的精神要求。但我发现有一部分人在观赏魔术时,他的精神要求和审美追求有些异常。魔术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表演艺术,它给人们带来了惊奇、不可思议和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因此观众在观看魔术时的审美角度,也就有所不同。当我们在观赏书法时,往往被书法家的气韵和流畅的笔触所感染;在赏画  相似文献   

10.
正艺术作品生产流通的最后环节都会落到接受美学的范畴内,"接受"需要表演者具有共情性鉴赏力。然而实践中,魔术表演者、创作者往往会为已有的知识体系束缚,造成"专情"的创作方式或表演,导致作品在接受环节中受到阻碍。本文拟从共情与专情的美学范畴、专情的成因及消除等方面展开论  相似文献   

11.
今天,在某个地方台的贺新年系列节目中看到了一个魔术揭秘的版块,让人实在是有话不得不说。在现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各类媒体(电视、互联网等)及艺术商品化对魔术艺术的发展与推广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里面,既有积极的一面,如让更多的人喜欢上魔术,学习魔术,并学会欣赏魔术;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如缺乏选择性的揭秘魔术,缺乏艺德的学习魔术,缺乏艺术水准的表演魔术及缺乏行业协会规约等。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近台魔术比赛表演的方式来看,一类是以纯情景剧式的自我表演为主;另一类是以交流互动式表演为主。两类表演方式不分伯仲,如果仅从技巧角度看,成功的关键是在于表演者的错引与遮掩技法的掌控程度。综合地说,本次网络近台魔术比赛选手们在错引与  相似文献   

13.
正意境的广泛定义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观众在观看魔术表演时,捕捉到魔术的变化,被表演者情绪所感染,在舞美和灯光的作用下,获得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享受,进而感受到魔术所传达的寓意和主旨,这就是魔术作品中的意境传达。一、细节在一定层面上决定意境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观众对于各类艺术的审美要求也更高,单一的艺术表演形式已经无法充分吸引观众的眼球。各门类表演艺术互取所长、充分融合,在当今已成为必要的选择。艺术的世界多种多样、光彩斑斓,各类艺术又是技艺水乳相融、融会贯通的,因此,杂技表演艺术在当代讲究的是综合表现形式,加入魔术表演,不失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充实其表现力的艺术实践。一、杂技表演与魔术表演的区别杂技主要是通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表演,杂技表演追求的是演员身体的各种极限美以及演  相似文献   

15.
孙峥 《杂技与魔术》2012,(6):57-58,54
魔术爱好者的快速增长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事物都可以在短时期内被大众熟知,当然也包括魔术。2010年春晚,刘谦的魔术《魔手神彩》让魔术一夜间被中国人所熟知。大家可能记不住这个节目的名字,但是表演者、表演的内容却被大家牢牢记住了。  相似文献   

16.
《杂技与魔术》2009,(3):58-58
众所周知魔术的‘秘密性’是魔术表演的生命所在,魔术机关的揭秘直接威胁到了魔术艺术的安全。作为魔术艺术领域的一个民间组织,中国高校魔术联盟能够在魔术遇到大范围解密时首先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发出保护魔术的倡议,可喜可贺,在当前缺乏行业协会组织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声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正魔术艺术渊源流长,历久弥新,在众多人的师承传授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魔术艺术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正成为由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相融合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进入了魔术的"蒸汽(STEAM)"时代,科技创新是其时代特征。长期以来,魔术与科技一直和谐共生。有的魔术师甚至是科技应用的先行者,如被誉为"现代魔术之父"的法国罗伯特·胡迪不仅是一位魔术师,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再如美国纽约高科技魔术大师马可·坦布斯特将魔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表演的"虚拟魔术师"在四十多个国家转播。魔术同其  相似文献   

18.
<正>关于电视魔术与现场魔术的异同,国内很少有魔术师谈及,因为大多数魔术师缺乏电视及魔术跨界从业经历,实际演出经验积累不足。本文旨在分析电视魔术与现场魔术之间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打造精品魔术节目的思路和建议。一、电视魔术与现场魔术在呈现形式上的差异电视魔术,我们也称之为视频魔术,广义上包括社交媒体直播及网络、电视节目上的魔术表演,  相似文献   

19.
也许是现在电视里近景魔术的任务太重,也许是艺术创新本性使然,我发现现在的近景魔术中开始混搭了一些广场、舞台、近台等其他类型的魔术表现元素,以加重或者开拓自己的表演空间,比如今年春晚中刘谦的近景表演中就混搭了舞台魔术的一些表现,加大了表演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继承与创新,是魔术赖以生存的基础;交流与学习,是魔术得以发展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江苏省杂技家协会致力于魔术的提高与普及、创新与发展,积极组织各项比赛和国际魔术交流活动,为江苏魔术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作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迄今为止已举办了六届江苏省魔术比赛,四届"金手杖"魔术比赛及亚联盟魔术比赛等多项活动,我团的魔术节目"变鸽子",就是在这种对魔术艺术发展重视的氛围中一步步成熟的。魔术表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为它特殊的神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