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业改革绕不过的三道“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07,(11):12-13
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中国报业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变革与发展历程。在过去的时光里,中国报业无论从规模、形态还是理念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从规模上看,报纸数量从1978年的186份增长到2200余份,广告收入更是从零发展到目前的230亿元以上,报纸发行销售收入也突破250亿元(2004年数据);从形态上看,报纸从当时基本上清一色的4个版的党委机关报,发展到现在党报为主体,  相似文献   

2.
李延林 《传媒观察》2004,(11):15-17
从上世纪初的“申报”开始,到1949年初的200多份报纸,再到2000年的2200份报纸,伴随着20世纪社会和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报业实现了数量和规模上的“蛙跳”式扩张。近几年.又出现了新的趋势:中国报纸的数量和版面呈反向增长,报纸的数量在缓慢减少,报纸的版面在迅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报业数字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的概念不绝于耳。人们熟悉数字化的概念或许最先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数字电视开始的。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报纸印刷由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取代铅排铅印时就已经走向了数字化。如今,在发展现代报业的道路上,数字化已成为新时期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有报纸2007种,分属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而从1996年广州日报成立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到今天全国已有39家报业集团。组建报业集团是推进内地报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重要措施,报业集团建设在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报业从业单位经济规模的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更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多年的发展表明,不管网络媒体如何发展,也不能取代报纸,但对报纸产生的生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中国报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新闻优势走数字化发展的道路。可喜的是,中国报业在走向报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已在逐步走向数字化的全面发展道路,提高了报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勿庸置疑的是,由于受观念、认识差异  相似文献   

4.
蓝岸 《当代传播》2001,(6):53-55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报纸、电台、电视垄断新闻传播的局面。互联网迅速成为新闻传播新生力量,被人称为第四媒体。它的出现,会不会对报纸产生冲击?报业在网络时代应该如何发展? 中国报业发展路程可谓曲折。1978年,国家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首都几家报纸实行“企业化管理”,中国报业由此打开了经营之门,开始走向市场。80年代以后,报业在发展上面临着多方面困难: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如新闻纸,1980年时730元/吨,到1996年初上涨到770元/吨。①与此同时,报社员工工资、奖金和各类津贴以及报纸发行成…  相似文献   

5.
在“报业衰败论”甚嚣尘上的时刻,中国报业通过管理与机制方面的深度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为760亿元,其中,报纸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9亿,同比增长5.97%。这表明中国报业在市场面前仍有着相当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廖卫民 《新闻记者》2005,(11):47-49
2005年的一天,在从温哥华到北京的国航班机上.在各种各样供乘客阅读的报刊中,笔者看到了两份在加拿大出版发行的华文报纸,一份是《星岛日报》,一份是《环球华报》。这两家报纸同时出现在国航班机上。似乎有某种象征意味:加拿大的华文报业大战从地面打到了空中。  相似文献   

7.
武铭 《新闻知识》2006,(8):58-59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报业产业不断壮大,据中国报业发展报告二00五》显示,中国的日报出版总量规模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2005年,中国出版的日报种类已经占全球日报总量的百分之十四点五,世界每七种日报中,就有一种出自中国;而日报平均期印量逼近一亿大关,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报纸经济实力大幅上升,全年报纸总定价达二百五十三亿元人民币,报纸广告经营额达二百三十亿元,报纸印刷总量达到了一千五百二十六亿对开张,比上年增长近四分之一。报业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产业之一。在中国报业稳步发展的同时,随着报业经济规模的不…  相似文献   

8.
报纸是传播领域中最古老的手段之一。中国的《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它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发展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报业更是飞速发展,到2007年中国报纸日发行量已经达到1.07亿份。  相似文献   

9.
"自残",还"自重"? 2007年11月1日,南都将其在深圳发行的报纸售价从1元提高到2元,成为中国最贵的都市报,创造了当今中国报业市场上的又一个第一.南都人凭着他们勇敢的心为中国的报业市场开创了很多第一,称他们为中国报业的先行者一点也不过.  相似文献   

10.
宋建武 《传媒观察》2003,(11):38-39
报业发展的第二个落点是中等城市 中国报业市场主要的战场在区域性市场。但是目前我国的东部沿海、包括京广线以东地区,报纸的普及率都超过了40%,也就是说,40%的家庭都是订报的。从普及率上看,发达地区的报业市场已进入到中度饱和状态。但这也并不说明地方  相似文献   

11.
1995年元旦,51岁的席举担纲的《华西都市报》创刊,犹如一匹黑马从四川盆地倏然飙出,乍一问世就显现出不可抗拒的魅力和超常发展的奇迹。到1997年12月,三年跨了三大步,创出发行量超过50万份、广告收入9000万元的业绩,1998年更是登上1.3亿元的台阶。一夜之间,都市报蜚声中国报业界,“一天开进一辆奥迪”,诱惑了众多报人和投资。空前的“都市报热”激活了报业市场,也引发了区域性报业大战的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12.
据重庆报刊管理处资料显示,重庆拥有正式报纸53家,全市报纸平均总期发量为250万份,全市报刊销售收益近5亿元。市场化运营的报业集团开始诞生,如《重庆日报》组建了八报合一的报业集团,全国电脑类报纸发行量最大的重庆《电脑报》也组建了报纸、杂志合一的《电脑报》集团。  相似文献   

13.
崔保国 《传媒》2012,(9):27-28
正生存还是死亡,对于今天传统媒体从业者来说,是个值得思考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发展抱持一种悲观态度。西方报业近十年呈现衰退趋势,这是事实。从发行状况看,2010年全球报纸日总发行额为5.19亿,较上年减少900万,降幅为2%。全球发行量前25名的报纸中23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行量下滑,比率在7%~20%之间。从广告状况看,十年前报业广告衰退率是1%~2%,但是从三年前也就是2010年开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广告  相似文献   

14.
台湾报业在“报禁”①解除前,与政治的关系密切而暧昧,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的董事长都是当时执政的国民党之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而两报从创办伊始,也都因为与当局关系良好,得以扩展规模,形成报团,并垄断了台湾报业。1988年,“报禁”解除后,虽然台湾报纸种数在一年之内从31家暴增至100多家,但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的垄断地位依旧屹立不摇。至1992年,自由时报企图打破两大报的垄断②,获得良好成效,该报于1996年宣称发行量突破100万份,成为台湾三大报之一。至此,台湾的报业形态似乎大势已定,三大报团垄断台湾报业…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2007,(8):48-48
2006年中国报业经营收入持续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2006年中国报业的广告经营额为312.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6.6亿元,增长百分比达22.1%,增幅之高位列各传统媒体之首。在各报业集团中,目前资产总额超过10亿元的有18家,其中超过20亿元的有7家。  相似文献   

16.
报业:面对新世纪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夕阳产业”还是“朝阳产业”近年来,面临电视的广泛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有人预言:作为传统媒体的报业,好日子已经走到了尽头,很快要沦为“夕阳产业”了。有的学者甚至提出疑问:印刷传媒的红旗还能打多久?报业的前景果然如此黯淡吗?不。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报业作为一项产业,其规模已十分庞大,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如美国,现有各类报纸9000多种,读者1亿多人,雇员40多万,就业人数比钢铁和汽车制造业还多(注1)。在中国,有各类报纸2000多家,年广告收入135亿元,年广告收入超亿元的报社达5…  相似文献   

17.
郭全中 《传媒》2010,(6):19-21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处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广告经营额达2041.03亿元,同比增长7.45%,而报纸实现自营广告收入342.67亿元,同比增长8.11%,高于全行业增速0.6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提高(08年同比增速为6.36%)1.75个百分点.可以说,2009年的中国报业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中国报业进入全面复苏,也有人认为是暂时回光返照.我个人认为应该辩证地来看待中国报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问题,一方面,从西方发达国家报业的发展大趋势来看,报业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夕阳产业,西方发达国家报业的今天必将是中国报业的明天,中国报业早晚也会步入夕阳产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衡,而且传媒业市场尚处于低水平的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的报业还会有5-10年左右的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业正经历从"征订时代"到"零售时代"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都市报业大战,在各家报纸的编采实力、内容及品相均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报业的竞争,其实就是发行的竞争。从北京、广州、成都、南京、西安等竞争相对惨烈的城市看,无不说明这一点:谁在发行上占主导地位,谁在发行上抢先,谁就是王。  相似文献   

19.
谌笛 《新闻窗》2007,(5):95-95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在深刻总结了当代中外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明确提出了“数字报业”的理念,要求全国报业要在以往推行报业数字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数字报业发展战略,“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夏菊兰 《新闻前哨》2005,(9):106-107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报业集团的出现,使中国报纸的经济规模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报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12月22日北京青年报在香港上市,标志着报业集团真正实现产业运作。在我国,报纸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的产品,报社既是国有事业单位,又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报业集团是以报社为主业的新闻传媒集团。报业集团内部审计,如何根据这一特殊行业的特点和要求,在报业改制中发挥作用,是集团管理部门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