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法制国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以法治国是现代化大生产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条件。农校强化法制建设.以法治国.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而要健全法制,不仅要求加快立法,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使社会生活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因为“徒法不能自行”,如果只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正> 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乡镇农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在乡镇农校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和重要的。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乡镇农技校建设实验实习基地的意义越显重大。就学于乡镇农校的农民学员,他们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实际技术技能,提高经济效益。那种“课本上种西瓜,黑板上养鸡鸭”纯理论性教学方法已不  相似文献   

3.
乡镇农校的教学改革张景才,何敏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是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直接具体的培养农村劳动者的艰巨任务,教学是其工作的中心、完成任务的主要手段.由调查数据表明,现行乡镇农校教学必须改革,改革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  相似文献   

4.
<正> 乡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庭院经济活动,是专(兼)职教师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专业对口部门的辅导下,组织农校全体学员,配合联产承包的农校职员,利用农校庭院之内的生产试验基地(田土、水面、车间等),开展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活动。这一活动,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和调整产业结构之后,农户庭院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进行的农民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巩固和完善了教学、生产、试验、推广、服务相结合的乡农校教育体制,使乡农校更加充满活力,更好地为搞活农村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5.
农校应在竞争中求生存──访江西省樟树农校校长吴文炫黄国标座落于闻名遐迩的“药都”樟树并有56年建校历史的樟树农校,是一所老牌农校,至今该校已为省内外培养了近16000名多层次。多规格的农业和管理人才,为农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该校在喜获省直团工...  相似文献   

6.
<正> 学员家访,是乡镇农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访工作及时,方法得当,能有效地解决农校学员的各种思想问题,促进农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一、调查式家访。这是在时间上带有阶段性的一种家访形式。随着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教育也须不断改革、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式。因此,必须注重调查研究,掌握学员的性格、爱好、政治经济条件、新的求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前年,桃江县工农教育办发现农民在求学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旧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农民学习的要求。于是,全县组织近100名教师,对农校学员开展了一次调查式的家访。通过走访700多名学员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学员求学的新  相似文献   

7.
如何发展乡镇农校,使之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既是一个经济课题,又是一个教育课题。近几年来,娄底市在总结各县(市、区)乡镇农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校 基地(公司) 农户”、“农校 企业 农户”等办学模式,走“校产结合、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探寻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着力彰显发展乡镇农校的“五个坚持”。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娄底市乡镇农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注意做好四方面的服务:即示范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销售服务。以娄星区为例,近三年来,全区乡镇农校共引进种、养新技术26项、优良品种18个,开展技术咨询达4800余人次,举办《科技小报》124期,印发科技资料26000余份,放映科技电影、录像126场。娄星区万宝镇农校立足于打造现代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融镇农校、镇党校、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学校、镇农科教中心四位于一体,集传统教育培训与现代远程教育于一身,大大增强了农校的服务功能。2.坚持以项目为龙头。抓好了项目,就抓住了科教兴农的“牛鼻子”。娄底市十分注重乡镇农校的项目引进和开发,为了选准项目,农校邀请农科教各路“诸侯”、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比较,提高项目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出嫁的女儿娘还管”──修山区农校对毕业学员实行跟踪培养龚庆和,符长庚湖南省桃江县修山区农校对毕业学员实行跟踪培养服务,巩固发展教育成果,成效显著.农民称誉这种作法为"出嫁的女儿娘还管".修山区农校为了拓宽办学门路,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近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于2003年甘肃省农校应届毕业生择业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在甘肃省随机抽取五所农校发放600份问卷,回收问卷546份,回收率为91%。 通过对农校应届毕业生择业取向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反映农校学生的就业观。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本届农校毕业生89.1%的来自农村地区;男生占51.3%,女生占48.7%。农校的生源主要在农村,其服务对象是农村,这是农职教育的自身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固原农校为贫困山区培养实用人才本报讯固原农校积极为宁南贫困山区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据最近对固原地区6县农、林、牧、水四大系统调查,该校毕业生占四大系统专业技术干部总数达54%,很多人已成为这些单位的骨干力量和项目带头人。该校75届毕业生西吉县能源站...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如何振兴?关键在于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能致富”的农技人才。今年5月29日,鄂西农校为恩施市黄泥塘侗族乡培养的第一个不包分配庭院经济中专班,经过3年的学习与实践,全班15名学员以他们在庭院经济上取得的优异成绩捧回了中专毕业证书。 1989年秋来自5个村的15名侗乡青年,被选送到鄂西农校学习庭院经济专业。一直在艰苦探索打开人才通向农村,通向生产第一线渠道的鄂西农校,成立  相似文献   

12.
<正> 郴县的成人教育、成人职业教育两类学校被专家学者称为“校园无边际”的学校。一、到处请“先生”。县农民中专和职业中专是全县培养各种中、初级技术人才的基地,这两所学校部类多,专业齐全,为使各科教学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到处请“先生”。一是“上挂”。即与省科委、省农校、地科委、地农校挂钩,请这些单位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来上课,争取智力上支持;并争取这些单位把某些科研项目放到本校实施,使学员既学本领,又开展了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垫江晓兴农校近十年的办学经验有“四靠”:一是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二是靠农校瞄准市场需要的办学新思路;三靠农校教师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四靠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有关单位的协作。该校走出了一条自我发现、自我积累、自我完善的路子,逐步形成“实、新、广、活”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4.
“农校对接”工作是由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于2009年11月共同发起并实施的一项惠农惠校政策措施。“农校对接”工作主要是探索从“田头”到“餐桌”的直销模式及试点工作,农产品订单式生产,提升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运用冷链物流,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农校对接”减少了农产品采购的中间环节,降低了高校食堂的采购成本,对搞好学生食堂,促进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发挥优势对口支援建设实用的标本室卞勇,薛勇绥滨农校是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一所农民技术学校,开设农学、园艺、牧医、水产等专业.绥滨农校始建于1990年3月,起步较晚.为促进该校迅速发展,佳木斯农校发挥了技术和人材优势,对绥滨农校的规划和建设实行对口支援...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中等专业学校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资源有效利用率及规模效益,强化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提高中专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更多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中级人才。日前,州农校将农特、经、管两个学科分散管理的计算机网络连同学校已建立的两个网络合并,成立州农校中心实验室,计算机中心实验室以教学、研究、开发为其主要责任目标。恩施州农校成立计算机中心实验室@张福清 @邱云华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将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农业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上必须具有创新的精神,以便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农校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一是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二是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三是加强实践性教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乡镇农校如何帮助农民发展市场经济,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最近,笔者到桃江农村作调查,了解到广大农民对乡镇农校有“五盼”: 一盼为农村培养全方位人才,既能“上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90年代,在我国乡镇农校经费保障制度的初始设计中,乡镇农校的办学经费虽然有乡镇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中提取一定的比例、集体自筹、收取学费、勤工俭学收入补贴等多种形式,但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无疑是乡镇农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取消,我国乡镇农校经费保障制度的原有基础已经丧失,需要对乡镇农校经费保障制度进行优化或进行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20.
依宪治国是党中央在依法治国发展和推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不失时机地提出的全新的法制治国理念。在依宪治国的法治新背景下,要树立宪法权威,必须紧紧抓住宪法实施和培养宪法信仰这两个方面。宪法的实施程度和宪法信仰直接影响宪法权威。贯彻宪法实施必须依靠群众路线和政党路线两条途径;培育宪法信仰必须切实尊重和信任宪法文本内容,推进社会的宪法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