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经历了六个阶段:创建及初步发展阶段;动荡阶段;恢复发展阶段;大起大落及倒退阶段;蓬勃发展的中兴阶段;进入“九五”后的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其中蕴含的启示也是深刻的。未来的中等师范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对于外国的成功经验要依据本国国情予以借鉴,不可盲目照搬或模仿;其二,中等师范教育面对初等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压力,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其三,中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必须制定出科学的规划。  相似文献   

2.
江西中等师范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始终是一个不断综合的过程.传统的中等师范教育仍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江西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之路就是按照国际教育教育的新模式,以应用性为基础,以师范性为特色,以综合化为方向,以高水平为目标,加快综合,不断转型,走一条自我创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对“卓越小学教师”的内涵及素养要求分析的基础上,发掘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在优质的生源质量、全科综合的培养模式、严格的行为习惯养成、全面的教学技能训练、深厚的专业情意培养等优秀培养经验的重要当代价值。基于以上分析,借鉴中等师范学校教育的成功之处,联系新时代新要求,提出“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建议:一是提升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完善招生选拔制度以优化师范生源质量。二是重视课程体系的整合创新,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实贯穿全程的技能训练以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三是加强直接教育,重视实践感知,突出环境影响以养成师范生深厚专业情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等师范教育从产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发展状况的研究,拟对这一时间段的中等师范教育发展进行分期,拟分为萌芽期、初步形成期、震荡和重建期、战争中的调整期四个发展阶段,并对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建仁 《文教资料》2013,(2):129-130,134
对中等师范教育的回顾与反思既是对中国教育历程的回眸,又是对中国未来教育的展望,也是对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带来启迪、希望和鞭策的过程。我们对中等师范教育的回眸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自责和愧疚的层面,而应该更多地通过反思而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师范教育与小学教师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师范教育制度始建于明治初期 ,是为培养小学教师而创建的。 1 0 0多年来 ,日本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 ,制订了一系列有关师范教育的法律和政策 ,形成一整套培养小学教师、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学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日本的经验对于我国近年开始的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研究与实践 ,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世纪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百年来,中国幼儿师范历经初创、实验探索,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教育体系。在新的世纪,中国幼儿师范教育仍然保持以定向性为主的体制和多元化、多层次的体系,同时,其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相似文献   

8.
师范教育制度化发展在我国经历了清末、民国、建国至上世纪90年代以及90年代之后几个历史发展阶段,但是师范教育从开始就存在的问题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解决好。主要表现在模仿、依附、死板、缺乏特色、知识本位、非专业性等方面。其深层次根源在于传统的知识观、权力观的影响。前者表现在知行关系中,以知导行,知行分离;后者表现在学术与行政关系中,行政始终统领着学术。  相似文献   

9.
师范教育制度化发展在我国经历了清末、民国、建国至上世纪90年代以及90年代之后几个历史发展阶段,但是师范教育从开始就存在的问题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解决好.主要表现在模仿、依附、死板、缺乏特色、知识本位、非专业性等方面.其深层次根源在于传统的知识观、权力观的影响.前者表现在知行关系中,以知导行,知行分离;后者表现在学术与行政关系中,行政始终统领着学术。  相似文献   

10.
11.
关于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小学教师培养现状,正视其存在问题,对于探索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明确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是构建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要坚持全科综合培养,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加强教育实践环节,这是提高小学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师专业化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设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教师专业化运动的趋势所然。高等教育对小学教师的专业化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小学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专科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小学教育专业特有的专业性质,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复杂性、实践性、均衡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广,对高校的初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的初等教育存在着不完整的学习经验导致学生专业认识和学习实践偏离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等问题。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教大专生的定位是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多能一专的复合型教师,同时把教育实践贯穿小学教育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与研究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立足点,确立新的课程观,保证其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基础性与发展性并重的本质;体现经验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及课程内容综合性,课程功能多元化的特点;课堂教学实践要与课程研究、开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师的认知开放性主要包括认知广泛性、思维发散性、感知敏锐度、求新内驱力、信念合理化、抗认知闭合等六个方面。它既影响教师自身发展和教育教学行为,也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场所,进行高等师范教育教学理念与方式变革,从开放、融合的认知高度,有意识地培养师范生的认知开放性,十分必要。因此,应大力倡导师范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学生意识”,重构课程内容,变革教学方式,拓展发展空间,以此不断培养师范生的认知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学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很庞大的一支队伍,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能力素质要求,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中小学教师能力结构中一个很重要的成份,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要求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骨干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在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经过了遴选、培训、培养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化的领头者,校本培训的指导者,新课程改革的促进者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合作者,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跃式发展发挥应尽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小学教师的数学素养看小学教育专业教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小学教师数学素养的要素,分析了目前学生数学素养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小学教育专业教改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已全面启动,但其体系尚不完善,效果并不明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创新教育理念,统筹规划,完善各项教育制度,改革课程设置,重视校本培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任重道远,但却举步维艰,原因甚多。笔者着重从优势的论述,教师角色的定位,知识结构的分析,高师课程的设置等方面提出解决的办法,以使高师教育能与小学基础教育实现有效对接,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