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网络文学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构成当代文学版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个人认为,当下的网络文学已经进入一个常态化的发展过程,不论是从作品的数量还是从作品的质量而言,它所拥有的文学受众以及社会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随着网络文学发展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组织化,其所葆有的现实关怀、精神力量和历史意识越发向传统文学的文学品质看齐。因此,当我们在面对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时,如果刻意去强调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身份标识,  相似文献   

4.
<正>作品我看了两遍。作品寄来比较早,寄来后看了一遍,因为准备发言前两天又看了一遍。我谈一下看这个小说的感想。第一点,我觉得这个小说是对我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比较重大的贡献。怎样理解这话呢?我觉得,抗美援朝是当代中国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我们的作家对这个事件的呼应和反映当中,作者骠骑的选材和角度是新颖的,注意到了我们以前的一些作家没有注意到的方面。我讲四部作品:以前我们写抗美援朝,最有名的是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21,(1):12-14
<正>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网络文学创作经验的"老"作家,骠骑(原名董俊杰)至今已有4900多万字的作品发表,《天师》《诡局》《天枢之契约行者》等多部作品被改编拍摄为影视剧,《诡局》入选中国数字阅读十大影响力作品并获得金影第一届写作节百万奖金大奖,《零点》获得"2018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等;骠骑本人有"顶尖军事大神"之美誉,还在2017年荣获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21,(1):15-16
<正>《硝烟散尽》属于纪实文学,史料多与2012年央视1套播出的6集纪录片《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重合(作者插话:他们的材料是军委给的,我的材料也是军委给的,军委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库)。纪录片在先,小说在后,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纪录片可以提供历史见证人、直观的视觉档案、生动的历史细节,为什么还需要用文学,包括将来可能用电影和电视剧来再现这段历史?用文学讲述这段历史的必要性是什么?这是我讨论的入口。  相似文献   

7.
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队以32金跻身奥运奖牌榜第2位,国人为之振臂欢呼,想来命题专家不会忽视这一盛大赛事。请看下面的一组奥运素材试题集萃:  相似文献   

8.
陈嘉庚:散尽家资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玲 《教育与职业》2006,(7):112-113
黄炎培先生评价陈嘉庚先生时说:“发了财的人肯全拿出钱来办教育的,只有陈先生”。如今,当我们漫步于厦门大学,看着这个素有“全国最美丽的学府”时,我们是否会想到这是陈嘉庚先生散尽家财用自己的心血换来的呢? 当年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周恩来也对他“为民族解放尽最大努力,为团结抗战受无限苦辛”的精神予以高度评价。陈嘉庚先生兴办学校,培育了众多的人才,在海外侨胞中树立了为祖国、为家乡兴办教育的光辉榜样。[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正>《硝烟散尽》是一部依据抗美援朝战争真实的历史创作的一部军事小说。作品采用平行视角,以战争过程中,中、苏、朝三国领袖和高级指挥员之间的电报来往,以及中美战地指挥员对战场的实况报告作为引线,对整个章节篇目布局。作品构架宏大,入笔细腻、真切,注重细节描述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由于作者具备充足的军旅生活经验和文学表达能力,对军营体制、战场、装备、军营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描述得都十分专业,作品画面感上,动作感鲜明、强烈,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10.
2000年高校扩招无疑是中国教育领域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即使如此,金榜题名、考上大学仍是中国众多学生和家长难圆的梦。有关部门已宣布,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提高到15%,即使如此,也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仍有近一半的高中毕业生被无情地挡在录取线外。不难发现,在将来的很长时间,炙热的七月仍会带有浓重的“硝烟”、沉闷的气氛和落榜的忧郁。在将来的很长时间,高考的指挥捧仍是悬在中小学校园顶空的无形风向标。高等教育怎么发展?扩招的圣殿之门到底应开多大?高考的命题到底怎么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这无疑是业内人士讨论和关注的话题。本期我刊辑发的一组文章。愿能在高考已结束的两个月后的新学年初给您带来稍许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