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多种数据库的检索,可发现宋元演剧史料中"棚"常作量词,相关用例(语料)有20条。通过对用例的辨析、归纳,可证"棚"是宋元口语中的一个新生典型量词。"棚"有集合量词、过程量词两种基本用法,主要称量傀儡(偶人)、傀儡戏等戏剧事物。量词"棚"最初借用自"傀儡棚"之"棚",作容器量词;再转义、虚化为集合量词、过程量词,最终确立为戏剧专用量词。量词"棚"和宋元演剧、戏棚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屡见于清代文献记载的连厢并不是同一种民间艺术。从它们的艺术形态来看,清代的"连厢",实际是同名的两类艺术:一是以唱小曲为特点的歌舞艺术,又可分为连像、连相花鼓和霸王鞭三种;二是一种口技表演,又称为间壁戏。这四种连相具有不同的艺术渊源和发展轨迹,连像、间壁戏来源于傀儡表演,而霸王鞭和连相花鼓分别来源于宋代的杵歌舞队的转踏队舞。  相似文献   

3.
宋元南戏开场部分有脚色随“啰哩嗹”曲调踏场。“啰哩嗹”源自梵语四流母音■、■、■、■。四流母音因具有神秘色彩被僧侣用作咒语,后成为傀儡戏戏神咒,作为傀儡踏棚之调。傣泰民族先民金齿百夷的表演艺术“爨弄”是一种肉傀儡戏或至少包含肉傀儡表演,最主要特征是踏爨,即模仿傀儡舞步。爨弄传入中原后被称为“院本”,四流母音被音译为“啰哩嗹”。早期院本作为正戏文演出前的开场戏,肉傀儡表演随院本进入南戏开场部分,“啰哩嗹”成为南戏开场脚色踏场之调。文人剧作家参与南戏创作后清除了开场演出的祭祀成分,“踏场数调”遂从文人剧作中消失,这一形式在舞台演出中留存至今。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女性病人的诊治中存在着"男女之防"现象,这是社会伦理道德对医疗的影响,其对医治的效果也不无影响。清代是妇女贞节观及其伦理道德发展的极端时期,因而女性医疗诊治中存在的这种男女之防现象,也是最为严重的时期。清代皇宫中的后妃诊病就存在这种现象,但并非以所谓"悬丝诊脉"来判断病情。"悬丝诊脉"这种奇闻的流传是有其文化背景的。  相似文献   

5.
孙玫 《文化遗产》2010,(1):17-20,108,157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戏曲改革运动"大规模展开。戏改运动首先是从禁戏开始。意识形态的过度强化,曾使得当年禁戏的行为一度趋于泛滥。1951年5月5日政务院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实为纠偏之举。从此,戏改运动的重点就不再是禁戏而是改戏。经"过滤"、"净化"、"去芜存菁"后的传统戏曲,改变了原貌。经几十年之世变,如今的传统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出现历史断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业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告别"意识形态至上",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保护。从禁戏、改戏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戏神信仰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同时也浸染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文章从历史文献入手,推考出中国古代戏神信仰产生于宋代。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代戏神信仰的历史分为萌生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并探讨了清代中叶戏神繁盛的原因是源于戏曲声腔的多元化和地方剧种的大崛起,而明代存在的"二郎神"信仰在清初被"老郎神"取代,则是政治势力和社会舆论双重压力下改弦易辙所致。  相似文献   

7.
罗燕 《文化遗产》2010,(4):74-81
清代宫廷承应戏的演出十分频繁,这些承应戏在最初都是为了应合宫廷内的各种民俗节日、朝廷重要庆典等筵宴场合而专门编写的,可统称为"节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存清宫承应戏的表演本和清升平署有关演剧的档案,以探讨节戏在演出中所呈现的仪式性特征,以及这些仪式背后所具备的宗教性、习俗性甚至政治性色彩。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垂帘听政",人们马上就会想起清朝的慈禧太后:在皇帝座位后面垂下一张帘子,慈禧太后坐在帘子后面,朝见百官,决定国家大事,皇帝实际上成了傀儡,而就是在这张帘子后面,慈禧太后主宰着中国的命运。"垂帘听政"其实并非是慈禧太后首创,在慈禧太后以前,早就存在"垂帘听政"的旧例。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端公戏"此一称谓的"误读"、"误用"可谓由来已久,其个中缘由,主要在于我们惯用戏剧而非仪式的概念来诠解端公戏。事实上,"端公戏"此一称谓本身应做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祭祀仪式;一是戏剧形态,但究其根底,端公戏还是一种仪式存在。端公所谓演剧的部分其实是一种作为仪式的戏剧,它为端公"驱鬼敬神、禳灾祈福"的祭祀活动服务,是端公祭仪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由"鬼神观念——巫术祭仪——个体祭祀效应"三者的双向互动所型塑的端公戏形态结构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特别是西南诸省纷繁复杂、不同称谓的诸多傩戏类型都与此形态结构具有同一性,因而均可纳入端公戏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在中国大陆,清末民初的"外江戏"(广东汉剧)剧本已经十分稀见,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等处,还存留着为数可观的早期"外江戏"剧本(抄本)。搜集和研究这批剧本,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加坡藏‘外江戏’剧本的搜集与研究"立项的初衷。然而彻底研究这批剧本必然涉及以下问题:清代几种"外江戏"之间的关系,广东汉剧与闽西汉剧的关系,"外江戏"的源头和流传路线,"外江戏"对广东地方戏如粤剧的影响等等。本期刊出的几篇论文,企  相似文献   

11.
论及粤剧戏船,或误以"红船"为粤剧戏船专有之名,或混淆粤剧戏船与歌伎船。其实,"红船"在明清两代可指诸多船种,在诗词中一般泛指船舶。粤剧戏船最早见诸乾隆初年记载;是广府本地班即粤剧班借用珠江上常见的内河客、货船,并不断进行"戏班化"改造而成的船种;至清末民国才始称"红船",或仅是在颜色上与前一阶段所用"黑船"对比的结果。粤剧戏船的基本形制由创制于明永乐朝的漕运河船演变而来,为头低尾翘的平底浅船,长约22.1米,宽约4.5米,其结构、部件的形制、颜色皆大致可考。  相似文献   

12.
锣戏,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戏曲鼻祖",在历史文献中也称"罗戏"、"猡戏"、"逻逻"等,在民间也有"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等称谓.它源于唐代宫廷音乐,成于宋朝,盛于元朝,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比昆曲还早.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以儿童为题材的绘画通常在画史中被称为"婴戏"、"婴儿"或"孩儿"等,也有称"婴戏图"、"戏婴图"、"货郎图"者.婴原指初生的女孩,后泛指初生儿勘儿.因此,婴戏图就是描绘儿童嬉戏玩耍的一种人物画.以儿童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萌芽于战国、汉代,成熟于唐,盛行于宋,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直到今天仍是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推出以"戏"说"法"的大型特别节目《戏·法·大过年》.节目在形式上大胆突破,运用新、奇、特的多元化节目手段打造出区别于日播形态的特别节目,以"戏"说"法",做到"戏中有法,法中看戏". 《戏·法·大过年》的节目内容包罗社会百态,以电影、电视剧、小品片段为素材,汇集众多国内著名影星、笑星、名嘴,既有道德话题和新闻事件,又有明星脱口秀、魔术表演以及歌舞等娱乐元素,通过戏里戏外话题的相互勾连,为观众呈现出一道兼具道德性和娱乐性的轻松愉快的新春视听大餐,以优异的收视表现赢得了观众的肯定,探索出一条专业性频道栏目建设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例戏是戏,更是仪,俗民更重视仪,闽南地区以吉祥性质的例戏居多,因此,文中提出"吉祥例戏"概念,基于媒介环境学视角,侧重于传播仪式观这一文化指向,阐释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因素。文中认为"幻象"是戏剧审美传播媒介,乡村吉祥例戏通过一系列充满隐喻和象征的动作、道具共同营造神秘的"幻象",使戏台和祭台所构建的空间所代表的时空意义进入历史的文化范畴,达成人神交流;剧目是宗族意义传播媒介,族群通过剧目实现族群认同感和历史记忆的延伸过程;演员的宗教行为模式是仪式性目的表达媒介,戏曲艺人呈现一整套完整规范化的行为方式,拥有象征和隐喻功能,表达祈福驱邪的仪式性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光绪被囚瀛台虽面临被废的危险,但终于得以维系帝位。在接下来的"庚子之变"中,他并不甘心其傀儡地位,在御前会议和西逃过程中力图有所作为,试图脱离慈禧控制,但是在将权力视为禁脔的慈禧太后面前,他的所有抗争最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7.
粤东地方政府对地方戏曲采用了"以捐为禁"的管理策略,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粤东各地开始正式征收戏捐。民国年间,粤东戏捐从征收形式上主要分为戏班戏捐、戏院戏捐和乡镇戏捐三种,其征收所得广泛使用于党务建设、军队建设、基础建设与公益事业等方面。粤东戏捐征收与演剧管理相辅相成,对戏班的演出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整顿改良了晚清民国时期粤东地区的戏曲生态。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献中的"外江班"有三种不同的意义。《扬州画舫录》里的"外江班"指的是盐商江春蓄养的花部戏班春台班,与昆班称"内江班"相对而言。广府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外省来广东演出的戏班,与"本地班"相对而称。粤东潮梅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专演"外江戏"(即后来被称作广东汉剧)的戏班,与"潮音班"相对而称。"外江戏"的源头是湖北汉剧,但汉剧在向南传播的过程中,或带上了湖南祁剧、湘剧的某些因子。所谓"闽西汉剧"、"广东汉剧"其实是一个剧种。从地缘关系看,"外江戏"的传播路线应该是顺汀江从闽西顺流而下到粤东。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9月22日,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黄梅戏唱腔集萃》首发式在安徽合肥举行。《中国黄梅戏唱腔集萃》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著名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徐高生主编,著名黄梅戏音乐大师时白林担任总顾问,编写人员汇集了全国知名黄梅戏研究专家和表演艺术家近30人,使该书具有较  相似文献   

20.
早在公元前206至220年的汉朝时期,"百戏"就已经出现了,而在百戏的集体演出里,角抵戏是一种将技艺融入表演中的戏剧艺术。本文就角抵戏的兴起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最后指出了汉代末期角抵戏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