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们看着吧,我开始写作文了。我要写一篇很伟大很伟大的文章,绝对立意新、材料新、写作形式新,让所有老师看了都说好。从回到家起,我就为这雄心壮志的实现而策划着,我把  相似文献   

2.
礼物     
那天下午我很难为情,因为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儿读了我写的文章。这本来是我送她的礼物,没送鲜花没送小手工,我把自己整个一年级写的作文,有发表过的也有没发表过的,让爸爸帮忙打印出来,然后一篇篇放入一个小像册,我把它送给了老师。 老师说:"林日暖不但写得好,而且都是身边的小事,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看她的  相似文献   

3.
当初我买《张爱玲散文》实属一时冲动,原因很简单:我在一本作文指导书看到了一篇对一位初中生写的《张爱玲散文》的读后感的评语,说初中生就能读懂它,是很难能可贵的,有的成人都难读懂……我很不服气。我看了几篇散文后,觉得张爱玲的散文很合我的口味。像《天才梦》,写得很像我小时候的事。渐渐地读下去,我还是觉察不到那篇评语里写的“是那样忧郁”。因此只读了三分之一就不想再读下去了。我觉得读张爱玲的散文很闷,闷得透不过气来。不过在今年暑假,还是把它读完,总算读懂了一点点,也只能算一点点。我终于看到了她的忧郁,体会…  相似文献   

4.
1994年是甲午海战100周年,冰心先生打春天起就想写文章纪念它。有一次我去看她,一见面她就说:“我要写一部大作品!”说这话的时候,她表情很严肃,绝不是在说笑话,我着实大吃一惊。她这些年,是不写长文章的。她的文章一篇赛着一篇短,差不多都是千字文,最短的才五十几个字。写短文  相似文献   

5.
30年前,我刚到附中工作时,有一回在办公室,李老师给我看一篇作文,说看了之后很感动。这位高三女生自述"人生灰暗",写了"文革"给家庭留下的苦难印记,写同龄人的淡漠,写了对前途的迷茫,内容丰富,铺排得很有章法。可是,她将怎样"收"呢?我看到一半,就开始猜。文  相似文献   

6.
动人的作文     
中考时,我监考语文,看了作文题,很想了解学生是如何写的。同学们开始陆陆续续交卷,交来一位,我就看一位的。看了大半,觉得多数平淡无奇,但有几篇却能打动人心。后来我也参加了阅卷,阅卷上千份,只有几篇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自然,我给他们的都是最高分。一篇是写他爷爷的。文中说他父亲是包工头,对他和母亲都不好,他自幼跟着爷爷过,他的爷爷是他心中最亲的亲人。父亲对爷爷也不孝顺,他爷孙生活非常苦。就在他读初中时,他的爷爷突然被洪水夺去了生命,事情是这样的——他父亲承包了他家村前的一座坝桥涵洞的建造,因为偷工减料,坝桥涵洞成了豆腐…  相似文献   

7.
妩媚的西湖,从古至今,不知留下了多少文人雅士的笔墨。我学过一篇关于西湖的课文。这篇课文写得很生动,读完后,总想亲眼看一  相似文献   

8.
脚印一——问题放大镜胖弟:我们每周都要写一篇小习作,时间久了,大家都有点写疲掉了,写来写去都是老一套的话。老师说,写作文贵在有新意,要写出别人想不到的方面。我这次写了一篇小习作——《看未来科学家的照片》,老师表扬我的  相似文献   

9.
一次,我偶尔看到一部电影《暖春》,很受感动。正好逢星期天,语文作业一般都会布置一篇读后感,于是我把这部片子推荐给了学生,并让他们写一篇观后感;星期一收作业竟然都收齐了,而且看作业的时候心灵有一种震撼,从中能体会到学生的进步和智慧。许多平日很淘气的学生,在作业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平时在家里,妈妈总是不让我干活,可我都12岁啦!于是,我写了一篇《渴望》,表达我渴望“长大”的心愿。这篇文章中涉及一些事例,我特意把这些事例写得很具体、很细致,自己还很得意呢。后来,我把这篇文章拿给老师看,老师却说文章的中心不突出。我当时还傻乎乎地愣着,老师问我:“你在这篇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说:“我渴望多帮妈妈干些家务,渴望‘长大’。”老师又说:“你看,你把你妈妈不让你干活的事例写得这么具体,又把你  相似文献   

11.
新接了三年级一个班,在检查暑假作业的时候。一个很可爱的男生举起六根手指骄傲地告诉我:“这是我在假期里写的六篇作文!”看他一脸郑重,我便认真进行翻阅。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篇作文竟然只有一两句话.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孤独的孩子     
田品 《教师》2012,(12):33-33
当语文老师把她的周记给我看的时候,其实我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因为她以前也写过这样的文章给我看。在她的那篇《给所有老师的一封信》中,可以说是用很尖酸、刻薄的语言描绘了她的所有任课老师,包括我这个班主任。我想我应该找她谈谈了。把她叫进办公室,看得出来,她很紧张,战战兢兢的,头低得很下,像一只受惊的小猫。我问她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05,(5)
河南开封市财政厅东街小学六年级的高明君来信说:如果老师不向我们推荐这本《小读者》,那可是我的一大损失。因为《小读者》确实是一本一看就能吸引人的好刊物。连我的妈妈,不,我们全家老小都喜欢上了《小读者》。因为《小读者》太好看了,也对我的学习太有用了,现在,我们班几乎每人都有一本《小读者》了……四川省什邡市方亭中学2006级3班的钟永思第一次给《小读者》来信说:虽然我只看了几期《小读者》,但我已深深地迷上了《小读者》。我看《我和奶奶的恩怨》一文时都看哭了。其他文章也写得很感人。可惜我每次一篇篇看完《小读者》后,总觉…  相似文献   

14.
还是个把月以前,我在某小学看了一些学生的作文,在四年级的作文中,我读到同一个学生的同类题目的两篇作文,一篇是学期开始时写的,一篇是学期结束时写的。现将原文一字不易地抄录如下: 我的爷爷(期初写) 我的爷爷已经70多岁了,他很爱劳动。一次,我爷爷在大街上扫地把土扫到果皮箱里。我很爱他,他常常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街道上平给。他一个奖壮,他很高兴。我的爸爸(期末写) 第一段:爸爸教我算术题,他讲的很细直。第二段:我在学较里我得了五分老师夸奖我。第三段:我放学回家爸爸问我算术得了几分。这天我在家做作业,我老是愁眉苦脸的  相似文献   

15.
很偶然的,在一本学术性期刊上看到两篇文章:先一篇写张宇,后一篇张宇写。记得先看的那篇是在后的张宇写,内容是论赵树理的小说创作。这篇东西引起了我的一点兴趣。张宇在文中对赵树理小说的叙述风格进行了探讨和评论。他说赵的小说哪儿象小说?描写人物的手法跟当时的所有作家都不一样;他几乎不用现代小说常用的各种手法,甚至不用现代小说所不可或缺的书面语言。张宇打了个比方说,赵树理描写了一个人,只用了一段快板儿(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就把那人活灵活现且很典型的凸现了出来。可  相似文献   

16.
一、大面积欣赏 师:我看了同学们的作文,作文中的句子,给我带来了语言的享受。 她非常瘦,无论近看远看,她都是那么瘦。——谭思睿 师:看了这个句子,我发呆了两分钟。瘦有什么远看近看的呢,后来一想,有的人远看很苗条,其实不瘦,很丰满。谭思睿这么写,真把瘦写“绝”了。  相似文献   

17.
平时作文课,我们常常碰到如《我的××》一类的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有一篇习作《我的妹妹》,其中有一个小节是写妹妹很吝啬,她有一本小人书,邻居亮亮想看,但妹妹不肯借。小作者是这么写的:“敏敏,借我看一看好吗?”亮亮问。  相似文献   

18.
写生疏的、不了解的人,必须通过访问、介绍、观察等途径,先熟悉起来再写,即所谓“生题熟写”,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而何以“熟题”却要“生写”呢?还得从一篇作文说起。前不久,一位五年级老师捧着一叠作文簿,对我说:“你看你看,连这样的题目都写不具体!”我翻开一看,写的是《我的妈妈》,可谓最熟悉的题树、最了解的人了。可看看正文,果然不佳。在我所翻阅的十几篇作文中,除了“大同小异”的外貌描写外,大都是一些概括性的叙述,诸如“我妈妈可忙啦,家里的活儿都是她干  相似文献   

19.
“看电视”是一个很宽泛的作文题,可以因人、因事写出五花八门的作文,那就看你对生活的把持和你的文字能力了。下面刊载的两篇写看电视的作文,一篇写自己面对电视节目引诱的心理状态,另一篇则写家人因兴趣爱好不同,对选择节目争执不下。相比之下,后  相似文献   

20.
正十三四岁,我是一个笨拙的少年,喜欢去古老的城墙上数蚂蚁,书包丢过很多次,我的学习成绩是中等偏下,没人指望我能考上高中,大学更是遥不可及。但那一年,我写了一篇好作文。没有想到这篇作文被当作范文在初二年级的6个班上轮流读。于是,我小小的虚荣心膨胀着,有人指着我:"看,那个就是写那篇《秋天的风景》的女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